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西安理工大學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科研部,陜西 西安 710048)
案例教學法在自然辯證法教學中的運用
張艷
(西安理工大學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科研部,陜西 西安 710048)
《自然辯證法概論》課作為理工類研究生的必修課,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從《自然辯證法概論》學科內容和學科目的的需要,尊重案例教學法自身的特點的需要,新世紀培養高科技人才的需要三個方面,論述了加強自然辯證法案例教學的重要性。
自然辯證法; 案例教學; 重要性
《自然辯證法概論》這門課很多問題與實際聯系緊密,如生態自然觀、環境問題、可持續發展戰略、科技創新等,因此,為了提高這門課的教學效果,將案例教學法引入該課程的教學當中,是將這門課的教學目的落到實處的一種有益嘗試。
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是一個完整的科學學說體系。馬克思主義自然觀、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方法論和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社會論,構成了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的重要理論基石。中國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是自然辯證法中國化發展的最新形態和理論實踐。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證法的理論體系是統一的,研究內容是開放的,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將不斷豐富和發展。正是由于自然辯證法這門學科所特有的內容,決定了在《自然辯證法概論》的教學中,應該做到三個結合,即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歷史與現實的結合,一般規律與典型案例的結合。
《自然辯證法概論》,是國家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和思想政治工作司,委托長期從事自然辯證法教育的各位專家,為理工類研究生編寫的一部必修課教材。其目的,是通過對理工類研究生關于自然界、科學技術研究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普遍規律的教學,引導他們樹立科學的自然觀、科學的認識論、方法論以及正確的社會科技觀,從而提高他們的科研道德修養、科研水平和科研創新能力,為中華民族的科技振興大業培養急需的優秀人才。所以,在《自然辯證法概論》的教學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通過案例教學,使學生能夠做到:思有所依,學有所椐,借有所模,行有所范,踐有所方。
案例教學法,是將已經發生或將來可能發生的問題作為個案形式讓學習者去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案,從而幫助學習者領會和掌握學習內容,提高學習者分析和綜合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實踐證明,這種方法在《自然辯證法概論》教學中也大有可為。案例教學法就是利用案例作為教學媒介,為學生提供一種借鑒和引伸的范例,這種教學方法最大的長處就在于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師生互動,啟發學生進行思維從而自覺地把握所學課程的核心內容。
案例教學的理論依據是皮亞杰的建構主義和認知失衡理論。按照這一理論,我們在策化科學方法論部分的教學過程中,設計了兩階段教學法,第一階段通過教師課堂講授使學生對于科學方法論的主要內容有所了解,建立一個初步的框架結構,第二階段以案例為中心,通過一系列問題啟發學生進行思維,通過案例的學習和討論來加深對有關教學內容的理解,實現結構的同化過程。例如,在對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教學中,我們以梅契尼科夫提出“吞噬細胞理論”的過程作為案例,通過一系列問題將方法論的主要內容串聯起來,啟發學生運用前期所學的理論去分析和綜合有關信息,從而達到主動思考,融會貫通的目的。
21世紀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說到底,是教育的競爭,即培養高科技人才的競爭,高科技人才屬于復合型人才。這種復合型人才要求,我們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既要擁有精深的專業技能,又要擁有高瞻遠矚的科學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即刷新科研空白、創新科學發展環境、改革科學管理體制、創新科學研究實驗手段、創新科學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時還要擁有大科學時代,關注人類前途命運、關注人類安全、和平與可持續發展,廣泛開展人際溝通和國內外科研協作攻關的人文精神。一言以蔽之,需要青年科技工作者具有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的融通、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結合、吸收人類文明成果、傳承發揚中華民族特色文化、迎接世界挑戰的能力。
針對新世紀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國際競爭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在《自然辯證法概論》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內容的要求,進行有針對性的案例教學,是十分重要的。如,通過中國科技發展史的案例教學,培養研究生崇尚科學,為振興中國科技事業獻身的歷史責任感;通過科學家類型的案例教學,培養研究生的研究個性,使研究生明確自己今后成長的道路;通過科研選題的案例教學,提高研究生的選題能力和撰寫開題報告的能力;通過典型的科學觀察和科學實驗案例教學,提高研究生的科學觀察和科學實驗能力;通過邏輯思維方法和非邏輯思維方法的案例教學,使研究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提高科學創新能力;通過對典型的科學越軌案例教學,增強研究生的科研道德;通過對女科學家成長案例的教學,促進女研究生的自強意識;通過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典型案例教學,強化研究生為國爭光的成功意識。
案例教學法也有其自身的不足,它不像傳統教學方法那樣邏輯嚴密系統,不能取代基礎理論的教學過程,因此,課堂講授仍是必需的。但是,《自然辯證法》的某些教學內容完全可以以案例教學作為主要的教學形式,輔之以課堂講授,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達到主動探索知識的目的。
[1]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組編:《自然辯證法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2]王岳森,邊林主編:《自然辯證法概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3]龔育之《中國自然辯證法史》,1991年1-4期;
G642
A
1671-864X(2015)12-01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