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2015-12-10/ 第11版面/環球財經 /作者: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孫衛赤 本報特約記者 陳欣 本報記者 張怡然
當地時間8日,美國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中國歧視外國制造的飛機,為國產飛機免除增值稅,違反全球貿易規范。美國當天提出與中方在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進行磋商的請求。根據WTO的處理程序,磋商是世貿組織解決爭端程序的第一步。如果美國和中國在磋商過程中不能達成一個雙方同意的解決辦法,美國可要求世貿組織成立爭端解決小組來調查此事。中國商務部條約法律司負責人9日就此發表談話表示,中方已經收到美方提出的磋商請求。中方一貫尊重世貿規則,也堅持以符合世貿規則的方式促進航空制造業發展,中方對美方就此提出的磋商請求表示遺憾,將根據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予以處理。英國《金融時報》評論稱,“在過去,這不是什么大事。”該跡象表明華盛頓對中國剛剛起步的飛機制造業感到焦慮。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方稱,中國對25噸以下的進口飛機征收17%的增值稅,包括通用航空飛機、支線飛機以及農用機等機型,同時對ARJ21等中國制造的同類飛機免征增值稅。美國貿易代表弗羅曼在8日的記者會上表示,“這種政策給中國國內的一些生產廠家帶來好處,卻要美國的出口商付出代價。這種做法大大影響了美國的中小型飛機和飛機零件出口。”弗羅曼稱,美國尤其感到不安的是,“中國沒有公布對國內生產的飛機免稅的法規,而涉及貿易的法律法規的透明是中國必須遵循的一項加入WTO的關鍵性承諾。”
路透社9日引述美國貿易官員的話稱,美國在過去3年中向中國出口的中小型飛機價值超過5億美元。中國對國內制造商免稅的政策,也沖擊了巴西航空工業公司以及加拿大龐巴迪等其他飛機制造商所使用的美制零部件的出口。《華爾街日報》認為,如果磋商無效,美國將向WTO申請進行仲裁。
英國《金融時報》稱,歐盟和美國多年來一直圍繞惠及空客和波音等飛機制造商的政府計劃在WTO角力。但是華盛頓8日的舉動標志著首次有國家針對中國的商用飛機采取行動。近年來中國飛機制造業迅速發展,正開始與波音等制造商展開競爭,特別是在中國迅速發展的支線航空市場。法新社稱,中國方面于11月初對外公布了商用飛機C919民用客機正式下線的消息,而恰巧是在這種背景下,美國試圖投訴中國不公平的競爭。“美國之音”稱,自從奧巴馬總統上任以來,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向世界貿易組織共提出了20多項貿易執法行動,其中超過一半是針對中國的。《金融時報》說,奧巴馬政府日益尋求利用對中國的強硬立場作為其貿易議程的一個賣點,他們在WTO和其他仲裁機構針對中國提起貿易案,試圖展示自己強勢捍衛美國工人就業崗位,使其免受不公平競爭影響——此舉在國會受到歡迎。
中國民盟中央經濟委員會主任何茂春9日對《環球時報》表示,針對美國指責中國向國內飛機制造商提供不公平稅收一事,中國方面要認真對待,按照國際通行的貿易規則與法律規定討一個說法,如果有確鑿的依據表明中國方面確實有問題,我們就及時予以修正;如果中國并沒有對飛機制造商有補貼行為或者價格歧視,中國必須要堅持抗辯,維護合法權益。何茂春表示,在中國飛機的大規模生產制造還沒有成為系列產品時,美國就提出這樣的質疑其實未必是壞事,可以及早為中國飛機制造產業的健康成長鋪平道路。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表示,中國的飛機制造業剛剛起步,而美國早已是飛機制造王國,“在這種銷售市場相差懸殊的情況下美國對于中國的新興產業如此焦慮,實在有點神經過敏。”周世儉表示,按照國際貿易規則,對于這種案件即使訴訟也應該是生產相同類型產品的企業作為主體出面,現在美國的飛機制造企業還沒說什么,美國政府官員就出來評頭品足,多少有些捕風捉影。美國對波音飛機的補貼是盡人皆知的,歐盟為此還鬧到WTO狀告美國。美國給波音飛機那么大的補貼,還盯著中國的小飛機不放,這種做法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美國需要更大一點的氣度與胸懷”。▲分享到:
環球時報2015-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