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學奇
摘要:語文教學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以課堂為主陣地,積極探索課堂教學改革,通過創造自主和諧的教學氛圍,為學生張揚個性、發揮創新潛能提供契機和平臺。
關鍵詞:語文教學 培養 創新能力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3.199
語文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學科,初中語文教學又是開發學生智力的重要階段。因此,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主動關愛學生,全面了解學生和尊重學生,以課堂為主陣地,積極探索課堂教學改革,通過創造自主和諧的教學氛圍,為學生張揚個性、發揮創新潛能提供契機和平臺。創新能力就是讓學生在學習知識時能獨立提出自己的見解,解決學習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在輕松、自由民主的氛圍中,暢所欲言,這樣,學生學習時思維才能爆發出創造力。在教材不斷革新的今天,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就成為教育教學的重中之重。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人的創新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是擺在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責任。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下面我就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一、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動力,而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需要教師的悉心培養。在教學中,教師應多肯定、多激勵學生。對學生的長處和閃光點教師要以口頭或書面的方式及時給予鼓勵表揚,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教師不放棄學生的每一點進步,用“放大鏡”的眼光尋找學生的優點,通過教師的肯定與激勵,讓每位學生都建立起學習的信心。
2.以情感人,激發學生創新的興趣。師生關系是教學中最基本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以深厚的感情關懷和愛護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虛心聽取學生意見,就能調動學生好學的積極性。
3.初中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師應抓住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加以適當引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課堂教學中把握住學生的興趣就是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師應把握住語文學科的特點,找出學生的興趣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最強動力。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有濃厚的興趣,才能體現出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創新能力
語文教育的最大特色,莫過于發展學生個性。作為語文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搭建平臺,給學生以實踐創新的機會,不斷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我認為,要給學生足夠的空間,能夠自由發揮;要給學生良好的環境,能夠鍛煉自己;要給學生一點時間,能夠隨意安排;要給學生一定權力,能夠開發創新。就這樣一點一點慢慢為學生搭建登上知識高峰的階梯。
在課堂上,我讓學生大膽地展開辯論,讓他們即興演講,這樣,學生踴躍參加,語文課也活了起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創新能力
教學中體現以學生為主體,首先學生對新鮮事物敏感,有強烈的求知欲,愿意主動融入教學活動。課堂上,教師可以嘗試通過情景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借助問題和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在此過程中要注意引導,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疑問,需找答案。更加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并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感受真正的情感體驗。
其次,讓學生親自參與制定學習計劃,每節課要學什么,解決哪些問題,由師生共同商定。在分層學習時,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自行選擇去哪一組,自己確定學習進度。
再次,在符合教學大綱的情況下賦予學生選擇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的權利。
最后,學生能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監控,并及時做出調整,教師應當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積極地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引導學生不斷提高語文水平。學生在教室里能盡情地表現自己,使學習氛圍情趣盎然,學生學習的激情、活力都能迸發出來。達到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逐步培育學生的創新精神
新教材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語文教材中的創新點很多,教師要深入挖掘靈活運用,培育學生的創造能力。
例如,我在教授《藤野先生》一文時,藤野在魯迅先生心目中的印象是:對中國留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在科學上一絲不茍的態度;排除民族偏見,主持公道的正義感。從而來襯托出魯迅棄醫從文,走上新的道路來救國救民的創新思想。這種頑強探索的求實舉動,寧靜以致遠的偉大精神,歸根結底就是一種創新精神,這種精神現在仍然值得我們學習,特別是值得青少年學生學習。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正確引導,用魯迅的愛國精神來感染學生。我在教學中向學生滲透了這種思想,讓學生的潛意識形成這種觀念,來達到培育學生創新精神的目的。
總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新教材的編排意圖,把傳授知識和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結合起來,尋找時機推崇創新、追求創新。只有在創新意識的引導下,才可能產生動機,啟動創新思維,從而獲得創新成果。學校是培養青少年一代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精神的重要場所,是實現創新教育的主陣地,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主動地擔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教書育人,推陳出新,這樣,學生的創新精神也得到了培育,創新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參考文獻:
[1]冷寧.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初探[J].教育藝術,2006.
[2]封國慶.淺談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教育學術,2001.
[3]邱衍霖.立足文本針對學情有效教學——“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略談[J].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09.
[4]張曉芬.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科技信息,2009.
[5]童文陽,邱衍霖.透析新課程學習方式的“失度傾向”[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8.
[6]陸德玉.對構建互動自助式高效思想政治課堂的點滴體會[J].新課程:下,2013.
[7]臧延亮.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考試周刊,2014.
[8]索月玲.語文課堂教學“AA”制的實踐.教育革新,2009.
[9]唐運春.讓學生學會飛翔——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雙語學習,2007.
[10]邱衍霖,李先華.“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實驗研究報告[J].教育科研論壇:教師版,2005.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