摘要:論述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高等軍事院校體育教學的改革現狀與發展趨勢, 對軍事體育教學目標、指導思想、課程設置、教材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進行了分析, 提出了軍體教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以及提高素質的若干措施。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8-0121-01
一、軍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
綜合各方面的情況來看, 軍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如下:其一, 軍校體育教學目標呈現多元化的趨勢。以增強全體學員體質,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為主要目標, 在促進學員發展身體, 掌握軍事體育的技術、技能的同時, 培養學員的終身體育意識、興趣、能力和習慣, 培養良好的品德行為, 陶冶情操, 發展個性, 提高心理素質和文化素質。成為有能力把體育作為生活內容、有能力參與和享受社會體育文化,具有時代精神的全面發展的軍事人才。其二, 軍校體育教學思想將呈現出綜合化趨勢。在確立以全面育人和終身體育為主要指導思想的同時, 要體現體育素質教育的“多功能”特點, 我們歸納為三個層面:一是生理層面素質教育, 主要指身體素質教育,培養與發展學員的身體形態、身體機能、運動素質、身體適應能力、抵抗疾病能力以及耐受能力等;二是心理層面素質教育, 即體育心理素質教育, 培養與發展學員良好的智力品質、體育情感、意志品質、體育興趣與需要等個性傾向以及自信心、自我意識等;三是社會層面素質教育, 包括體育思想、道德、文化、能力、審美與行為素質教育等6 個方面。為現代部隊培養個性、能力、品德、智力、體力全面協調發展的合格軍人, 追求體育素質教育的綜合價值。其三, 軍校體育課程設置的發展趨勢由運動技術為主線的教育轉向強身育人教育。目前, 軍校體育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概括為:一年級開設普修課(抓軍標、打基礎全面發展), 二年級開設專項課(如體操、球類、武術、游泳等)以滿足學員興趣、愛好和選擇的要求, 三、四年級開設選修課(如體育舞蹈、健美操、拳擊、散打、網球、體育理論、裁判法等)。一方面根據各類軍校的自身特點, 增加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材, 采取有健身、娛樂的功效, 而且能夠使學員適應畢業后的生活和工作。另一方面, 又適當地增設體育理論知識的課程, 讓學員明確學習的目的, 端正學習態度, 了解人體發展和運動生理、衛生知識、掌握各項運動的教學方法、鍛煉法和養護法,三者有機結合從而培養學員自我養護的終身體育能力。其四, 教材內容的選擇向著“易學、易練、易用” 、“少而精”的體育實踐教材發展。即以競技項目教材化, 并合理安排民族性、健身性、健美性、娛樂性整體構成科學化教學內容體系的方面發展。所謂競技項目教材化, 即競技運動作為教學內容, 關鍵是要明確教學的目標不在于追求完美的動作技術, 而在于以它們作為媒介和載體來達到增強體質和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 作為鍛煉手段和方法, 力求做到因人而異, 使之簡練、方便、富于情趣, 能比較準確地利用這些項目的鍛煉價值和方法達到軍體課程目標, 從而實現競技運動內容教材化。整體構成科學化即整個內容體系完整, 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和互補性, 能面向全體學員, 有效地促進他們實現教學目標。具體來說,第一是內容的多樣化。除了過去的傳統教材以外, 一些民族的、鄉土的、休閑娛樂的內容都開始進入課堂, 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 適應性增強;第二是休閑娛樂化。第三是智能化。教材內容注重知識與技能的結合, 加強對教材的思想性、技術原理和鍛煉價值的揭示,使學員領會教材的內涵, 進一步明確自己的體育需求, 提高鍛煉的目的性和實效性;第四是人性化。教材內容以人為本, 強調主體性,通過運動處方知識的介紹和指導, 使學員能合理運用運動處方, 突出個性, 提高鍛煉的科學性。其五, 體育教學方法正逐步地向“啟發學員主動學習”的方面發展, 更加突出教員與學員的雙邊協調,方法日益科學化和現代化, 更強調感知、思維和實踐的結合。其六,教學評價將更加重視教學與學員的雙向評價, 且也重視教學過程的評價和終結體育考試成績評價的兩者結合。
二、軍校體育教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一)加強自身思想品德的修養和人格的完善。
教員是學員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 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 軍體教員職業特點使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此, 軍體教員要自覺地按照“ 素質教育”對教員政治素質的要求, 始終不渝地忠誠黨的教育事業, 熱愛祖國、獻身祖國;具有堅定的政治方向和對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質。只有這樣, 才能明確肩負的歷史重任, 教書育人, 為人師表, 做好軍體教學工作。
(二)擁有廣博的知識儲備。對于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員來說,如果只是簡單的“吃老本” , 很難滿足學員的求知欲。只有不斷地自我補充, 更新知識, 才不會被淘汰。因此, 軍體教員必須具備廣博的知識, 如體育、衛生和保健方面的知識, 各軍兵種基礎知識。前兩方面的知識是軍體教員工作的理論基礎, 其它方面的知識也是合格軍體教員的必備條件。
(三)擁有多方面的工作能力。教員的業務素質是從事教學科研的基礎, 是教員素質的主要內容。
軍體教員的業務工作和知識等訓練能力、科學能力、其它方面的能力等, 相互聯系, 相輔相成, 互為補充,是一名優秀軍體教員的前提條件。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和建立高質量教員隊伍的總體思路,我們認為,軍體教員除完成本職工作外, 還應著重提高自身學歷層次, 提高計算機、外語等知識, 更新學科理論。
(四)擁有充沛的精力和健壯的體魄。這是軍體教員自身工作的物質基礎, 而且對學員參加體育鍛煉有吸引力和無形的誘惑力。
三、提高軍體教員素質的措施
措施之一, 就是加強政治思想工作。只有軍體教員自身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質, 才能在軍事體育教學工作中, 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措施之二, 重視培訓工作。對軍體教員的在職培訓作出規劃, 提出要求, 并對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督促。組織軍體教員開展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 通過集體教研活動和立項研究等途徑, 促進軍體教員定向的攻讀碩士學位或碩士學位課程, 提高學歷層次和知識層次, 從而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措施之三, 強化競爭機制。軍校體育在許多方面逐漸真正形成競爭和激勵機制, 教員職業“終身制”嚴重影響了教員的積極性。因此, 建立競爭機制, 使教員通過平等競爭、擇優上崗, 由崗位決定職位和各項待遇。使那些真正有真才實學、教學和科研能力強的教員, 在崗位上得到充分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