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生/青大正大有限公司 鄭念軍 康娟/普萊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氣囊炎是由多種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而引起的一種臨床表現,實驗室病原分離結果表明,肉雞氣囊炎主要是由H9N2亞型禽流感、傳染性支氣管炎、支原體以及大腸桿菌等混合感染引起的一種臨床癥狀;從發病原因來看,主要是飼養管理不當、免疫抑制病的存在、雞場生物安全落實不到位、應激因素、霉菌及霉菌毒素污染等因素引起該病。
1.飼養管理不當。溫度、濕度、通風不合理是氣囊炎的主要誘因;不及時擴欄,雞群密度過高,也會誘發氣囊炎。尤其是環境應激,如晚秋、早春的天氣驟變等都會誘發呼吸道病,冬季處理不好通風和保溫的關系,或者雞舍溫度保證不了,加上環境中本身存在常在病原感染,一旦病情延誤,很快繼發氣囊炎。在含氨氣25ppm的條件下飼養肉雞,以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攻毒后,肉雞體重減輕,飼料轉化率下降,可引起明顯的氣囊炎。
2.免疫抑制病的存在。免疫抑制病的存在也是發生氣囊炎的另一個誘因,由于免疫抑制病如REV、MDV、IBDV等的存在,使得黏膜免疫作用下降,病原菌很容易侵入呼吸系統而導致氣囊炎等的發生。
3.疫苗免疫接種。疫苗接種反應也能誘發氣囊炎的發生,因接種活疫苗在禽體內復制,常造成一定程度細胞損傷。傳染性支氣管炎和新城疫疫苗接種反應,通常在接種后的3~5d臨床表現明顯,如果在接種之前家禽感染了MG或MS,并且環境中存在大量大腸桿菌污染,那么接種后病毒在肺和氣囊中過度復制,可引發嚴重的新城疫病毒、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支原體和大腸桿菌混合感染,導致氣囊炎的發生。
4.雞體的特殊結構。
(1)雞體內有9個氣囊,由支氣管的再分支出肺后形成,大部分與骨內腔相通,上呼吸道到肺臟到骨骼的這種相互連通的結構特點,使機體形成了一個半開放的系統,空氣中的病原微生物很容易通過呼吸道進入到氣囊,進而形成全身的感染,從而使病情加重,這也是發生氣囊炎雞群發病率和死亡率偏高的主要原因。
(2)雞沒有膈肌,胸腔、腹腔通過氣囊間接隔開,所以當雞患消化道疾病時,有時可以波及到氣囊,引起氣囊炎。
5.當外界異物(包括氣味)進入呼吸道后,直接刺激呼吸道引起炎癥,或異物中的病原感染了呼吸道引起炎癥。
(1)單純的異物沒有病原存在,其發生的炎癥較輕,若持續刺激如通風不良,氨氣嚴重超標,會加劇氣囊炎的發生。
(2)異物中有病原存在,就會在呼吸道定植、繁殖并引起免疫反應,導致炎癥發生,逐漸造成血管通透性加強,纖維蛋白滲出等癥狀。
6.病原在繁殖過程中還會產生一些代謝產物和毒素,引起組織的傷害,導致一系列反應(如過敏反應),引起炎癥發生。
7.肺炎發病的加重會逐漸波及到氣囊,引起氣囊炎。能引起肺炎的疾病都能引起氣囊炎,主要有支原體、大腸桿菌、禽流感病毒、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新城疫病毒、鼻氣管鳥桿菌、衣原體和曲霉菌病等。為了分析肉雞氣囊炎的發病原因,青島正大疫病監測中心做了一系列人工感染的試驗,結果如下:
