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傳琴
(西南大學體育學院 重慶 400715)
目前各大院校的學生社團正在蓬勃的發展,而體育社團是最受學生歡迎的社團類型之一,體育社團是高校體育發展的主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將成為高校體育文化的重要載體。該文主要探討遵義師范學院學生體育社團的發展現狀,分析其存在的不足,目的是為學生體育社團管理提供新思路,同時著力改善學校體育工作現狀,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為社會體育與學校體育的有機聯系提供契機。

表1 參與體育社團動機的調查
以遵義師范學院注冊的10個學生體育社團作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收集與該文相關的資料進行提煉,為文章提供理論依據。
1.2.2 問卷調查法
共發放問卷280份,共回收有效社團問卷245份,回收率87.5%;發放校社團干部調查問卷80份(含社團主席10份),回收社團干部問卷72份,回收率90%。
1.2.3 訪談法
對校團委負責分管學生社團工作的老師、部分校團委和校學生會干部以及社團成員和社團干部進行訪談。
1.2.4 數理統計
對收集的問卷進行統計分析。
遵義師范學院學生體育社團(以下簡稱“體育社團”)。分別有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跆拳道、健美操、圍棋、輪滑、籃球、自行車和街舞。占全院社團總數20.5%,登記在冊的體育社團成員(含干部)共計532人,會員分布于各個二級學院。
通過表1可以看出,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各不相同,其中出于是豐富生活的人數占總人數的22.3%,強身健體人數占19.6%,體驗樂趣的占12.5%,提高運動能力的占11.4%,增進交流的占10.4%、緩解壓力的占9.6%陶冶情操的占8.2%,開發智力的占5.4%。可以看出強身健體不是學生參加體育社團活動的主要原因,而是為了豐富課余文化生活,體驗運動的樂趣,其次才是增強與同學的交往和合作,從而達到擴大自己的交際圈、充實業余生活、愉悅身心、提高自身的能力和身體素質。這證明當代大學生在追求生活質量的要求有所提高,參加體育活動成為豐富生活的一種重要的方式,而不僅僅是為了增強體質。
經調查發現,足球場地和室外籃球場相對充足,基本可以保證社團活動的需要,但是羽毛球、健美操、乒乓球等室內活動場地相對緊張,不能保證社團活動的需要,另外學校的場館和一部分場地設施對學生體育社團是有償使用的,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籃球等場地。
學校團委制定了學生社團的相關管理制度(條例),明確規定了學生體育社團的組織和成立都必須經過學校團委的審核和批準,再由學校團委把對社團進行管理和指導的工作交給社團聯合會,相關模式是:學生體育社團直屬于社團聯合會和學校團委的管理,每個體育社團都制定有相關條例,而且校團委要求學生社團在注冊登記的時候必須掛靠在二級學院,學生社團在管理上存在著“雙重性”,注冊登記由校團委下設置的社團聯合會進行辦理,日常活動由所掛靠的二級學院直接管理和領導。
社團經費的來源一般有三個途徑:一是由學院撥款;二是向會員收取會費;三是向社會企業及相關單位尋求贊助。如果是項目的對抗比較激烈、觀賞性較強、觀眾較多、廣告宣傳效果比較好的項目,企業的贊助就可能多一點。會員交付的會員費是很有限的,學校用在社團活動的總經費也很少,并且多數體育社團的各種活動只局限于在學校內,自身的運動技術水平不高、社會贊助也就很少甚至是沒有,導致體育社團活動經費缺乏。
調查發現,管理模式外部環境社團干部社團活動經費場地設施活動組織以及指導教師是影響體育社團發展的七大因素。但在訪談中都提及到影響體育社團發展的主要因素歸納為三個方面,即場地設施、活動經費、指導教師。
開展社團體育活動的硬件要求是場地設施,是影響體育社團發展的重要因素。調查發現,很多社團都沒有固定的活動場所,這是不利于開展體育活動的因素,并影響著社團的成員的穩定和規模的擴大。由于每年都在擴大招生使本來就不足的場地顯得更加緊張,有些活動又需要特定的場所,在開展活動時對場地的需要和體育公共課有沖突。相關部門對場地設施的管理不完善,不能更好地使場地設施的使用不能發揮到最大效益,加上學校對體育社團也不夠重視,使得現有的體育設施和場館不能滿足社團發展的需要。
活動經費不足是影響社團發展的原因之一,社團的活動經費主要是靠學校撥款、收取會費以及企事業單位的贊助。但是社團向會員收取的會費是有限的,學校用于的社團的經費也很少,向社會尋求的贊助也要看活動的規模與層次,更重要的是企事業要看對其廣告的現場效果,如果效果比較好贊助就相對要多一些,反之則少甚至沒有。社團活動經費短缺影響了體育社團的健康發展。
