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毅, 汪新華
(1.衢州職業技術學院,浙江衢州 324000;2.浙江省開化縣音坑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浙江開化 324309)
?
農村居民養狗現狀調查與健康教育應對策略
諸葛毅1, 汪新華2
(1.衢州職業技術學院,浙江衢州 324000;2.浙江省開化縣音坑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浙江開化 324309)
[目的]調查農村社區居民養狗現狀,探討健康教育應對策略。[方法]實地走訪調查開化縣音坑鄉的農村社區居民養狗情況。[結果]鄉域養狗密度為4.28只/100人,多數散養且未接種犬狂犬病疫苗,2011~2013年中有349例狗咬傷患者在當地鄉衛生院進醫。 [結論]農村社區居民養狗較為普遍,開展健康教育有利于控制感染源,減少人獸共患疾病發生。
養狗現狀;人獸共患疾??;狗咬傷;農村社區;健康教育
全世界每年約有5.5萬人死于狂犬病,我國狂犬病死亡率僅低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狗作為傳播人類狂犬病的主要傳染源,仍然是一個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1]。如果狂犬病預防知識不夠普及,有效的預防措施未得到充分發揮,該病就會加重社會經濟負擔,甚至導致貧困[2]。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居民養狗已成為日常生活現象,對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帶來了嚴重威脅,人獸共患性疾病是其中的關鍵所在。筆者通過走訪農村社區調查農村社區居民養狗現狀,分析農村居民對養狗隱患的認識程度,探討狂犬病預防的健康教育應對策略,以期保障農村居民的身體健康。
1.1 社區概況開化縣音坑鄉位于浙江省西部錢塘江源頭地的衢州市開化縣城西北面,距縣城6.5 km,全鄉總面積99.7 km2,總人口2.7萬,常住人口1.65萬,外出人口1.05萬,下轄19個行政村,77個自然村。鄉域自然條件優越,地勢自西北略向東南傾斜,馬金溪貫穿南北,205國道自北向南貫穿而過,山林地的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64.72%,耕地面積占18.22%,園地面積占7.63%,其他農用地面積占2.32%,未利用地面積3.79%。該地區以農為主,以林特產為副經營。近年來,音坑鄉發展快速目前已成為開化縣人口第一大鄉,人們生活水平、居住和交通運輸等條件相對優越,逐步趨向城鎮化發展。
1.2 調查方法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與鄉鎮畜牧獸醫站下屬的各村8名畜牧獸醫員聯合為調查員,事先統一各項調查和記錄要求,2013年10~12月,進村入戶,逐戶走訪,對戶主進行調查。調查人員與養狗的戶主進行交談,詢問養狗動機、戶主有關狂犬病的認知以及對養狗潛在危害的認識。查閱鄉鎮畜牧獸醫站的音坑鄉養狗記錄與家養犬的狂犬疫苗接種記錄。
1.3 數據處理試驗數據采用描述性統計與分析。
2.1 狗的數量、品種與密度截止2013年12月底,音坑鄉養狗總數706條,其中中華田園犬679條,京巴犬、金毛犬、貴賓犬等品種寵物犬11條,德牧、黑背、狼青等品種狼狗16條。鄉域養犬平均的密度約為4.28只/100人。
2.2 狗的圈養方式及狗的免疫接種情況開化縣音坑鄉農村居民養狗大多數是散養,只有少數的寵物狗、狼狗被圈養。大多數犬只并沒有進行免疫,很多人未讓家養犬接種狗狂犬疫苗的原因包括:自認為無必要,太麻煩,不知到何處接種,家養犬接種狗狂犬疫苗需要額外費用,每條狗接種狂犬疫苗20元,不愿自費給自家狗免疫。近年來,當地鄉政府曾實行過強制性對家養狗實施狂犬病疫苗接種,并發牌發證,年接種率高時可達到50%。2013年,當地的犬只狂犬病疫苗免疫率僅為3.3%。由當地鄉政府獸醫站人員負責接種,吉林省五星動物保健藥廠產狗狂犬疫苗五聯活苗,規格為1頭份/瓶,可預防犬的狂犬病、犬瘟熱、犬副流感、犬腺病毒與細小病毒。
2.3 農村居民養狗的原因農村居民喜歡養狗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農村經濟發展快速,多種經營(如果園、農莊、生態種殖、特種養殖、農村專業經濟合作社等),養狗可以護園、看家、防盜,約占50%;當地外出務工的人員多,留在家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少年兒童,狗在家中可以作伴,逐漸轉變成為老人的“生活伴侶”、“家庭成員”, 約占30%;地處山區,養狗防野獸,占10%;少數農民將養犬作為創收來源,占5%;個別人以養狗作為時尚追求,將狗當成家庭富裕的象征,給予其“人性化”地位,借此消磨時間,占5%。
2.4 農村居民對預防狂犬病的認知農村居民狂犬病基本知識的認知,對狂犬病是否可以治愈、貓鼠等抓咬傷后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疫苗的知曉率偏低;對狗咬傷后要急診處理和注射狂犬疫苗的知識,則知曉率較高。大多數村民認為有必要普及狂犬病的科普知識教育。
2.5 養狗的危害近3年,在音坑鄉衛生院就診的狗咬傷患者共349例,其中2011年在音坑鄉衛生院就診的狗咬傷患者118例,2012年在音坑鄉衛生院就診的狗咬傷患者98例,2013年在音坑鄉衛生院就診的狗咬傷患者133例。經過及時處理,社區居民中349例狗咬傷患者至今未出現過狂犬病。