鼻氣管鳥桿菌與H9N2亞型禽流感病毒同時接種、先接種H9N2亞型禽流感病毒后接種鼻氣管鳥桿菌、先接種鼻氣管鳥桿菌后接種H9N2亞型禽流感病毒、單獨接種鼻氣管鳥桿菌、單獨接種H9N2亞型禽流感病毒,死亡率分別為:70%、80%、30%、50%、10%和0。可見,先接種H9N2亞型禽流感病毒后接種鼻氣管鳥桿菌死亡率最高(80%),其次是鼻氣管鳥桿菌與H9N2亞型禽流感病毒同時接種死亡率為(70%),除了單獨接種H9N2亞型禽流感病毒不會引起氣囊炎,其他感染組剖檢都有不同程度的氣囊炎癥狀。
H9N2亞型禽流感病毒與禽源大腸桿菌的協同致病的嚴重程度,與接種的先后順序有一定關系。先接種H9N2亞型禽流感病毒,后接種禽源大腸桿菌組死亡率明顯上升,且有氣囊炎癥狀;先接種大腸桿菌,后接種H9N2亞型禽流感病毒死亡率變化不明顯。
H9N2亞型禽流感病毒與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疫苗毒的混合感染雞群發病更早,病程更長,臨床癥狀更加嚴重,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不論是呼吸道還是泄殖腔排毒,混合感染后雞群在監測的整個時間段內兩種病毒的排毒率、排毒量均明顯升高,排毒周期明顯延長。同時病毒在雞體內各臟器復制的滴度增高,感染的組織更廣泛,剖檢有氣囊炎癥狀。
1.發病初期雞群有輕微的呼吸道癥狀(吭哧、甩鼻),眼瞼拉長,眼角冒泡沫;雞群采食量基本不受影響;糞便偏干、基本無死亡。
2.發病中期雞群出現閉眼、低頭呆立癥狀;甚至出現呼吸困難、張口伸頸、咳嗽甩鼻;大群不增料,出現黃綠色稀糞、死亡率達到0.5%~1%。
3.發病雞只病程較長者冠肉髯呈紅紫色,怪叫,發出“呼?!甭暎痪癯劣?、體溫升高、無食欲、聚堆或呆立一側、排白色便或黃綠色稀糞;生長發育不良,采食嚴重下降,重癥雞只趴在地上嘴微張喘氣。
4.因氣囊炎激發支氣管堵塞的死亡的雞,肚皮朝上、發病雞眼瞼拉長、眼角有冒泡。
1.喉頭、氣管充血、出血、有粘液。
2.胸氣囊混濁、增厚、有黃色或黃白色炎性滲出液,病程較長者形成塊狀干酪樣物附著。
3.腹氣囊也會出現混濁、增厚,腹腔常有大量小氣泡,病程較長者形成塊狀干酪樣物附著。
4.病情嚴重雞氣囊炎、肺炎、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等并發,十二指腸彌漫性出血,盲腸扁桃體腫大、出血和支氣管內有栓塞物。
5.胸腺和法氏囊出血萎縮。
1.改善飼養管理環境,給雞群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提高雞群非特異性抵抗力。
2.落實生物安全是根本措施,這包括隔離、消毒、防疫等措施,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動物。
3.減少垂直傳播疾病的帶入,從祖代種雞入手,嚴把雞苗質量關。
4.控制霉菌污染,一方面是從飼料原料采購入手,減少飼料霉菌污染;另一方面要加強墊料管理,防止墊料霉變。
5.控制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發生。
對氣囊炎的治療,一方面對因治療,另一方面要對癥治療,雙管齊下。
對因治療,就是對引發氣囊炎的上述原因逐一消除,并采取相對應的措施,主要在飼養管理上下功夫,減少各種應急,給雞群創造好的生長環境。
對癥治療,就是針對于氣囊炎引起的一系列癥狀予以治療,如清熱解毒、化痰、平喘、祛痰等;使用高敏感藥物,如替米考星、林可霉素、氧氟沙星、羅紅霉素、強力霉素、泰妙菌素、中藥類等控制呼吸道癥狀;氣霧法用藥能夠使藥物直達病灶,對氣囊上的病原微生物予以直接殺滅,是一種很好的用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