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2015-12-12/ 第07版面/國際論壇 /作者:崔玉斌
通過優化對外開放區域布局帶動經濟協調發展,對內陸、沿邊和沿海的對外開放提出了不同要求。其中沿邊開放的戰略任務是加快開放步伐和培育新支點。
為什么要加快沿邊開放步伐?第一,是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的需要。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要求其各組成部分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形成最佳合力,不能存在短板,否則勢必會拉后腿。但我國的現實情況是沿邊開放長期以來滯后于沿海和內地開放,是對外開放區域布局中最薄弱的一環。
自上世紀90年代我國實施沿邊開放至今已有20多年,期間沿邊地區開放型經濟飛速發展,但橫向對比仍顯滯后,差距較大。首先,對外開放總體水平存在差距。如綜合反映對外開放水平的外貿依存度指標,近幾年沿邊地區平均為13%~14%,低于沿海50個百分點左右,實際也低于內陸。其次,對外開放相對水平存在差距。國家統計年報公布的反映開放型經濟發展的七項主要指標所占全國比重,沿邊地區是四升一平二降,而內陸地區是六升一降,并且上升幅度大部分高于沿邊地區。再次,對外開放的績效存在差距,即對外開放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不同。20多年間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沿邊為15.5%,分別低于內陸和沿海1個和0.6個百分點。
第二,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需要。“一帶一路”東邊牽著亞太經濟圈,西邊系著發達的歐洲經濟圈,是“世界上最長、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一帶一路”倡議旨在構建和聯動亞歐大市場,發展亞歐區域大合作。沿邊地區是連接國內外市場和東西雙向開放的節點和樞紐。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凸顯了沿邊開放的戰略地位。它要求沿邊開放更好更快發展。
第三,是提高我國周邊政治經濟安全水平的需要。由于國內外復雜因素的作用,在傳統安全問題依然存在的條件下,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非法販運麻醉藥品和精神藥物及其前體、跨國有組織犯罪、網絡犯罪等非傳統安全問題有發展和蔓延之勢,對我國周邊安全穩定構成了新的挑戰和威脅。邊疆地區是維護我國周邊安全的第一道屏障。解決這些問題不能關閉國門,只能在擴大開放中靠加強與各方協作和科學管理來解決。
在加快沿邊開放步伐的同時培育新支點,就是要開發和培育沿邊開放的新動力。一是培育沿邊開放的環境支點。加強沿邊地區口岸和基礎設施建設,開辟跨境多式聯運交通走廊;允許沿邊重點口岸、邊境城市、邊境經濟合作區在人員往來、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實行特殊方式和政策。二是培育沿邊開放的園區支點。提高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發展水平,把其建成我國與周邊國家合作的重要平臺。三是培育沿邊開放的產業支點。要發展外向型產業集群,建設能源資源進口加工基地,開展面向周邊市場的產業合作。四是培育沿邊開放的地方合作支點。鼓勵邊境地區與毗鄰國地方政府加強務實合作,把雙邊國家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都調動起來,拓寬合作渠道,提高合作效率,實現互利共贏。▲(作者是黑龍江省委黨校經濟學部教授)
環球時報2015-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