狗是人獸共患性疾病所致人類感染的重要傳染源,有相當多的人獸共患性疾病可以通過狗傳染給人,并在人群中傳播,其主要病原體包括細菌病16種、寄生蟲病16種、病毒、立克次體和衣原體病3種、真菌病5種,如流感、結核病、布魯氏菌病、皮膚真菌病、弓形蟲病、巴貝斯蟲病、新絲蟲病、利什曼原蟲病等[3]。狗傳播的人獸共患性疾病以細菌和寄生蟲所占的比例最高,其中弓形蟲病是全世界廣泛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蟲疾病[4],病毒和立克次體所造成的危害最大[3],以狂犬病最為突出。
狂犬病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人畜共患傳染病之一[5],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以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為主要臨床表現。我國在1950~ 2010年共有124 255例人類狂犬病病例報道,平均每年2 037例[6]。狂犬病一旦發病,病死率幾乎為100%,人類狂犬病導致死亡結果99%以上來自于狗咬傷,狗是預防工作的重點[2]。全世界的養狗數量約為5億只,由于監管不力,多數狗屬于放養、漫游或流浪狀態[7],狗咬傷的發病率高與此有關。
該調查結果表明,農村地區養狗情況較為普遍,狗咬傷情況常見,是近年來音坑鄉衛生院門診相對較多的病種之一。最近3年,在音坑鄉衛生院就診的狗咬傷患者共349例,未發生狂犬病,證實接種疫苗對人類和動物狂犬病暴露前的預防是非常簡便和有效的,而對狗咬傷的狂犬病暴露患者的處理,除了常規處理外傷創口,及時接種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也能可靠有效地預防患者發生狂犬病[2]。在臨床工作中常見的狗咬傷會導致各種后果,基層醫護人員常常是狂犬病暴露后首次處理者,并非完全了解相關知識,加強醫護人員的教育與業務培訓,應對狗咬傷的處理,減輕狗咬傷的傷害后果[8]。
狗注射接種疫苗創建狗的群體持續免疫,是預防人類狂犬病的最有效方法,世界衛生組織建議1個成功的犬疫苗接種計劃,其接種覆蓋率至少應達到犬總數的70%[2]。農村居民對狂犬病相關知識的知曉情況,高低不一,狗接種狂犬病疫苗的費用要由養狗戶主自理,影響了預防接種的積極性,農村社區的家養狗的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接種率低,犬只免疫情況較差。消除犬類狂犬病的有效健康策略目標是在地方上應用疫苗接種的方法,加上社區人群健康教育和管理,這些策略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已經獲得成功,也可以適用于任何地方[2]。建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應做出規劃,開展定期疫情監督,定期對3月齡以上狗接種狂犬病滅活疫苗,條件許可時加快免費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步伐,對家養狗的狂犬病疫苗及接種費用都不要戶主承擔[9]。對農村的犬只進行登記注冊,拴養,并接種狂犬病疫苗,明確養犬人的責任,堅持進行消滅動物狂犬病的工作,努力從自然動物疫源地控制病源,效價比高[10]。
社區居民對狂犬病的認知存在差距,有關狂犬病的知識、態度和實踐,對于預防人類由于狂犬病造成的死亡和控制動物源性狂犬病同樣重要,可以通過有計劃地開展健康教育來改善社區居民的認知水平[11],以保障家養動物和居民健康。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教育,掌握好宣傳的時間、對象和相關的知識內容,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形式,駐村醫師發放預防狂犬病健康處方,宣傳狂犬病的危害性和防治知識。舉辦防治狂犬病專題講座,幫助農村居民提高對狂犬病危害的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了解被狗咬傷后傷口的正確處理和狂犬病疫苗接種措施,普及預防和控制狂犬病的衛生知識。加強狗咬傷患者的救治工作,努力提高犬傷者的傷口處理率、全程接種率,降低狂犬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12]。使農村居民了解,如果養狗是為了看家門,不應過分溺愛犬類和過多養狗。重點教育留守兒童及其監護人,兒童在吃飯時和吃零食時遠離狗,以免狗搶吃,不要隨意用手去摸狗或用腳去踢狗。在學校每學期都要安排課程講授狂犬病的防治知識,使狂犬病的防治知識得到進一步的普及。
我國多個政府職能部門經過專項課題可行性研究,探討各種制約因素,已建立了適合國情、低成本、高效益的綜合性防治指南[1],控制狗的數量,加強狗的免疫接種,加強公共健康教育和強化對狂犬病的認識,夏季和秋季加強學生和兒童的監護,有助于減少我國人類狂犬病的發病率[6],有效控制以狗為介導的以狂犬病為典型代表的人獸共患性傳染病在農村社區的發生和流行。
[1] YIN W,DONG J,TU C,et al.Challenges and needs for China to eliminate rabies [J].Infect Dis Poverty,2013,2(1):23.