專業的指導教師也是影響體育社團健康發展的一個因素。調查發現,大多數體育社團都是由該項目的愛好者自發組織,沒有專業教師進行指導,有教師掛名的社團由于教師教育工作繁忙無暇顧及社團的指導,導致社團活動缺乏專業性,對活動所需要的場地器材不能很好地協調利用。缺乏專業指導教師在相應的領域阻礙了體育社團的健康發展。
由于學生社團成員身份的特殊性,體育社團可以進行自治化管理,具體辦法是:注冊登記單位屬于校團委,體育學院負責管理。社團總體發展目標的策劃與社團的監督和評價,同時學校還應成立體育社團聯合會,負責的對象是體育學院團總支,負責對體育社團的管理,包括制定一系列具有合理性、合法性、和明確性的社團規章制度,建立財務監管制度、規定民主選舉程序、負責過程的評價等。通過體育社團自己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把校團委主管部門從瑣碎的社團日常管理工作中解脫出來,還可以培養學生通過民主選舉、制定章程、自主管理等方式來管理體育社團,能鍛煉學生的管理工作能力。
體育社團良好的外部環境。應該由校團委、主管單位、公共體育教學部來共同打造,要求是:校團委要適度放寬政策,規范體育社團的相關章程制度,團支部進入社團,給予適當經費支持,將社團的評優納入學校團委評優體系,并扶持和培養社團逐步達到自治;托管單位要實事求是地做好體育社團過程性評價,要有秩序、有組織地領導社團和社會贊助商的互動。公共體育部也要充分認識到體育社團在開發大學課余體育資源以及承擔賽事組織中的巨大潛力,使場地器材在滿足正常教學訓練需要之余盡力做到與體育社團資源共享,既解決了體育社團的困難,又能有力推動學校體育工作開創新局面。
在遵義師范學院已有的體育社團的基礎上,要組建滿足學生需求和全面發展的新型體育社團。主要突出專業特點和學校特色,重點建設一些有特色的學生體育社團,具有特色的體育運動項目,不僅能吸引大學生參加體育社團,同時也是學校對外展示的一個重要窗口。它可以是時尚的、現代的、傳統的,它能夠體現社團的特點和創意,并有較強的生命力,是人們樂于參加且運動效果較好的體育項目。貴州省是一個少數民族較多的身份,所以我們要發揚本土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比如說:篾雞蛋、獨竹漂等。
學校每年都應該對體育社團和成員進行調查,對社團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并解決。在以體育學院為主體的同時,同時向全校的其它學院擴展。很多學院都有喜愛的運動項目和傳統特色的項目。可以根據不同學院自身的愛好組織一個單項的體育社團,不但可以使體育社團的活動得到廣泛的支持,而且能廣泛地開展,各自社團富有自己的特色。充分發揮各個單項體育社團的積極作用,進一步增進“師生互動”和“學生互動”,構建“學生活動學生辦”的學校群體活動的新機制。
體育學院要根據各體育社團項目的特點,安排專業的指導教師進行全面的指導,前提條件是教師愿意為大家服務,并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同時有目的、有計劃地提供學校現有體育場地實施,是社團發展壯大的保證。讓學生自己獨立承辦校級體育活動,各社團負責人協調好與各部門的關系,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組織水平,積極配合相關工作,爭取得到更多的理解與支持,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高與發展發展。同時學校應該給社團的指導老師相應的精神鼓勵和物質鼓勵。營造一個和諧、健康、向上的校園氛圍,為更好地開展“陽光體育”和“終生體育”打好基礎。
體育社團能促進大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和較強學生體質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應該在相關政策和制度支持體育社團的發展,不斷完善管理機制,針對實際情況,提出解決的問題的具體辦法。
[1]黎杰,鄒序桂,趙元罡,等.懷化學院學生體育社團現狀分析與發展策略研究[J].懷化學院學報,2008(27):95-98.
[2]張雪蓮,曹繼紅,施大偉.我國市級體育社團發展中若干問題的研究[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2004.
[3]潘運軍,夏侃.高校學生社團法律問題研究[J].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