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繼成,袁著安,關故章,何家海 (潛江市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站,湖北潛江433100)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滿足我國北方需水要求的戰略性工程,是調整水資源空間布局,解決我國北方缺水問題的重要措施,是一項跨流域大規模調水的復雜的系統工程[1]。為切實解決因調水影響漢江中下游水量減少的問題,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配套項目,興建了漢江興隆水利樞紐工程和引江濟漢兩大工程。兩大工程主體項目坐落在湖北潛江市境內,給潛江農業經濟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近幾年來,潛江市以“兩大工程”建設為契機,加快興隆河灌區(興隆河水利生態)景觀帶和興隆水利樞紐景區開發,積極推進農業清潔生產,大力發展生態種養高效模式,打造以“美麗鄉村、清潔田園”為主要內容的生態家園。
1.1 清潔生產的內涵 清潔生產是指既可滿足農業生產需要,又可合理利用資源并保護環境的實用農業技術,其實質是在農業生產全過程中,通過生產和使用對環境友好的“綠色”農用化學品,改善農業產品的安全性,減少農業污染的產生,減少農業生產及其產品和服務過程中對環境和人類的風險[2]。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將“清潔生產”定義為將整體預防的環境戰略持續應用于生產過程、產品和服務中,以增加生態效率和減少人類及環境的風險[3]。
1.2 推進清潔生產的重要意義 黨的十八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列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布局,提出了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宏偉目標[4]。推進農業清潔生產,是轉變農業增長方式,防治農業環境污染,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需要,是降低農業生產成本,保障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迫切任務;推進農業清潔生產,可以改變傳統農業發展過度依賴大量外部物質投入的生產方式,用循環經濟的理念發展農業生產,實現資源利用節約化、生產過程清潔化、廢物循環再生化,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推進農業清潔生產,可以通過源頭預防、過程控制和末端治理,嚴格控制農業投入品污染,減少農業自身污染物排放,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推進農業清潔生產,可以通過資源梯級利用,建立多層次、多功能的綜合生產體系,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值潛力,提高農業的質量和效益,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在興隆灌區推進清潔生產,可以控制農業生產資料投入,減少農業生產污染物排放,降低水體富營養水平,確保農業灌溉水質量達標,從而保證灌區農產品質量安全。
潛江市地處湖北省中南部,面積2 004 km2,現有耕地面積7.21萬hm2,是國家和湖北省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油料、優質棉花、優質蔬菜、優質畜禽水產品生產基地。興隆灌區是潛江市三大灌區之一,覆蓋面積最大,轄15個鎮、管理區、辦事處,現有耕地面積4.99萬 hm2,占全市耕地面積69.3%,是全國“蝦稻連作”發源地,全省“蝦稻共作”核心基地,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范區。2012年糧食產量 32.54萬 t,占全市總產的72.0%,其中水稻產量25.01 萬 t,占全市總產79.6%;皮棉總產3.42 萬 t,占全市總產量71.22%;油菜籽產量7.43萬t,占全市總產量72.98%;蔬菜產量31.45萬t,占全市總產量60.73%;生豬出欄80.98萬頭,占全市年出欄量75.5%;家禽出籠1 202.1萬只,占全市出籠量67.5%;水產品產量8.8萬t,占全市水產品總量87.4%[5]。優勢農產品的高產穩產保障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但依賴于資源高強度開發、生產要求高度集中的生產方式導致環境污染的直接結果也不容忽視。
2.1 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壓力大 根據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環境科學研究所沈根祥等的研究結果,潛江市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站對全市23個鎮(區、處)畜禽糞便負荷進行了預警分析,潛江興隆灌區15個鎮(區、處)中,畜禽糞便負荷預警值為Ⅰ級的有10個,達到Ⅱ級威脅的有5個,占全市預警值達到Ⅱ級威脅鄉鎮數的5/6[6]。因此,畜禽養殖污染治理任務重,壓力大。
2.2 清潔生產示范覆蓋范圍小 2012年,潛江市農業局和積玉口鎮人民政府聯合發文,共同建設借糧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清潔生產)示范區,通過推廣“兩清”(清潔種植、清潔養殖)、“兩減”(減量用藥、減量施肥)、“兩治”(規模化養殖治理、農業環境綜合治理)等清潔生產技術,累計完成測土配方施肥、病蟲綜合防治、畜禽養殖小區綜合治理、水產健康養殖等試驗示范36項,建成戶用沼氣池100余處,建成中小型沼氣池10處,推廣“蝦稻共作”1 000 hm2,落實發酵床1.5萬m2,對借糧湖及周邊生態環境恢復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對全市而言,示范面積小,輻射帶動作用不明顯。
2.3 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試點范圍偏小 2012年,潛江市在借糧湖周邊的古城村、寶灣村等6個村組開展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試點,當年回收塑料袋19.4萬個,玻璃瓶4 800余個。2014年擴大到積玉口鎮、高石碑鎮、王場鎮等5個區鎮,20個村,預計回收廢棄包裝物將達到40萬個以上,對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起到積極作用,但由于缺乏項目支持,資金投入偏少,試點回收范圍偏小,試點回收的村只占全市的6%。
