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麗
摘 要:中國的教育制度在不斷完善,在新課標改革下,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也要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課堂的教學質量關系著學生的接受水平,因此,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也要不斷創新,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以達到教育的有效落實。針對小學數學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對如何進行小學數學課堂的創新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創新策略
在新課標不斷改革下,教師要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并且在教育上也要創新,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進行教學,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小學數學基礎關系著以后進入高年級成績的提高,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不能一味守著傳統的教學方式,必須在課程上去創新,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讓學生主動去學習,提高學習成績,讓數學在生活中得到學以致用。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低效率的情境設計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下面就此問題進行討論。
新課標指出,課堂教育要不斷創新,創造情境讓學生對數學進行理解。而有很多教師在課堂里沒有創造優良的情境,使課堂過于枯燥,磨滅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可是,有某些教師過分地追求情境,沒有情境就上不了課一樣,花費大部分時間去進行情境設計,沒有把握住課堂時間,又誤導了學生對數學的認知,從而不能達到有效教育的落實。這樣的現象在當今教學中不斷上演。如,教師教學生“1”的加減運算的時候:
(1)設計的情境。(用幾張圖片,其中里面是一只小貓)教師說:今天的天氣非常的好,小貓約了鄰居去郊外玩,玩了一天,回到家已經很餓了,但貓媽媽沒在家,寫了留言貼在菜籃上(拿出有菜籃的圖片):“菜籃有食物,媽媽要晚點回家。”
(2)這時教師問學生:“你們猜猜里面有什么?”學生猜了一通。(這里也浪費了時間)
(3)教師說:“菜籃里是魚干,一共有4條魚干(拿出小貓的卡片),小貓看到魚干是什么表情啊?”(學生又說一通)
(4)教師又問:“小貓吃掉一條魚干后,菜籃里還有多少條?”(學生說3條)
(5)教師又問:“小貓吃掉一條魚干后,菜籃里還有多少條?”
一直問到“1”時,時間也過去了半節課的時間了,這時的學生還沉浸在情境中,對“1”的了解還是不夠徹底。
二、小學數學如何創新
1.活躍課堂氣氛
在傳統教育中,教師是主體,而新課標提出,要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把課堂里的氣氛活躍起來,在上課時設計有趣的教學題材,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如,在教學“年、月、日”這一課時,可以提出一些有趣并貼近生活的問題給學生討論,如:
(1)根據自己的父母的年齡,算一算他們是哪一年出生的?
(2)算一算自己家一個月的電費,平均每天花多少錢?
(3)今年的2月份有幾個星期零幾天?
2.激發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要運用創新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注重興趣的培養,讓小學生能主動學習。在上課的時候,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數學小游戲,通過游戲來讓學生認識數學、了解數學。如,可以讓學生充當顧客和營業員的角色進行數學游戲。
活動道具:小面額的零錢、日常用口(牙膏、牙刷、小手帕等)。
活動內容:對日常用品進行標價,分配學生充當顧客、營業員,顧客到營業員那里買日常生活用品,營業員收錢找錢,而教師在這過程中進行指導,檢查學生在收錢找錢過程中是否出現差錯。
活動總結:類似這樣的數學小游戲有很多,這些例子在生活中也是運用到的,學生也會對這樣的游戲而感到新奇,可以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參與到數學游戲中去。而在游戲過程中,學生出現錯誤的應及時糾正,對表現好的應給予表揚,并講述數學對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總之,新課標提出,小學數學教育要不斷改革和完善,以創新為主,不斷提高教育水平,而教師也要主動學習新課標,改變傳統模式的教育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數學在生活中能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王輝.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創新意識培養[J].讀寫算:教師版,2015(26):26.
[2]王朝霞.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數學創新教育[J].學周刊:中旬,2015(07):144.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