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成龍/武漢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豬流行性腹性病毒的防控要點
吳成龍/武漢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豬流行性腹瀉是當前豬場所面臨的最為棘手的問題之一,每年在我國不同區域都會暴發流行,造成大面積新生仔豬死亡。由于其毒株的變異和疫苗的局限性,使得該病的防控難度相當大,在豬場反復發生,持續不斷。本文主要從該病的病原特點、致病機理、臨床及解剖特征、防控難點等方面進行分析,并提出個人對流行性腹瀉的幾點防控建議,以供養殖同行借鑒參考。
豬流行性腹瀉(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PED)是由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以豬水樣腹瀉、嘔吐、脫水和哺乳仔豬高致死率為主要特征的一種高度接觸性腸道傳染病。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為套病毒目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具有囊膜的單股正鏈RNA病毒,雖只有一個血清型,但存在不同基因型的PEDV。病毒基因組全場28 000 nt,主要編碼4個結構蛋白,纖突糖蛋白(S)、嵌膜糖蛋白(M)、小包膜糖蛋白(E)。其中,S蛋白為表面抗原,主要作用于靶細胞的識別,誘導中和抗體的產生,S基因的變化主要體現PEDV的變異程度。
豬流行性腹瀉的致病機理主要是病原通過口鼻等途徑感染后,經口腔和食管達到胃部,耐過胃酸的消化作用,從胃達到腸道,在腸道上皮細胞定植并大量繁殖,從而造成腸上皮細胞和腸絨毛的損傷和脫落,導致腸道上皮細胞的消化酶系統的破壞和紊亂,酸堿電解質的平衡失衡,腸道內滲透壓升高,大量水分聚集腸道,從而導致劇烈的腹瀉癥狀和豬只脫水死亡。
該病以7日齡內新生仔豬發病為主,多發生于吃初乳后2~3 d,發病豬表現上吐下瀉,呈現水樣性腹瀉,腹瀉物中含凝乳小塊,發病豬迅速脫水、眼睛凹陷,消瘦,3~5 d死亡,死亡率可達80%以上;臨床解剖可見胃內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塊,腸管充滿液體內容物,腸壁擴張,呈半透明狀,腸內絨毛脫落嚴重,腸壁變薄,腸系膜呈樹枝狀充血,腸系膜淋巴結腫大。

圖1產房仔豬腹瀉整窩死亡

圖2發病豬脫水、消瘦

圖3發病豬呈水樣性腹瀉

圖4 腸壁擴張,呈半透明
1.毒株變異,疫苗不匹配。2010年后中國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以變異毒株為主,PEDV的變異主要集中在S基因上,在161~218位堿基上存在基因的缺失,導致毒力增強,流行毒株與韓國毒株同源最高,與中國傳統疫苗毒株CV777差距較遠。這也是豬場為何在免疫傳統腹瀉商品苗后仍不能阻止腹瀉疫情的發生的原因所在。
2.母源帶毒,發生早期感染。生產母豬群帶毒,出現妊娠病毒血癥,通過血液垂直傳播或母乳經口傳播感染新生仔豬,導致新生仔豬尚還未建立免疫應答時發生早期感染。初產母豬往往發病高于經產母豬,在于初產母豬自身產生的腹瀉免疫力較弱,體內未達到足夠高腹瀉抗體,不足以給仔豬提供母源性保護。
3.混合感染,腹瀉反復。根據華中農大動物疫病診斷中心檢測數據表明,當前流行性腹瀉往往存在多病原混合感染,因混合感染傳染性胃腸炎、偽狂犬、藍耳、圓環及致病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病原,使得腹瀉持續時間長,容易反復。
1.加強豬群飼養管理,重視生物安全工作。良好飼養管理是控制疫病發生的根本,主要體現在母豬和仔豬。母豬進入產房前的清潔衛生與嚴格消毒,特別是乳房消毒(0.1%高猛酸鉀清洗);母豬產前產后保健,防止產后三聯癥出現;母豬營養水平的保證,杜絕使用霉變飼料。仔豬保溫(32~34℃),及時吃到初乳,產仔舍干燥、保溫(22℃以上)。重視生物安全工作,杜絕一切外來病原傳入,避免從疫情發生場引種豬,嚴格執行消毒衛生工作,實行全進全出模式。腹瀉一旦發生,立即封鎖發病產仔舍,禁止再將母豬轉入,經嚴格隔離、消毒、空欄,解除封鎖后,方可轉入。
2.提升母豬健康水平,強化基礎免疫工作。母豬的健康與否關乎仔豬,哺乳品質直接影響仔豬健康。母豬奶水帶毒是當前仔豬腹瀉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提高母豬整體健康水平,保證母乳品質,減少母乳帶毒是防控仔豬腹瀉的首要任務。加強母豬豬瘟、偽狂犬、圓環等基礎免疫,做好產前產后預防保健,飼料添加微生態制劑和補中益氣中藥,改善母豬腸道功能,以提升母豬健康水平。
3.反復強化腹瀉免疫,減少母豬帶毒與排毒。為了有效控制豬流行性腹瀉發生,關鍵還是在提高母豬群的免疫力,減少母豬的帶毒與母源性傳播。由于新生仔豬在感染之前尚不能建立自身免疫力,只能通過被動地獲得母源抗體受到保護,因此,為避免新生仔豬感染發病,確保仔豬健康生長,重點是提升母豬群的免疫力,減少母豬帶毒和奶水排毒,而僅僅對仔豬采取一些治療措施效果不理想。不斷反復的強化免疫是保證母豬免疫力的根本,采用變異毒株的腹瀉苗是控制變異腹瀉的關鍵,結合豬場成功防控經驗,建議種豬群采取普免(9月、10月)和跟胎(產前45 d、產前15 d)相結合的免疫方式,滅活苗和活疫苗交替使用產生效果會更好(即先活苗,后滅活苗)。
4.制定應急處理方案,盡量減少豬群死亡。若出現疑似腹瀉疫情,豬場應制定應急處理方案,快速控制疫情。產仔舍立即封鎖,嚴格隔離、消毒、空欄;生產母豬群緊急接種腹瀉疫苗或采取科學嚴格的返飼措施(慎用、不過度使用);7日齡內仔豬做隔離淘汰處理,7日齡以上仔豬防脫水死亡,補水和補電解質;仔豬早期斷奶,灌喂人工乳,或寄樣到未發病母豬代哺;利用老母豬康復血清口服治療(5 ml/次,2次/d);為防止病原菌繼發感染,配合使用抗生素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