2.4 農村勞動力支撐不足 隨著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農村人才向城市單向流動,導致農村勞動力結構性短缺,農業生產主要依靠中老年人及婦女,盡管他們熟練掌握了傳統農業生產技術,但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現代農業裝備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大,而農村留守勞動力普遍文化素質較低,接受清潔生產技術的能力相對較差,難以擔當起實施、推廣、應用清潔生產技術,建設清潔田園的重任。
3.1 加大清潔生產知識宣傳,提高農民群眾的農業生態環保意識 通過加強對農民的宣傳和教育,讓農民認識治理農業清潔生產對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意義,了解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掌握清潔生產技術要領,增強農民自覺參與農業生態環境建設的自覺性。要重視輿論宣傳,充分發揮電臺、電視、報紙、網絡等大眾媒體的作用,因地制宜地設計群眾喜聞樂見的載體,多層次地普及農業生態環境知識[7]。
3.2 加大清潔生產技術研究,減少農業面源污染 要大力推廣節肥、節藥、節水技術,深入開展測土地配方施肥、精準農業技術,鼓勵農民開展秸稈還田、種植綠肥、增施有機肥。要指導農民科學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開展綠色植保防控,提高防治效果和農藥利用率,減少農藥施用量。要全面開展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科學設置回收網點,抓好無害化處理。要大力發展畜禽清潔養殖,科學配制飼料,規范飼料添加劑使用,提高飼料利用率,減少氮、磷等排放,大力開展養殖場(小區)污染治理技術研究,推進畜禽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利用。要切實開展養殖水域環境監測,推廣生態健康養殖技術,減少污染排放。要開展農田氮磷攔截技術試驗示范,通過建設生態攔截溝、生物浮床等,吸附降解農田排水中的營養元素,改善凈化水質,減少農田氮磷流失。在辦好積玉口鎮借糧湖周邊清潔生產示范區的同時,充分發揮示范區輻射帶動作用,引導興隆河流域開展清潔田園,美麗鄉村建設。要切實抓好興隆河流域河道整治,抓好河渠疏挖,確保水暢其流。要抓好河渠、湖泊外來入侵生物,重點是水花生、水葫蘆的治理,降低水體富營養水平,減少農業灌溉水污染。
3.3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大力實施“美麗田園”建設 要切實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通過項目實施,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到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清潔生產示范、美麗田園建設中來,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作用,強化其推廣清潔生產,建設清潔田園的意識,使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為農業清潔生產技術推廣應用和集成創新的主陣地[8]。重點抓好原野蔬菜、瑞旭種植等蔬菜產業園的清潔生產示范,辦成一批具有帶動力的先進典型,并以此為依托,因地制宜建設一批樣板村、樣板點和樣板基地,從而帶動一批,推動一片,輻射一方。
3.4 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農業生態環保監管體系 要高度重視農業環保工作,在抓好工業減排、城市污染治理的同時,大力抓好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把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到當地政府責任目標考核內容,落實工作責任制,嚴格績效考核。要健全農業生態環境保護隊伍,落實工作經費,建立清潔生產技術規范,對農業生產從農田環境、投入品、生產過程到產品準出進行全過程控制,從管理和技術兩個層面提高清潔生產水平。
[1]杜耘,王學雷,蔡述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對漢江中下游生態環境的影響與對策[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5,20(6):477 -482.
[2]王勇,張昌楠,陳陽.農業清潔生產淺析[J].遼寧城鄉環境科技,2007,27(4):50-52.
[3]段然,王剛,孫巖,等.農業清潔生產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07,23(3):494 -499.
[4]孫繼成,關故章,袁著安,等.潛江市畜禽糞便排放時空分布與防治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17):5576 -5578.
[5]潛江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潛江調查隊.潛江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
[6]孫繼成,關故章,何家海,等.潛江市農田畜禽養殖糞便的污染負荷及其預警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2014,20(6):115 -117.
[7]李偉華,袁仲,張慎舉.農業面源污染現狀與控制措施[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33):10784 -10786.
[8]秦延春,許忠裕,廖曉璐.廣西玉林市以清潔生產推進清潔田園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建議[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3):852,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