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2015-12-16/ 第06版面/關注中國
美國《市場》網站12月14日文章,原題:為何中國造不出好的圓珠筆? 這似乎是一個毫無惡意的問題:中國人難道造不好圓珠筆嗎?但該問題的提出者使它具有更深遠的含義:中國總理李克強。李表示,位居最底層的中國制造商應集中精力進行技術創新。
在李克強總理于今年6月提出該問題后,央視曾邀請中國制造業領域最具創新力和最成功的3位企業家,參加以此為主題的一期對話節目。坐在觀眾席前排的邱智銘是中國最大制筆企業之一的董事長。邱表示,雖然全球圓珠筆市場中80%的供應來自中國,但每支筆的核心技術——筆頭——是從日德瑞(士)等國進口。他還說,僅有瑞士擁有制造最佳圓珠筆筆頭的精密機床,遺憾的是,中國尚未研發出此類設備。
安可顧問公司大中華區主席麥健陸表示,李總理正在向中國制造商發出信息:不要再沉溺于制造廉價產品,“他希望它們加速創新,而我認為某些公司正在這么做”。例如騰訊和華為,前者的微信似乎遠遠領先于外國同類產品,而后者已成為先進技術的產出中心。
但中國的圓珠筆制造商正被置于什么位置?上海某制筆公司的負責人黃興華(音)表示,并非中國產的所有筆都不好,問題在于市場,中國市場并不追求更優質的產品。他為李總理正在解決該問題感到高興。“過去,政府表彰出口最多和賺錢最多的大企業。”黃說,“他們很少表揚真正制造優質筆的企業。”
央視主持人向3位企業家提出一個簡單的問題:在3秒鐘時間內,(想出)你認為最具有中國DNA的產品設計。第一位企業家說:“至少到目前還沒有”。第二位企業家說:“第一是煙花。第二是折扇……到現在老外還做不了。”此時,參加節目的邱智銘已不再如坐針氈。他靜靜地坐在那里,看著臺上的企業家回答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臉上露出了笑容。▲(作者羅布·施米茨,丁雨晴譯)
環球時報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