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意
摘 要:隨著我國貿易往來業務數量的不斷增多,電子商務得到快速發展,而網絡技術的出現又促使我國傳統企業管理模式、經營模式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同時對于審計工作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網絡審計面臨著更為復雜多樣的風險。本文主要從電子商務環境入手,闡述了網絡審計的各種風險類型及成因,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希望可以促進我國的網絡審計工作更加趨于完善。
關鍵詞:電子商務;網絡審計;風險;對策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變得越來越普及,并且對于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所發展起來的電子商務也慢慢趨于成熟。由于網絡電子商務不同于傳統的銷售交易,因此相關的會計活動也就有了新的變化,審計工作也變得更加復雜,面臨著來自外界更多的風險,種類也不斷增加。盡管我國專家學者已經對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網絡審計工作風險控制開展過很多研究,同時也在具體的審計活動中取得較大進展,但經濟市場以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往的研究顯然已無法適應當前的審計環境,現有的審計制度陳舊,難以繼續滿足當前我國的審計需求。因此,基于當前電子商務審計活動的實際情況,對審計風險進行分析,采取必要的風險控制措施,對我國電子商務的良好發展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一、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網絡審計風險特征
通常來看,審計風險可以分為固有風險、控制風險以及檢查風險。不同的風險之間有所聯系但又相互獨立,而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網絡審計風險分析依然要從這三個方面入手加以考慮。
1.固有風險更加突出
一是由于電子商務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技術的影響,而電子商務同時又具有全球性、動態性的特點,因此也就面臨著來自同行業間更大的競爭,企業運營風險不斷上升,使得原有的風險也有所提高;二是隨著計算機的發展,數據存儲材料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當電子數據被篡改時,不會留下任何痕跡,這就為審計調查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難度,而且企業計算機還可能會受到病毒侵襲、操作失誤、電源故障等問題使得電子數據與實際數據有出入,最終也造成風險的增加;三是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系統管理者掌握著整個系統的運行,也掌握著被審計單位的很多數據信息資料,如果他們徇私舞弊,故意篡改數據資料,那么被審計單位就會面臨著更多的固有風險。所以管理者自身素質的高低、道德品行會嚴重影響到企業的固有風險。
2.控制風險更加難以確定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的財務信息、數據資料都儲存在信息系統中,一旦企業系統管理者或者企業內部工作人員故意修改數據資料,而且也不會留下任何篡改痕跡,這樣就會極大地增加控制風險難度,此外,由于現在的電子商務交易流程變得更加簡單,因此也就更加依賴于企業內部控制,企業內部控制所應承擔的責任義務更加重大,而一旦內部控制制度有所且缺,就會給企業帶來更多的損失。
3.檢查風險不斷擴大
由于電子商務業務數量的急劇上升,出現了很大的會計師需求缺口,因此注冊會計師門檻也被不斷放低,導致很多注冊會計師缺乏足夠的專業技能,再加上電子商務屬于新興事物,很多注冊會計師對此缺乏足夠的認識與了解,網絡知識且缺,而同時具有專業技能與計算機知識的注冊會計師數量少之又少,這樣就從整體上降低了工作效率,利用傳統的審計工作又難以很好地起到查漏補缺的目的,因此企業檢查風險也就增加了。另外,對于數據資料系統賬戶以及交易進行測試時都需要歷史數據作為支撐,然而由于系統軟件更新速度快,平臺不斷遷移,因此造成歷史數據的丟失,企業也面臨著更多的檢查風險。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網絡審計風險成因分析
1.環境方面的原因
(1)電子商務環境對于審計工作的影響
在之前的企業審計工作中,企業一般都可以提供非常完整的數據資料與審計證據,以供審計部門進行會計資料核對,但是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與供應商以及顧客之間關聯性非常大,聯系也較以往更為緊密,在電子商務中,可以采取的防止措施大打折扣,審計難度也不斷升級。
(2)審計程序存在著很大的安全問題
與傳統貿易往來相比,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與銀行、企業與顧客之間的業務往來都是通過網絡進行的,因此在支付、銷售等渠道中資金流動時存在著很大的安全問題。主要有信息資料的惡意截取、修改以及假冒問題。如果注冊會計師在進行審計工作時沒有真實準確的審計證據資料,那必然會極大地增加審計難度,導致審計風險上升。
(3)電子商務方面的審計法規體系不夠完善
在電子商務運行中,涉及到很多環節,而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有完善而合理的法規體系作為保障,包括電子簽名、身份辨別、電子文件傳遞等方面的法規。而電子交易程序如果不夠規范合理,那將會導致審計工作存在很大難度,有著很多方面的風險。盡管我國已經出臺了一些法規準則來規范審計程序,但是這些準則都不太完善,難以滿足復雜多變的電子商務環境,同時由于審計工作較以往相比都有了很大的變動,因此那些審計準則也無法再繼續適用于當前的電子商務交易,注冊會計師在進行審計工作時也往往沒有嚴格的審計標準,造成審計風險的增加。
2.審計對象方面的原因
(1)電子數據信息資料
在電子商務交易中,雙方都是通過電子郵件或者是電子數據交換來進行信息的傳輸與傳遞工作,之前以紙質數據作為手段的交易程序被電子數據資料所取代,而電子數據又有著易丟失性與易破壞性,同時電子數據還面臨著法律效力方面的問題,因此就為審計工作帶來了更多的麻煩。
(2)內部控制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的內部控制主要有著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一是控制方式由傳統的手工控制向手工與電腦相結合的控制方式進行轉變,而有些內部控制甚至可以完全由電腦進行控制;二是有新的控制點出現,內部控制難度增加。在電子商務環境下,注冊會計師不但要對于審計人員、數據信息處理手段以及運行程序進行研究,同時還要對于電腦系統、硬件、程序等加以控制,需要控制的項目明顯增多;三是內部控制制度不斷發生變化。在之前的手工記賬中,總賬與下面的各個明細賬之間有著很多牽連制度,要經過層層工作人員的審核與校對,而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在審計系統內部控制中,所有的信息數據處理工作都通過電腦來實現,所以注冊會計師的工作重點也就應該放到電子數據處理與控制部門上去。
