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廣翰

“感謝老天我得了癌癥”、“感謝老天我活過了10年”——臺灣許醫師自然診所負責人許達夫面對《時代人物》的記者如是說。12年前,作為一個享譽國際的神經外科權威醫師許達夫罹癌的消息震驚了媒體,然后再傳出許醫師拒絕手術化療,引起醫界一片嘩然。如今,這個當初被下“死亡通牒”、預測活不過3年的癌癥患者,不僅成功跨越了“五年存活”的門檻,成為抗癌、治癌的最佳見證,而且獨創雞尾酒自然療法,成功輔導過12000名癌癥患者。
“我是直腸癌患者,我已經活了12年了。”掌聲立即響起來,一次,又一次,幾乎蓋過臺上演講者的聲音,毫無遲疑,熱切又熱烈。
這是2015年7月11日下午,西安宴會廳的一個講座。臺下的觀眾來自長安醫院以及陜西省的600余名腫瘤科醫生與患者,這句簡短的開場白對他們來說,是何等振奮人心。
記者趕到時,整個宴會廳掌聲此起彼伏,臺上的演講者激情澎湃、口若懸河、侃侃而談。人們無論如何也不能把他和一位癌癥患者結合起來。
但是這位曾經罹患直腸癌并拒絕手術震動醫學界的特殊患者經過12年的抗爭不但健康的活著、成功跨越了“五年存活”的門檻,還著書、演講,并獨創“雞尾酒抗癌自然療法”風靡大江南北,成為了一名公眾人物。
兩次住院,28次放療,依然精神飽滿,絲毫讓人想不到12年前這是一位已經下了“死亡通牒”的癌癥患者,有人說他是個幸運的特例;身為外科醫生卻拒絕西醫療法開刀醫治并且成功康復,有人說他是個瘋子,也有人說他的經歷很傳奇。“第一次生病檢查以為是痔瘡,結果是癌癥;后面以為是癌癥復發,竟然是痔瘡出血。”帶著種種的好奇與疑問,《時代人物》記者采訪了這位傳奇人物。
雖然一下午的講座換做正常人都已經很吃力了,但是許達夫依然精神抖擻,回答記者每一個問題都是不假思索,甚至時間節點都記得非常清楚,談到專業問題時他嚴謹細致,說到醫患關系他憤怒激動,說到自己患病的經歷他時而手舞足蹈,時而語氣低沉,能看得出來,在他身上充滿了一種對于頑強生命力的抗爭精神。
所有的這一切都與12年前的那一場大病有關系。
感謝上天,我得了癌癥
那是2003年1月17日,一個讓許達夫終身難忘的晚上,由于長期的大便出血以為是痔瘡,許達夫便去臺南市立醫院夜診,并打算安排痔瘡手術,哪知一檢查,發現是直腸癌,不是痔瘡,而且腫瘤已經不小了,“這一驚非同小可,幾乎當場休克。”
當晚回家當他把患病的消息告訴家人時,家人都以為是他在開玩笑,往后兩天他坍塌在床上,腦中一片空白。作為腦神經外科醫生平常開刀無數看慣了別人的生老病死,沒想到死神第一次降臨在自己身上,他也以為老天在和他開玩笑。
就這樣過了兩天,他稍微清醒,寫好了遺囑,向家人交代了后事,決定要面對癌癥,接受現實,當天與女兒離別時,他竟然心里有種“與她們訣別的感覺”。
他在朋友的建議下走進了和信治癌中心醫院,也就是這次的走進改變了他的命運。在和信醫院他總共接受了28次放射治療,住院期間專心接受治療,同時不斷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了有關各種癌癥的資訊,知道的愈多,心理愈發平靜。他也第一次知道抗癌方法竟然有如此之多,癌癥也絕不是醫生描述的那樣神秘和可怕。
“當時所有的方法我都想嘗試和了解”,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讀到了一些臺灣梅門氣功的資料,于是立馬被吸引到了,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放療后,他決定請假外出,親自出去走一走,以便了解一些民俗療法。
他先是買了臺灣梅門大師李鳳山的《上班族養生之道》一口氣讀完,然后在一次“引導大會”上親眼看到李鳳山“正氣懾人、聲音洪亮”的表演和演講,深受震撼,于是在“引導大會”之后就報了梅門養生班。
