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然然
摘 要:識別物流風險源的目的是為了進行有效的物流規劃與管理,本文首先識別物流外包風險源,然后針內生性和外生性風險源提出針對性控制措施,選擇合適的物流服務供應商、完善物流外包合同條款、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與強化企業物流外包風險管理意識等。風險源受風險事件的刺激會釋放風險因子,進而導致風險的迸發和傳導,對其控制可以避免風險傳導現象的發生。
關鍵詞:物流外包;風險源;風險傳導;控制措施
一、識別物流外包風險傳導源
中外學術界的研究學者認為:要想實現對風險源的控制,首先就應有效的識別和評估風險。識別物流外包風險源是控制物流外包風險傳導的前提和首要環節。識別風險源主要是為了了解物流外包活動所面臨的各種風險可能,將可能造成物流外包風險發生的所有影響因素進行辨別和分析,估算不同因素對風險源的影響程度,以及這些影響因素的性質和狀態,從而針對不同的物流外包風險源來選擇相應的控制措施,將物流外包風險的傳導扼殺在萌芽階段。
風險識別是進行風險傳導管理中最基礎的程序,同時也是進行風險源控制的基礎。風險源具有一定的隱藏性、復雜性和多邊性,是否能夠準確感知風險源對進一步的風險傳導控制有直接影響。目前對物流外包風險的識別已有大量的相關研究,因此本文主要就上文所提物流外包的內生性風險源和外生性風險源兩個方面提出對物流外包風險源的控制策略。
二、針對風險傳導源的控制措施
1.針對外生性風險源的控制措施
外生性風險源是指由于外部環境而導致風險發生的風險源,物流外包不可避免的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因此,建立有效的環境監控機制是控制外部風險源的重要手段。通過對外部環境的實時監控,外包企業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掌握影響物流外包活動的外部環境的變化情況,及時識別出可能對物流外包活動產生風險的因素,分析這些影響因素的影響程度及其可能引發的風險損失程度大小,并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策略,使得物流外包活動在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中仍能順利開展并達成目標期望。
2.針對內生性風險源的控制措施
(1)選擇合適的物流服務供應商
企業在制定外包決策時,應建立一套完善的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選擇評估體系。首先應根據企業戰略需求確定哪些物流項目需要外包,并根據不同物流項目的特性需求有針對性的選擇適當的物流服務供應商。企業在選擇物流服務供應商時應對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綜合評估,考察內容包括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核心能力、服務水平、服務成本、管理水平、軟硬件能力、經營理念等。
(2)完善物流外包合同條款
物流外包是外包企業與第三方物流企業之間建立的以合同形式為基礎的委托代理關系,因此合同的內容是雙方合作的重要基礎,也是物流外包企業借以約束物流企業行為的法律依據。為盡可能降低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機會主義行為,減少因為合同制定不明確而造成的不確定性,外包企業在與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簽訂合同時,應注重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物流外包合同需對服務內容、績效標準進行詳細約定,以避免雙方因為不同的理解產生摩擦;二是,物流外包合同的制定應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以防止由于一些外部變動;三是,合同中應明確對物流外包服務供應商的處罰條款,對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違約行為進行有效的約束。
(3)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
物流外包中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無法滿足企業需求或違約現象比比皆是。為調動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的積極性,盡可能減少由于第三方而造成的各種風險,外包企業可通過建立完善的激勵約束機制來達到此目的。在物流外包活動中,可采用的激勵手段主要可概括為三種,即報酬激勵、訂單激勵和商譽激勵。報酬激勵是指從利潤分配角度,將由于物流環節優化而產生的額外收益作為報酬獎勵給物流服務供應商,以達到提高第三方物流企業積極性的目的;訂單激勵是指以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為激勵手段,期望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能夠關注長期利益,減少短期機會主義行為;商譽激勵是指通過最佳合作伙伴評選、公開表彰等形式來提高物流服務供應商的信譽度和美譽度,從而達到激勵的目的。
(4)強化企業物流外包風險管理意識
物流外包企業管理人員缺乏外包風險意識,認為將物流業務外包即可通過與第三方建立契約關系而將物流風險轉嫁,忽略了物流外包本身所包含的不確定性,從而加大了物流外包風險的發生概率。因此,外包企業應加強對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教育,組織學習物流外包風險管理的相關知識,讓物流外包相關人員了解物流外包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風險類型、不同風險的性質和影響,以及如何正確識別風險、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風險等。
三、結論
隨著物流外包的發展和普遍應用,針對物流外包風險管理的研究逐年增多,而從風險傳導角度的研究仍處于空白階段。本文即是從風險傳導角度,以理論研究為基礎,對物流外包風險傳導的風險源來進行分析,從而提出針對物流外包風險傳導的有效控制措施,為企業風險管理實踐提供指導和參考。物流外包風險具有復雜性、偶然性、動態性的特征,由于受到外部環境和內部系統中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可能導致物流外包活動偏離預期目標,并向企業其他部門乃至供應鏈上其他企業進行傳導和擴散。物流外包風險源主要從外生性風險源和內生性風險源兩個方面進行論述,其中外生性風險源主要包括經濟環境、政治法律環境、自然環境和技術環境的變化,內生性風險源則主要是指內控機制不健全、溝通協調機制不完善、風險意識淡薄等系統內部因素;物流外包風險傳導載體主要包括物質載體、資金載體、人員載體、信息載體和信譽載體;物流外包風險傳導的內部傳導路徑主要是流程鏈,外部傳導路徑主要是指與企業相關的外部產業鏈和利益鏈。
參考文獻:
[1]徐娟,劉志學,洪亮.物流外包風險的系統動力學分析[J].統計與決策,2008(08):17-19.
[2]楊潮興,張志峰.基于概率影響圖的R&D項目風險傳導評估模型[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1(01):1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