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漢烈
習近平總書記對縣委書記提出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要求,我作為其中的一名縣委書記,必須認真踐行習總書記提出的“四有”要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發展的開路人、群眾的貼心人、班子的帶頭人,爭做一名群眾滿意的縣委書記。
一、講忠誠、強修養,做黨性堅強的“明白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縣一級陣地,必須由心中有黨、對黨忠誠的人堅守”。縣委書記作為黨在一個縣的代表,是黨的形象的化身,不管是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什么情況下,都要對黨絕對忠誠,評價一名縣委書記,有很多標準,但第一位的是對黨絕對忠誠。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對黨忠誠要害在“絕對”兩個字,就是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一是要堅定政治立場。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說“共產黨人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這說明黨性和人民性是相統一的,也就是要求共產黨人必須站穩黨的立場、人民的立場,就是要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不動搖,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終旗幟鮮明、立場堅定,經得起風浪考驗,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為方面守好規矩,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為縣委書記,必須從全局高度,長遠的眼光規劃事業,防止和克服地方部門的保護主義、本位主義,決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決不在貫徹中央決策和部署上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同時要敢于發現和掌握本縣一些苗頭性的問題,一旦出現偏差要及時糾正。自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維護中央權威,始終做到“五個必須”,有背中央精神的言論不說,有背中央決定的事情不做,令行禁止,決不搞變通。二是要堅定理想信念。習近平總書記說:“只有理想信念堅定,心中有黨、對黨忠誠才能有牢固的思想基礎,理想信念動搖了,那是不可能心中有黨的。”因此,要把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看家本領,真正做到對馬克思主義虔誠而執著、至信而深厚。焦裕祿蘭考治“三害”、楊善洲荒山播綠,之所以能不顧身體病痛、不怕條件艱苦,正是因為有著理想信念的支撐。作為縣委書記要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解決好“總開關”問題,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任勞任怨、無私奉獻,要把人生價值與黨和人民事業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創業上。在縣委書記這個崗位上可能看到和遇到很多很現實的矛盾和問題,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勝的信念,經得起風浪考驗,始終對黨赤膽忠誠,堅定不移跟黨走。三是要強化理論修養。堅定的理想信念不能自發形成,而是基于對科學理論的系統認知與深入理解。縣委書記的工作涉及面非常寬,十八般武藝樣樣有用。作為縣委書記就要原原本本地學,學原文、讀原著、悟原理,并結合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融會貫通地學,學立場、學方法、學精神實質,參深悟透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同時要著眼于正在做的事情,在學中干,干中學,把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貫通起來對國際大局和國內大局的重大問題進行深刻觀察思考,著力提高理論素養和提升戰略思維能力。真正做到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
二、重調研、聽民意,做為民謀利的“勤務員”
我們常說,中國共產黨執政,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歷史和人民為什么選擇了我們黨?就是因為在90多年的風雨歷程中,我們謀求的不是黨的私利,不是黨員干部的特殊利益。而是把人民當尺度,尊重人民;把人民當主體,依靠人民;把人民當目的,為了人民。也就是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習近平總書記也在不同場合都說過,“心無百姓莫為官”。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手握公權,就要為民辦事。民生不是抽象空洞的理念,應該落實為群眾實實在在的利益,這考驗著領導干部的責任擔當。“腳上有泥,才能心中有數”,作為縣委書記,只有真正做到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才能在服務群眾的最前沿砥礪品質、提高本領,實現自己的價值。當前,世情、國情、縣情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但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能變,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根本立場不能變。