說到梅派的由來,是氣功名師李鳳山先生通過半生總結研習創造的融合中華傳統武術的養生術。1989年,李鳳山創立梅門,教授氣功及中華武術,傳授中國傳統養生術,又將自創的平甩功法秘笈公諸大眾。“平甩功”是傳承自老祖宗的養生智慧,為適應現代生活所設計的簡易養生功法,是一種平心靜氣、平衡自然的甩手方式。“平甩功”與一般的甩手功不同,沒有什么練習禁忌。練的時候全身放松手自然擺動。但雖放松,卻是松中有動、動中有松,陰陽調和剛柔并濟。甩手功鍛煉能讓氣血到達四肢末梢排出不潔之氣,而且十指連心,鍛煉后氣血會回流循環到五臟六腑,使全身氣脈暢通、筋骨松開,靈活有彈性。
就這樣許達夫在練了一段時間的梅門氣功之后第二次回到和信醫院復查。檢查前他又自行在南部醫院抽血檢查了癌癥指數,結果CEA從最初的29降到了0.9,其他指數也都在正常范圍內。(CEA是“癌胚抗原”的英文簡稱。癌胚抗原是一個廣譜性腫瘤標志物,它能向人們反映出多種腫瘤的存在,對大腸癌、乳腺癌和肺癌的療效判斷、病情發展、監測和預后估計是一個較好的腫瘤標志物,但其特異性不強,靈敏度不高,對腫瘤早期診斷作用不明顯。若與CEA升高有關的腫瘤切除后,觀察CEA水平可用于該腫瘤復發的檢測。)
半個小時后檢查結果出來,不僅所有癌癥指數恢復正常,而且核磁共振檢查竟然發現原來五厘米大的癌腫瘤消失了。此時許達夫心中無限竊喜。但是醫生告訴他雖然影像上腫瘤不見了,但是癌細胞仍然在體內,必須趕緊手術,然后安排半年的化療。化療后視病況再考慮做第二次手術,把人工肛門接回去(為保留肛門,第一次手術是將上端大腸接到皮膚上做人工肛門,保留下段直腸與肛門。化療做完病情穩定后,第二次手術再把上端大腸接回去下段大腸與肛門,讓病人恢復正常排便),如果病況不理想再繼續化療。
按照醫生囑托的接受一連串的治療,至少要一年以上時間,這是醫生經常為病人安排的路子,此時的許達夫已經信心十足、“快樂似神仙”。他哪能接受這樣的安排,他告訴醫生回家考慮,出院當天特意在醫院門口照相留念。
其實在這之前的頭一個晚上,他已經做好了準備不接受開刀了,并把這個決定告訴了李鳳山師父,李鳳山馬上豎起了大拇指!
感謝上天,我拒絕手術
原以為決定不開刀之后,親朋好友會為他高興,哪知好言相勸、恐嚇威脅排山倒海而來。一位醫學中心的外科主任甚至在報紙上公開預測:“許醫師身為一位資深的外科醫師竟然拒絕手術,這是最壞的示范。第一年也許可以僥幸逃過,第二年一定復發,復發后不可能活過第三年。”
就這樣,一個外科醫師自己得病后拒絕了西醫療法,開始了使用“土方子”與癌癥抗爭的艱難征途。現在回憶起當初患病,許達夫覺得主要是:“自己個性沖動、每天大魚大肉、不喝水、工作壓力大、大便不順,讓自己的直腸細胞長期浸潤在有毒環境里”——這是許達夫罹癌后的深切體會。
“罹癌12年來,我每一天都過著感恩、感動與感謝的日子。每天都是生命最后一天,也是生命第一天。我深知抗癌是一輩子的事,因此從未放松,天天修煉我的神、心、靈。”許達夫說。
在病中,許達夫開始吃素、練氣功,他說吃素一則養生,一則養德,可增加很多酵素、纖維素,可幫助消化、排毒與抗氧化。他不吃加工素、罐頭素,盡量吃新鮮、有機,吃得均衡,減輕身體負擔,凈化心靈,培養慈悲心。氣功就是在氣上下功夫,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呼吸細、慢、長、勻,可達到吸納、排毒、循環與平衡的功效,對身體的保健,很有助益。
感謝上天,我活了下來
2005年10月某一天,許達夫再一次面對生死關頭,“也再一次體會老天爺的厚愛。“那天早上大號時,一擦屁股竟然看到血跡,而馬桶里也一灘血水,心里閃過一個念頭,癌癥復發了!即使已經經過近三年的歷練,即使曾經面對幾千人大談特談生死問題,即使讀過上百本宗教、養生、癌癥的書籍,一看到這灘血,依然被嚇出一身冷汗。