3.審計主體方面的原因
(1)注冊會計師
在傳統貿易往來中,企業的審計工作主要設計到賬賬核對、賬證核對以及賬表核對,但是在電子商務業務往來中,由于運用網絡系統來對于財務數據信息加以處理,因此各種憑證以及報表都在同一個數據庫中,這就需要注冊會計師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但是有很多注冊會計師由于缺少必要的電腦知識,對于電子商務認識不足,因此也難以有效辨別并分析企業風險,也無法很好地完成內部控制工作。此外,還有很多審計工作者忽略了網絡與計算機方面的安全問題,而且也無法獨立進行審計工作,最終導致審計結構不夠客觀公正。
(2)審計技術與審計方法
當前我國的會計師在進行會計審計工作時,仍然喜歡不通過電腦來進行審計,先是將各種會計憑證與報表用紙質打印出來再進行手工審計,得出審計結果。然而這樣做的不利之處是在電子數據生成過程中容易發生數據資料修改、做假賬等行為,而由此所打印出的會計憑證與報表也會有錯誤,已無法再繼續作為審計證據來使用。由于之前的手工審計方式也難以對電子商務交易時的各種數據加以追蹤研究,因此也會間接給審計造成一定的風險。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網絡審計風險控制對策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影響電子商務網絡審計風險的因素多種多樣,因此需要從不同的方面采取措施來防范網絡審計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不斷完善電子商務網絡審計法規準則建設
電子商務的出現使得之前的審計工作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變,審計范圍、審計手段以及審計風險較之前相比都有很大的變化,而傳統的審計準則顯然已經不能再繼續適用于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工作,需要出臺新的的審計準則,提前分析審計風險,從而指導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工作中有效規避審計風險。此外,由于我國的電子商務出現時間較晚,發展很不成熟,盡管目前我國已經在電子商務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仍然非常明顯,這就需要我國盡快完善電子商務方面的法律體系,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電子商務會計制度、稅收制度,進而得到切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審計準則。在制定審計準則時,需要堅持公開、公正、透明的原則,盡可能地吸收借鑒國際審計準則的先進經驗,最終起到約束注冊會計師審計過程、提高審計水平、降低審計風險的目的。
2.不斷完善網絡業務內部控制體系
在企業運營過程中,內部控制體系是否完善,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企業的整體質量與發展前景,而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作用更加突出。內部控制主要包括軟件控制、管理權限控制、業務程序控制以及數據輸入控制等幾個方面。而要想提高企業內部控制質量,保證原始數據不被修改,為注冊會計師在進行審計工作時提供真實、完整的數據資料,規避審計風險,我們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定期對企業的軟件、硬件進行檢查,科學設置用戶權限;二是將網絡權限設置為可以進行外部訪問,從而便于管理人員進行監控;三是在電子商務業務程序中,需要不斷加強信息輸入、處理、輸出等過程的控制,特別是對于那些關鍵性的業務;四是要將內部系統維護人員與管理人員進行分離,并且舉辦一些培訓活動,避免維護人員與管理人員合伙舞弊或者是有操作失誤情況發生。
3.合理選擇審計方法
面對審計人員在進行取證時存在動態性,造成審計取證困難的問題,審計工作者可以運用制度基礎法來加以審計,也就是先是對于待審計企業的信息系統進行基礎審查,在此審查結果上再有重點地加以審查。這一審查方法不但可以保證企業會計信息系統有效運行,同時又能夠極大地降低審計風險。
4.提高審計工作者的綜合素質
隨著我國貿易往來數量不斷增多,審計所起的作用也在逐漸提升,但是我國目前的審計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卻不高,專業技能較為且缺,優秀的審計從業人員數量少之又少。隨著電子商務的出現,對于審計人員的計算機能力也有了更為嚴格的要求,然而我國具有專業技能與嫻熟計算機知識的優秀審計人員非常缺少,這也就嚴重影響到我國的網絡審計發展。因此,加強審計人員培訓工作、提高審計人員整體水平,對于電子商務發展以及網絡審計風險控制都是至為關鍵的。
四、結論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分析網絡審計風險并提出控制措施,這對于提高我國審計水平、促進市場經濟發展作用非常突出。但是由于電子商務業務種類繁多,程序較為復雜,因此網絡審計風險分析及控制也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再加上電子商務在我國出現的時間較晚,在這方面的專業審計人員比較且缺,這也就制約了我國實際審計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未來的審計工作中,要提高我國網絡審計風險研究,加強風險控制工作,從電子商務環境下出發,綜合分析審計風險,最終得出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從而促使我國的電子商務審計工作不斷趨于完善。
參考文獻:
[1]曹計.我國電子商務審計風險的防范[D].江西財經大學,2009.
[2]王艷麗.如何有效控制網絡審計風險的建議[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4(05):181-182.
[3]李俊杰.電子商務對企業審計的影響[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0.
[4]程仲鳴,郝繼陶,馬文偉.電子商務與審計獨立性[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3(04):12-15.
[5]吳小淳.電子商務環境及其審計發展[J].蘭州商學院學報,2001(06):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