[2] FRANKA R,SMITH T G,DYER J L,et al.Current and future tools for global canine rabies elimination[J].Antiviral Res,2013,100(1):220-225.
[3] 林立峰,周秀蓉,呂殿紅,等.犬貓常見的人獸共患病[J].廣東畜牧獸醫科技,2011,36(3):41-42.
[4] MACPHERSON C N.The epidemiology and public health importance of toxocariasis:a zoonosis of global importance [J]. Int J Parasitol,2013,42(12/13):999-1008.
[5] BIZRI A,ALAWIEH A,GHOSN N,et al.Challenges facing human rabies control:the Lebanese experience[J].Epidemiol Infect,2013,25:1-9.
[6] ZHANG J,JIN Z,SUN G Q,et al.Modeling seasonal rabies epidemics in China[J].Bull Math Biol,2012,74(5):1226-1251.
[7] O’SULLIVAN E N,HANLON A J.A review of official data obtained from dog control records generated by the dogcontrol service of county cork,Ireland during 2007[J]. Ir Vet J,2012,65(1):1-10.
[8] IOANNIDOU C,GALANIS P,TSOUMAKAS K,et al.Characteristics of dog bites among nursing students and knowledge about their emergency management [J].Int Nurs Rev,2012,59(2):245-251.
[9] 唐仰龍.狂犬病發生原因及防治對策[J].山東畜牧獸醫,2010,31(10):37-38.
[10] CONSTABLE S E,DIXON R M,DIXON R J.Education resources in remote Australian Indigenous community dog healthprograms:a comparison of community and extra-community-produced resources [J].Health Promot Int,2013,28(3):333-344.
[11] TENZIN,DHAND N K,RAI B D,et al.Community-based study on knowledge,attitudes and perception of rabies in Gelephu,south-central Bhutan[J]. Int Health,2012,4(3):210-219.
[12] 周鄂生,周硯青,肖斌.大學生預防狂犬病知識水平調查分析[J].中國人獸共患病雜志,2004,20(9):42-43.
Investigat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Rural Residents Have Dogs and Health Education Strategies
ZHUGE Yi1, WANG Xin-hua2
(1.Quzhou Technology College, Quzhou, Zhejiang 324000; 2. Kaihua County Yingkeng Community Hygiene Health Care Center, Kaihua, Zhejiang 324309)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rural residents have dogs and study health education strategies in the rural community. [Method] The data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dogs in the Yingkeng rural community in Kaihua County of Zhejiang Province were gathered. The gathered data was done wit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Result] A dog density is 4.28 per 100 people in the Yingkeng rural community. Those dogs were most free-range and unvaccinated dog rabies vaccine. 349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njure of dog biting in the local township hospital sew a doctor during the past three years. [Conclusion] The rural community residents have dog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Carrying out health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o control the source of infection and reduce the number of people and animals suffering from zoonosis in the rural community.
Domestic dogs status; Zoonosis; Injure of dog biting; Rural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
衢州市科技計劃項目(2013T025)。
諸葛毅(1958- ),男,浙江蘭溪人,教授,從事高等職業教育和農村科技研究。
2014-11-19
S 855.99
A
0517-6611(2015)02-0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