結果和第一次一樣的“黑色星期五”,同一個護士,檢查出的結果卻讓人哭笑不得。原來是痔瘡出血。
“天啊,兩次檢查竟然是如此戲劇,人生也是如此。”許達夫感慨。
這一次證實是痔瘡出血,但是“我的心路歷程是癌癥復發,這次再度讓我面對生死,再一次深切體會,真正感受癌癥復發的心境。”
感謝上天,我活過了五年
因為癌癥治不好,死亡率高,西醫在做癌癥統計時,常常用“兩年存活率、”“五年存活率”,這相當讓人感到恐怖,難道病人只能存活兩到五年嗎?罹患癌癥就代表死亡嗎?經過徹底的悔悟、反省與檢討,許達夫開始廣蒐資訊,閱讀抗癌書籍,決心面對它、接納它、處理它,整合許多中西理論,獨創自然療法,成功跨越“五年存活”門檻。
2006年他不但沒有死,而且還出了自己的第一本書《感謝老天,我得了癌癥》,講述了他采取非西醫方式治療的方式和過程,現在早已過了癌癥所謂“五年存活期”的門檻。
于是許達夫開始總結病例,為廣大患者服務。生病之后頭三年,許達夫走訪農場、實驗室、工廠、研究單位,并與很多科學家、醫師、養生修行家等當面請益,整合自己三年所學,于2005年12月在臺中市林新醫院還創辦了臺灣唯一醫師創辦的自然醫學治療中心,希冀由多元化的健康醫療團隊,提供專業、安全、天然、無毒的健康促進方式,讓病人在最舒適的環境中恢復健康。
來許達夫這里看病的不是籠統的雞尾酒自然療法,而是每一個癌癥病人都是單個案例,必須個別輔導。許醫師通過病人的醫療報告,詳細讓他們了解很多醫療上的問題,如病理報告如何,檢查報告說什么,分期的意義等,之后再分析病人為什么得癌癥,有什么誘因,是因為工作,情緒,壓力,飲食不當,污染或老化等。
對一位在癌癥治療領域鍥而不舍,積極為患者尋找最適方案的醫師來說,許醫師的確發揮了原來腦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巨細靡遺、堅持到底”的奮斗精神,盡可能為患者做各種分析建議,仿佛就在為自己的病尋找答案一樣“視病如己”。
許達夫說,雖然至今無人知道罹癌的真正原因,但由于先天抑癌基因缺損,正常細胞長期浸潤在有毒的環境下為求生存而突變,亦為可能的因素。
在他看來,癌癥不只是身體或器官的病,更是身、心、靈的疾病,但癌癥不是絕癥,癌癥致命的主因乃在病人因恐懼、害怕、不求反省與檢討,求于外不求于內,不求甚解,道聽途說,六神無主,病急亂投醫,使免疫力急速下降,身心受創,常是導致死亡的關鍵。
許達夫的書出版后一度引起了很多爭議,很多人網上罵“許醫師是最佳推銷員,根本是在做生意!他的產品貴的離譜,誰買得起?看許醫師的書,還以為許醫師是視病如親,慈悲為懷的良醫,現在終于知道他的廬山真面目!”對此,許達夫虛心接受大家的指正,“我會自我反省,對的我會堅持,錯的我會改進,甚至認錯。”
他認為一些病人因為無知與害怕,看到我不開刀也決定不開刀,導致病情惡化。的確,我的書會誤導一些病人,但是絕大部分病人都因為我的書得到很大的鼓勵!
如今,許達夫不僅要忙碌的寫書,為廣大讀者回信,同時還要上開刀房,更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講座邀他出席。許達夫還打算將自己12年的臨床研究出版一本書《癌癥的關鍵報告》,臨床研究非常不容易,也非常不可靠,但是當累計10年以上超過一萬例病例的統計就可以看出“癌癥的真面貌”!
一位擁有20年臨床經驗、開過一萬例腦部手術的腦神經外科醫師罹患直腸癌第三期,走過生死關頭、也曾徬徨恐懼過,最后悟出與癌共存之道,并自創癌癥雞尾酒自然療法,愿幫助所有癌癥病人走出死亡幽谷。
從12年前的罹患癌癥,從一位大牌醫師掉下來變成癌癥病人,如今以每3年寫一部書的高產效率寫作,已經寫了3本書,許達夫連下一本書的書名都想好了:《感謝老天,我們都活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