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花
【摘 要】新的教學理念不但帶來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同時也帶來了教學手段的優化和多樣,最直接的表現便是對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多媒體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有機結合,是現代教學改革的一種必然的教學手段。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初中語文教學,能使教師真正從“一張嘴,一本書,一支筆”的傳統教學模式中走出來;能使教學內容趣味化,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教學容量,節省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學習資源,拓寬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張揚了學生的個性。
【關鍵詞】語文教學;多媒體;作用
新的教學理念不但帶來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同時也帶來了教學手段的優化和多樣,最直接的表現便是對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多媒體教學是教學中的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它具有生動、形象、再現情景,壓縮時空,聚焦特定場景等特點,可在信息傳播中把人的各種器官有機地組合起來接受信息,大大的提高人們接受信息的效率。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初中語文教學,能使教學內容趣味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下面,我就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談幾點體會:
一、抽象內容形象化,調動學生積極性
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也是一門涉及面比較廣泛的學科,由于背誦內容較多,也成為學生比較頭疼的學科。如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興趣成了當務之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些知識點單憑語言是不易講清楚的,尤其是農村初中學生,閱歷少,能賴于查閱的資料、資源有限,這就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不僅能使抽象的內容化為具體,而且能使枯燥變得生動。比如在教學《大自然的語言》一課時,學生不理解大自然為什么會說話,我就利用多媒體搜集了一些典型的能顯示大自然也有它獨特的語言這一主題的圖片,比如“冰雪融化”、“草木萌發”、“花兒次第開放”、“秋葉簌簌”等動態畫面,讓學生近距離的感觸大自然的語言,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分析后面的“經度對物候的影響,高下差異對物候的影響,古今差異對物候的影響”時,我又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欣賞了“三月的內蒙古草原和三月的海南”、“天山山頂和山腰的差異”等圖片,很好地解說了這一問題,提高了課堂效率,促進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創設情境模擬化,激發學生求知欲
在傳統教學中,教學模式和手段都比較單一,大多數課堂都是一塊黑板一張嘴,教師一個人唱單簧,時間長了學生聽起來枯燥、乏味、無趣,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低下,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想象,結果很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倘若在課堂中合理借助于多媒體技術,教師便可在教學過程中輕松引領學生進入直觀、形象、甚至模擬的場景,使學生身臨其境,學習興趣倍增,由被動轉為主動學習。例如在教學戲劇《威尼斯商人》一課時,我在開課之前播放了一段《威尼斯商人》的視頻,學生立刻被其中的劇情深深震撼與吸引,教師適時提出問題:同學們想不想更進一步的了解這部戲劇?同學們興趣盎然,異口同聲稱“想”而且迫不及待,為正課的講解奠定了很好地情感基調,也為后文人物的分析打下基礎。
三、多種感官協調化,提高學生參與性
多媒體技術最大的一個優點就是能創設出聲情并茂的教學場景。這樣,學生的腦、口、手、眼、心等多種感官在既定的場景中就能淋漓盡致的發揮。例如在教學《范進中舉》這一課時,要分析范進這一人物形象,我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提示,先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動手畫出相關語句,即找出描寫范進語言、動作、神態的語句,通過這些語句小組合作交流,初步概括出人物形象;接著,在前面概括的基礎上觀看范進中舉發瘋等視頻,進一步領悟人物形象;最后,根據學生對人物形象的理解,表演他們自導自演的課本劇。這樣,一脈相承,環環相扣,極大地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也張揚了他們的個性。
四、師生互動和諧化,突顯學生主體性
隨著多媒體對課堂教學的滲透,尤其是交互式電子白板的運用,為課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供了技術支持和方便,為建立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奠定了基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更改、充實教師原先的課件內容,不管是學生對知識的正確理解,還是錯誤的回答,只要在白板上操作,白板系統就會自動儲存這些寶貴的資料,為教師檢測學生某一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留下第一手資料。
當然,選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是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適當地配合一些視頻、音樂、畫面、文字等信息,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效率提高。但是,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只顧忙著播放預先制好的課件或剪輯的資料,過分依賴和盲目崇拜多媒體,使學生“只見機器不見人”,這樣做是不合理的。課堂教學中應將教師的講授與多媒體的播放適時、適量、適度地結合,用來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
總之,多媒體是一種技術,一種工具,它能很好地為素質教育服務,擴大教學容量,節省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它能使教師真正從“一張嘴,一本書,一支筆”的傳統教學模式中走出來;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學習資源,拓寬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張揚了學生的個性。因此,多媒體技術的普及,要依靠更多的教師去了解它,使用它,才能使它對未來教育起到積極推進作用。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去努力學習,完善自我,語文教學的未來一定會是一片艷陽天!
【參考文獻】
[1]《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教育部,2008年8月
[2]曹文淵.《談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甘肅教育》,2013年第3期
[3]談進春.《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甘肅教育》,2013年第13期
[4]楊少武.《引進多種藝術形式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甘肅教育》,2013年第5期
[5]趙建民.《多媒體教學淺議》.《民勤教研》,2011年第3期
(作者單位:甘肅省民勤縣蘇武鄉新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