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盛


摘 要:2015年初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放開建設項目專業服務價格的通知》(發改價格〔2015〕299號),取消監理服務取費的政府指導價,全面放開,執行市場調節價。國家相關部門對監理服務實施的“價格松綁”,猶如重磅炸彈給監理行業帶來巨大沖擊。本文結合目前的實際情況,對監理取費市場化給整個行業帶來的挑戰與機遇進行分析,并就監理企業如何適應新的市場環境進行探討。
關鍵詞:監理取費;市場化;市場監管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國家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快速推進。2014 年7 月 10 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放開部分建設項目服務收費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14]1573 號)出臺,放開除政府投資項目及政府委托服務以外的建設項目前期咨詢、工程勘察設計、招標代理、工程監理等4 類服務收費標準,實行市場調節價。2015年2月1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放開建設項目專業服務價格的通知》(發改價格[2015]299號),在已放開非政府投資及非政府委托的建設項目專業服務價格的基礎上,全面放開前期咨詢、勘察設計、招標代理、工程監理、環境影響咨詢等5類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的建設項目專業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至此,我國建設項目服務價格將完全由市場競爭形成,之前實行的建設工程監理與相關服務收費管理規定》(發改價格[2007]670 號)僅作為參考,不再強制實施。國家相關部委在建筑市場誠信體系尚未建立健全、行業尚未形成良性競爭機制的時機下提前對監理服務實施“價格松綁”,猶如重磅炸彈給監理行業帶來巨大沖擊。本文以此為出發點,介紹了我國監理取費制度的發展歷程,分析了此舉給監理行業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并且進一步從行業和企業兩個層面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監理取費標準發展歷程(93、07、15+江浙滬三省監理協會發計價規則指導)
(一) “92規定”。1992年10月,建設部發布了《關于發布工程建設監理費有關規定的通知》([1992] 價費字479 號),簡稱“92規定”,明確規定我國工程建設監理費用,根據業主委托監理業務的范圍、深度和工程的性質、規模、難易程度以及工作條件等情況,按照下列方法之一計收:(1)按照工程項目概算(或者預算)的百分比計取監理費用(見表1);(2)按照監理單位實際工作中投入的人數計算監理費用:監理人員(包括監理工程師、監理員、后勤人員等)每人每年平均是 3.5 萬元~5 萬元; (3)當上述兩種辦法都不適用時,由業主與監理單位協商其他計取監理費用的方法。
表1 工程建設監理“92規定”取費標準表
“92規定”符合當時的物價水平,監理費率處于合理的范圍,促使監理業在上世紀90年代的發展。但是步入21世紀后,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物價的提升,監理取費仍執行“92規定”,造成監理費用低,產生惡性循環(見圖1),阻礙了行業的生存和發展。
圖1 取費低產生的惡性循環示意圖
(二) “07標準”。為了緩解上述情況,建設部和國家發改委于2007年頒布了《建設工程監理與相關服務收費管理規定》(發改價格[2007]670 號),明確規定:依法必須實行監理的項目采取政府指導價,其他工程實習市場調節價格。政府指導價可在其基準價上下浮動20%,浮動值由發包人和監理人應當根據建設項目的實際情況在規定的浮動幅度內協商確定。政府指導價計算公式如下:監理費用=監理取費基準價×(1±浮動幅度值);監理取費基準價=監理收費基價(見表2)×專業調整系數×工程復雜程度調整系數×高程調整系數
表2 “07”標準監理取費計價表
注:當計費額度大于100億元時,收費基價等于計費額乘以固定的收費率(1.039%),其他上表中未包含的費用由業主和監理單位協商確定。
將“07標準”與“92規定”對比可看出,監理取費費率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并且考慮了工程性質、復雜程度、難易程度等,更加全面、細致。新標準的出臺是對監理行業的保護與激勵。
(三)全面放開市場調節價。一方面因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國家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快速推進,政府部門簡政放權,縮小行政審批范圍,縮減政府的強制干預,靈活運用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近年來監理行業內陰陽合同等現象普遍存在,“07標準”在大部分情況下只是個“面子工程”,并沒有起到約束作用,實際取費比標準費率低得多。因此,國家發展改革委先與2014年7月10日發布了《關于放開部分建設項目服務收費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14]1573 號),放開除政府投資項目及政府委托服務以外的建設項目前期咨詢、工程勘察設計、招標代理、工程監理等4 類服務收費標準,實行市場調節價;隨后于2015年2月11日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放開建設項目專業服務價格的通知》(發改價格[2015]299號),全面放開前期咨詢、勘察設計、招標代理、工程監理、環境影響咨詢等5類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的建設項目專業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于3月1日起正式實施。
