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 齊莉 李俠
(北京農學院,北京 102206)
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模塊化設置探究
周丹 齊莉 李俠
(北京農學院,北京 102206)
本文在分析目前商務英語課程體系設置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商務英語課程模塊化設置的改革思路,根據針對性、實踐性和互通性的原則進行模塊化課程設置,該課程體系包括五大模塊:基本素質培養模塊、專業基礎課程夯實模塊、專業課程加強模塊、專業方向選修模塊和實踐能力提升模塊。
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模塊化設置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和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中國經濟將在更大范圍內融入世界經濟。因此,對熟悉經貿知識并了解國際慣例與規則的復合型和應用型外語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相應的要求也逐年提高。
商務英語專業旨在培養能在國際商務活動中熟練使用英語進行相應的聽、說、讀、寫、譯;培養能在外經貿領域從事外貿工作、國際交流與合作、國際文化傳播、涉外文秘等商務類工作的復合型和應用型人才。
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商務英語是專門用途英語。從專業內容而言,商務英語又要使用于商務領域。商務英語專業是將語言與國際商務技能合二為一的復合型專業,具有較強的知識性和實踐性。因此,在進行商務英語課程體系設置時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實際工作中要解決的問題為中心構建商務英語課程體系,形成有機的整體。
(一)課程設置偏重理論,實踐課程環節依然薄弱。
目前,我國多數高校商務英語專業仍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理論課時往往多于實踐課時,課堂以教師傳授知識點為主,實踐環節主要以傳統的對話演練與角色扮演上,商務技能訓練較少。雖然大部分商務英語專業都開設了外貿函電、國際商務英語、國際貿易實務等專業課程,但是授課教師大多數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經濟學訓練,缺乏實際操作經驗,而導致實踐課程環節薄弱,理論與實踐相脫節。
(二)人才培養與職業崗位需求存在差距。
大多數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能在國際商務活動中熟練使用英語進行相應的聽、說、讀、寫、譯;培養能在外經貿領域從事外貿工作、國際交流與合作、國際文化傳播、涉外文秘等商務類工作的復合型和應用型人才。然而,不同的職業崗位對人才的要求各有不同。因此,在課程內容的選擇和課程體系設置的過程中要以市場職業崗位需求為出發點,與相關行業工作人員積極溝通,縮小課程設置與社會需求之間的差距。
(三)英語語言課程與商務課程融合度較低。
大多數高校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的基本模式是“基礎英語+商務專業英語+中文經濟管理類課程”,即學生在完成了聽、說、讀、寫、譯各門基礎英語課程后,輔之以幾門由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教師講授的商務課程,如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經濟學、市場營銷、管理學、電子商務等。這樣的課程設置使得學生在獲得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過程中語言能力培養與專業知識培養變成互不相干的兩層皮,沒有達到商務與英語相輔相成的效果。
課程模塊化是將所確定的傳授知識按照一定的原則排列組合為有機協調的課程體系。每個模塊由若干個學習單元組成,在課程模塊中可以根據學習者的特定需求選出合適的學習單元。一方面,課程體系的設置要與職業崗位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素質相關聯,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主;另一方面,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優勢和未來的職業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達到因材施教。
1.針對性原則。
目前國際商務活動日益頻繁,活動涉及領域廣闊,商務英語專業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較多,課程設置應當具有針對性。課程的設置要根據商務英語專業自身特征和市場需求,尊重學生未來職業規劃,根據實際工作崗位對知識和能力的要求進行課程設置。
2.實踐性原則。
目前就業市場需要的是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技能人才,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應當以實踐性為原則,理論夠用即可,實踐是重點,著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現學生從學校到工作崗位的零過渡期。
3.互通性原則。
課程設置的互通性原則是指所設置的課程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處理好英語與商務兩個知識領域各自學科設置的互通性,相輔相成。課程設置要體現商務英語的復合型特點,實現語言與商務,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對于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既要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功底,又要具備國際商務知識和操作技能,能夠勝任國際經貿領域的工作。因此,我們設置五大模塊:基本素質培養模塊、專業基礎課程夯實模塊、專業課程加強模塊、專業方向選修模塊和實踐能力提升模塊。
模塊一:基本素質培養模塊,也稱作通識教育,主要培養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和職業道德,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素質。大多數用人單位要求畢業生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和文化素養。基本素質培養模塊的主要課程可以包括跨文化交際、國際禮儀、英美文學導讀、英語國家概況、英語電影欣賞等課程。學生可以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將人類優秀的文化轉化成內在的人文修養。
模塊二:專業基礎課程夯實模塊,主要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包括基礎英語、英語聽說課程、英語視聽說課程、英美報刊選讀、商務英語翻譯、國際商務英語、商務英語函電等。在這一模塊中課程之間是互通的,例如商務英語函電與國際商務英語的載體都是企業或公司,因此可以將學生分組,各自模擬成立公司,在商務實踐中需要用到國際商務英語知識,在商務往來中需要使用商務英語函電。
模塊三:專業課程加強模塊,這里主要指專業商務課程,旨在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國際商務素養,包括經濟學基礎、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商務談判、會計學、市場營銷等。模塊三中的課程是相通的,例如經濟學基礎是學好國際經濟學的前提,國際經濟學與國際貿易實務相輔相成,國際商務談判是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延伸。模塊三又與模塊二是互通的。例如模塊三的國際貿易實務與模塊二的商務英語函電和國際商務英語相關聯。
模塊四:專業方向選修模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優勢和未來的職業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和專業方向,開發相應的子課程。如商務英語專業可劃分為:(1)國際貿易方向,課程包括:國際貨物運輸、國際結算、國際保險、國際貿易專業英語、海關實務等;(2)文化傳播方向,課程包括:文化項目策劃、文化項目管理、會展文案、廣告文案、傳媒經濟、媒介經營與管理、大眾傳播心理學、公共關系等;(3)文秘方向,課程包括:商務英語應用文寫作、文秘實務、文書與檔案管理等。
模塊五:實踐能力提升模塊,商務英語實踐能力重點培養學生在實際的國際商務環境中運用英語語言知識和商務專業技能,進行商務交流與溝通,解決實際遇到的問題。實踐能力提升模塊主要包括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1.校內實踐。校內實踐又包括課堂實驗課和第二課堂活動。(1)課堂實驗課可以在校內實驗室進行。例如,外貿函電處理、外貿單證制作、外貿業務模擬實驗、辦公自動化技能訓練等。(2)與專業相關的第二課堂活動可以有多種形式。例如英語演講比賽、英文電影配音比賽、商務談判比賽、英語辯論比賽、口譯大賽、英語話劇表演等,提高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2.校外實踐。學校可以與外貿公司、旅行社、物流公司、文化傳播公司、教育機構等建立合作關系,實現課內學習和課外實踐相結合。
商務專業課程體系設置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堅持針對性、實踐性和互通性原則,使得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語言與商務相輔相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為培養從事實際國際商務活動的國際型、復合型、應用型專門人才做好課程體系的構建工作。
[1]劉青春: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模塊化、層級式”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職業教育研究,2011.4.
[2]呂英莉,范玲:基于需求分析的商務英語模塊化課程體系研究—以北京城市學院英語專業商務英語方向為例,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2.6.
[3]魏芳: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模塊化課程設置與優化,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3.4.
[4]周玉梅: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設置探究,遼寧高職學報,2010.2.
注:本文獲得“北京農學院2015年青年基金”項目編號(2117516010)和2015年“大北農青年教師科研基金”項目編號(1014115004/014)資助。
G632
A
1671-864X(2015)12-01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