必須要從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吃住行、教育、醫療等困難入手,解決好柴米油鹽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善于抓細辦實,讓群眾看到身邊的變化,讓群眾感到有盼頭有奔頭。黨的十八大以來,我通過身體力行深入全縣16個鎮273個村(社區)進行調研,廣泛收集民意解民憂,把解決民生問題放在縣委工作的首位,認真做好謀劃,注重運用調查研究的成果。浦北縣是一個欠發展、后發展的農業縣。當今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經調查研究顯示,浦北縣每年進城定居的人員70%以上是本縣的農民,農民進城購房最想要解決的是居住環境、小孩讀書、就業和社會保障等問題。我們充分尊重老百姓的愿望,堅持以人為本,以問題為導向,提出了“產城一體化、學城一體化”理念,“產城一體化”就是工業園區城鎮化,“學城一體化”就是教育與城鎮新區互動發展。在近5年中,投資建成了廣西縣區中示范水平的工業園,縣級一流水平的人民醫院,縣級一流水平的體育館、圖書室、文化館,新建的職業學校獲得國家級表彰,還新建了一批民生設施,5年時間縣城面積擴大了一倍,城鎮化率明顯提升。
三、善謀劃、勇作為,做敢于擔當的“領頭雁”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縣里的工作千頭萬緒、人多事雜,改革難、發展難、穩定難等一副副重擔都壓在縣委、縣政府特別是縣委書記身上。作為縣委書記就要做到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自覺以焦裕祿為榜樣,“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拼上老命大干一場,決心改變蘭考面貌”。焦裕祿同志說:“要好好記住,當工作感到沒有辦法的時候,要下去問群眾,就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他就是通過這個辦法找到了治理蘭考 “三害”的辦法。面對復雜的改革局面,縣委書記尤其需要有大眼光、大胸懷、大境界,更要搞好調查研究,堅持從實際出發謀劃事業和工作,不好高騖遠,不脫離實際,把深化縣情認識作為謀全局的基礎,科學研判一個縣的優勢、潛力、問題、機遇等,把確立戰略目標作為謀全局的關鍵,找準發展定位,制定符合實際、富有特色的發展戰略,科學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最考驗領導干部勇氣和智慧的,是始終遵循發展規律、順應群眾意愿,找準突破口和切入點,明確主攻方向和具體任務,對看準的、議定的事情,要有一種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勁頭,扭住不放,務求實效。擔任縣委書記以來,我始終堅持帶頭深入鎮村、企業、機關、項目一線開展調研活動,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建議,從戰略高度進行認真探討,總結出了浦北縣的八大縣情:浦北最大的財富是生態、最新的優勢是區位、最大的潛力是城鎮化、最大的制約瓶頸是交通、最大的差距是產業、最大的短板是服務業、最大的困難是資金短缺、最大的弱項是科技創新不足。并基于八大縣情,提出了“興產業、建交通、擴城鎮、辦旅游”的四輪驅動發展戰略,實現了浦北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到2014年,浦北縣“十二五”規劃的11項主要經濟指標已超額提前一年完成目標。浦北的發展是幾任縣委書記和班子帶領全縣人民探索科學發展,艱苦奮斗干出來的,這跟歷屆縣委書記的責任感和敢于探索的精神是分不開的。
四、嚴律己、樹正氣,做良好風氣的“帶頭人”
無論是貫徹落實八項規定,還是堅決反對“四風”,習近平總書記都反復強調“正人先正己”“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打鐵還需自身硬”。什么是打鐵?為什么是鐵不是鋁?比喻“四風”問題相當頑固,而且極容易反彈,必須敢于掄錘子、下重錘。什么是“自身硬”?比喻共產黨人尤其是黨員干部是打鐵的主體,必須比鐵還要硬,要求領導干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發揮表率和帶動作用。縣委書記是直接面對基層群眾的領導干部,對一方黨風政風具有示范作用,老百姓看黨,最集中的是看縣委一班人特別是縣委書記。井岡山上,“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規定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個紅薯,成為凝聚人心的關鍵。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從哪里來?正是從這些以身作則的小事中來,從這些為民解憂的點點滴滴中來。因此,縣委書記作為黨風廉政建設和作風建設的第一責任人,要自覺恪守“三嚴三實”,清正廉潔,堅決要帶頭弘揚黨的優良作風,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堅決做反“四風”的標桿、改作風的標桿,通過嚴格要求自己產生模范帶動的輻射作用,釋放出以上率下的正能量。堅持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態度謹慎用權,做好表率。嚴格管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和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在新的歷史時期還必須把依法治國要求和黨風廉政建設的實踐有機結合起來,用法治思維規劃指導和引領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始終依紀依法,從嚴懲治腐敗,樹立良好的黨風政風。
(作者系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浦北縣縣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