(四)監理取費現狀。(1) “僧多粥少”競爭激烈。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建設工程監理統計公報顯示,我國的建設工程監理企業從2009年的5475家,增長到了2014年的7275家,而工程建設項目卻沒有大幅度增加,隨著大規模建設勢頭的減弱,大型工程項目反而有所減少。一些大型的監理企業也被迫開始爭取小項目,日益嚴峻的競爭環境使得部分監理企業采取主動降價措施尋求生存機會。(2) 取費低,服務質量堪憂。監理行業和監理人員水平良莠不齊,確實存在部分素質較低的現象,使整體行業形象受到了影響。導致部分業主或開發商任務監理可有可無,惡意壓低監理費用,監理只是業主方或開發商為拿到施工許可證的幌子,請監理公司的目的也只是完成法律法規規定的簽字手續。
二、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一)利好。(1) 優質優價將成為市場趨勢。取消政府指導價后,市場因素會起到主要作用,取費無疑將呈現多元化。一方面,一些不認同監理能起到積極作用的業主將完全采取極低價格評標的方式,目的只是為了滿足政府主管部門對于強制監理的規定,這種情況下監理名存實亡。另一方面,對于社會關注度比較高的一些大型項目和一些重視監理的業主來說,由于一些低端、服務不到位的監理企業的存在,會擾亂市場價格和秩序,評標和定標難度增加。但是通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探究甚至血的教訓后,市場終究會發揮它的選擇作用,國家或社會公益投資部門或代行企業將會了解到何種價格才是成本價格和正常的監理服務價格,監理取費終將回到正軌。總而言之,對于整個行業來說,隨著監管的不斷加強,優質優價將會成為市場的趨勢。(2)大浪淘沙,適者生存。在監理取費取消政府指導價之初,勢必會導致監理企業兩極分化更加嚴重。對于中小監理企業而言,由于價格限制取消,再加上業務少、競爭者多,以及有些業主惡意壓價,因此惡性競爭在所難免。這必將導致大部分中小企業逐漸被市場淘汰或被大企業吞并。對于擁有眾多資源和業績的大型監理企業而言,若想生存下去,則必須要提高服務質量,或者增加服務的附加值,當然,這些舉措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企業成本的增加,這就要求大型監理企業精打細算,提高企業效率,把控成本。最后能經過市場選擇生存下來的一定是綜合能力強、服務質量好的優秀監理企業。
(二)弊端。取消監理政府指導價,不利于對工程質量的控制。監理的一項重要作用就是對建設工程質量的監督,監理對于工程質量控制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現如今的情況是,決定監理的關鍵因素是監理人員,一切監理活動都是圍繞監理人員的智慧活動所展開,有經驗、負責任的監理工程師對于工程現場的把控能力更強。
取消政府指導價后,一些中小企業在惡性價格競爭的市場環境下,由于監理費用低,監理單位的投入成本必然降低,監理人員待遇差,監理人員不到位甚至是掛靠的現象會成為必然的趨勢。一旦缺少了實際的監督和控制,十分不利于工程質量的控制。
三、新政策下如何做促進監理行業平穩發展
(一)政府及行業協會應加強管控。價格放開的表象是價格競爭,但其本質是讓市場參與者們以能力和服務贏取市場。行業協會應同政府、社會和相關行業共同制定過渡期的市場規劃。
(1 )及時出具行業協會指導意見。開放監理取費價格之初,各業主及監理企業不清楚監理服務的成本和監理服務應收取的價格,投標和評標無依據可循,這就需要政府會同行業協會在價格制定、能力評價等方面出具行業協會指導意見,讓行業內的企業進行服務定價時有標準指導,讓接受服務的單位評估服務時有參考依據。(2) 做好行業內政策宣傳工作。政府和行業協會應做好行業內政策宣傳工作,要讓業內了解實施此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不要只停留在價格競爭的表象,要在行業內統一思想,讓從業者正確認識價格放開的利與弊,把從業者的眼光從價格競爭轉移到服務和能力的競爭上來。(3 )加強工程質量等方面的管控。只有監理市場環境變得健康、有序,才能有效地發揮市場機制與政府調控的雙重作用,達到放開價格的根本目的。在規范監理市場的過程中,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的作用至關重要,加強在招投標、工程質量、服務質量等方面的管控是規范市場的主要手段。如果放任某些企業去無序操縱,那么引導監理企業走出低價競爭、低端服務的怪圈,或許還需更長的時間。
(二)監理企業應提高核心競爭力。價格放開,對于各級資質企業來說將在短期內共同面對定價標準缺失、惡性競爭對手增多等問題,但也會共同迎來以能力和服務占領市場、以實力和品牌重塑企業核心競爭力等發展機遇。
(1) 擴大服務范圍。目前大多數監理企業僅提供監理服務,業務范圍狹窄,服務內容單一,體制機制不夠靈活,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很低。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生存,就要提高服務質量、提供增值服務,使自己的服務層次向定制監理或項目管理服務延伸,將監理與項目管理相結合,提供全壽命周期的一體化服務。(2) 與潮流接軌,提供前沿服務。近年來,設計施工總承包、代建制等工程管理模式逐步推行,PPP模式成為熱門,一系列新的建設理念正在融入設計、施工和監理等行業,舊的方法和理念不再適用于所有的項目。監理企業不能固步自封,守著舊的規矩和經驗不松手,要跟上行業的潮流,了解行業的前沿動態,從保姆式服務向高科技服務轉變,更好地實現監理的價值。
四、結語
中國勘察設計行業在2015年及未來的發展中,市場化程度持續加深,這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此次監理取費的完全市場化,對于行業企業發展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企業應該主動適應新常態,一心一意謀發展,提高以專業服務能力為核心的競爭力,這將成為監理企業應對此次市場化調價的不二法寶。政府、行業協會及各企業應共同致力于打造一個健康有序的監理市場。
參考文獻:
[1] 建設部. 關于發布工程建設監理費有關規定的通知([1992]價費字479號)[Z]. ,1992.
[2] 建設部. 建設工程監理與相關服務收費管理規定(發改價格 [2007]670 號)[Z]. ,2007.
[3] 本刊編輯部,張杰,張婷,趙利娟. 新常態新機遇新挑戰——工程勘察設計收費實行市場化調價[J]. 工程建設與設計,2015,(05):8-15.
[4] 張躍峰. 監理行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對策建議[J]. 建設監理,201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