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敏
(平江縣南江鎮石漿中學,湖南 岳陽 414511)
農村美術校本課程的方案與實施
肖敏
(平江縣南江鎮石漿中學,湖南 岳陽414511)
摘要:為了與全國的普遍的素質教育接軌,可以在不刪減現有的美術教育課程的基礎上,增加農村美術資源的相應的教育和發展,充實美術教育的內容。在現有的教學體系之外,增加新的民間藝術或者農村美術資源教育的過程,將農村美術教育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來進行展開和進行。這樣就起到了對農村美術教育的真正的傳承和發展,實現農村美術教育的真正的價值與作用。然而想要改變現有的農村美術資源的利用方式,如何開發利用,如何進行農村美術資源的教育就是值得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們認真思考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只有真正將這些農村美術資源利用起來,才能真正起到農村美術資源教育的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校本課程;美術教育
廣大學生進入社區來聆聽社區老人講解相應的民間藝術和農村的美術資源。組織廣大的學生走進社區來聽取社區老人講述鄉土美術資源的起源、發展以及獨特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底蘊,培養學生們對鄉土美術資源的熱愛。加強學生們對鄉土美術資源的價值的認知和理解。學生們充分認知鄉土美術資源的價值的基礎上進行更進一步的學習和探索。組織學生進行鄉土美術資源的社區之行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們對鄉土美術資源的實際認知和理解暢談感想,實現學生們進行鄉土美術“草根之美”的理解和把握。并在此基礎上組成學習討論小組,實現對鄉土美術資源的認知的思想交流,加深學生們對鄉土美術資源引入校本課程的可行性的深刻的認知和把握。
邀請家長上臺講解鄉土藝術,基于鄉土美術資源的本土性這就導致了對于鄉土美術資源的教育運用和學習必然需要積極發動廣大的家長們,讓家長們充分參與進來鄉土美術教育的過程中來。實現家長與子女們在鄉土美術引入校本課程的過程中實現良性的互動與交流。家長們真正參與到鄉土美術教育的校本課程中來,真正實現對子女的言傳身教式的教育,這樣才能加強學生對相關的鄉土美術資源的認知和體悟。培養學生對鄉土美術資源的興趣和愛好。
教師深入民間藝人家中學習本土的民間藝術。教師們若想真正獲得民間藝術的精髓,必然需要在認真學習的基礎上才能獲得更深的感悟和體會。因而進入鄉土美術藝術真正發展和起源的鄉土社會,進入民間藝人的家中來進行民間藝術的學習是老師們真正掌握藝術精髓的關鍵所在。所以在鄉土美術資源引入校本課程之前,美術教師們必然需要在器物層面和精神內涵層面都掌握鄉土美術教育資源的內核,真正地深入到民間藝人的家中,來進行鄉土美術資源的學習,這樣才能更好的在課堂上就鄉土美術資源的工藝和內核對學生進行傳輸,這樣才能真正發揮校本美術教育的真正的作用。而不是僅僅將校本美術教育流于形式,或者造成美術教師們對民間藝術一知半解的情況的發生。
只有教師們對民間藝術形成全面和認知和切實的工藝體驗才能真正將其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真正地傳輸給學生們并且引發學生們的思考,這樣才能真正發揮鄉土美術教育資源的真正的教育價值和文化價值。所以教師們深入到鄉土美術資源真正發源和成長的地方來進行學習和研究鄉土美術教育資源的一系列的藝術價值和教學價值,是鄉土美術資源引入校本課程的必然的選擇。
校本課程的開展主要涵蓋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首先是當地的民間藝術。民間藝術是當地人們生活智慧的結晶。因而對民間藝術的學習必然成為了校本美術課程開展的極為重要的內容。民間藝術是真正能夠體現某地的風土人情,以及其獨特的民間藝術價值是值得流傳和學習的。其次是當地的鄉土美術資源。鄉土美術資源是一個地方獨一無二的藝術寶庫,這樣的資源必然必然會成為發展極具特色的校本美術教育的龐大的素材來源。與此同時,必然需要真正進行鄉土美術資源的整合和開發利用,與學校的教學目標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美術教育的校本化。第三是當地的自熱景觀和人文景觀。各地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極大的不同是我們真正實現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引入校本課程的關鍵點所在。桂林地區的獨有的喀斯特地貌,山東泰安的獨有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以及湖南安仁縣的米塑藝術、根雕藝術等等都是這些地區發展校本美術教育的重要的資源,因而在校本美術教育的課程開展過程中重點利用當地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可以真正將校本美術教育發展成為一門文化教育課程,是“道”層面的教育,而非僅僅只是器物層面和技能層面的教育。
面對我國的紛繁復雜的農村美術資源,如何實現這些資源的整理與整合并進而運用到教學實踐當中,是廣大的我國的美術教育者應當予以認真思考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作為一線的教育者,教師們應當根據自己的教學特點和學生們的學習特點以及未來的教學預期目標在充分考慮教學資源的特點的基礎上進行資料和資源的遴選與整理,并且在整理遴選的基礎上獲得相應的教學規劃和教學素材。那么如何實現我國美術教育資源的整合與發展呢?農村美術校本課程資源的整合與發展應當采取怎樣的方式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繼往開來,地方性民間美術融入美術課堂
地方性民間美術融入美術課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要在面對一些列的體系豐富、內涵充實的農村美術資源和民間藝術的基礎上,基層的一線教學人員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對全部的教學資源的整合和運用,因而在長期的教學資源的開發和運用的過程中必然需要需要對農村美術資源和民間藝術中極具代表性的美術資源首先進行開發和利用,將這些地方性的民間藝術融入到美術課堂的教學活動當中。逐步實現地方性的民間美術資源和美術課堂的融合,實現農村美術資源和民間藝術的教學資源和教學價值的全面的開發和整理,并進而在此基礎上,實現對重點的集中的突破和整理,進而可以使學生們管中窺豹,對相應的農村美術資源和民間藝術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和了解。
二、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當地自然人文景觀資源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國幅員遼闊的國土面積導致了各地的自然人文景觀千差萬別,存在著一系列的差異,這是各地發掘校本美術課程,真正實現美術課程的校本化的關鍵之所在。所以在全國各地校本美術課程的開展過程中,充分發掘和利用當地的自然人文景觀,就自然人文景觀與學校的美術教育相結合,實現美術教育的就地取材。實現當地自然人文景觀資源與傳統的美術教育通便教材的整合。這樣的美術教育一方面是對傳統的美術教學的極好的補充和完善,另一方面,也豐富了學校的美術教育內容。
三、就地取材,合理運用當地特色材料及生活材料
面對著紛繁復雜的鄉土美術資源,我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對這些所有的鄉土美術資源進行全盤的吸收,而是要在對這些鄉土美術資源和民間藝術進行篩選。在就地取材的過程中要注意合理運用當地特色材料及生活材料。只有這樣才能避免人力、物力成本的不必要的浪費。我們需要真正在深入了解和理解全部的鄉土美術資源的價值的基礎上挖掘鄉土美術資源的教學價值和非物質文化的文化價值。創造性地利用這些具有教學價值和非物質文化的文化價值的資源,這樣的資源整合和利用才能真正實現對鄉土美術資源的核心價值的開發和利用。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12-01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