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云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吸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師往往要掌握很多基本技能,其中簡筆畫就是其中之一。在課堂中引入簡筆畫,可以避免小學生因為年齡的問題產生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溜號等情況,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探討了小學語文教學中簡筆畫的應用。
關鍵詞:簡筆畫;小學語文;應用
小學語文教學通過運用簡筆畫來吸引小學生對語文產生一定的學習興趣,是一項效果非常明顯的創新式教學手段。本文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及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對簡筆畫的應用進行具體分析,進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一、妙用簡筆畫,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調動不起來學生學習的興趣是一直困擾教師的一個難題,而且寫作教學也是語文教學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內容。有很多學生覺得寫作內容教學課堂是如此的枯燥乏味,也有的學生認為無話可說、無字可寫。為了解決學生這一問題,教師巧妙地利用簡筆畫,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寫作的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等。利用簡筆畫來幫助學生學習寫作內容,也是結合小學生的心理需求,使得課堂教學內容變得輕松、愉快,很簡單地將寫作要領傳授給了學生,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在記敘文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用線條與圖形相結合的形式對自己的一天簡要地畫出來。首先用線段標出大概的時間段,然后配上文字簡要的敘述,最后可以簡要地總結一下自己的感受或者收獲等。通過簡筆畫的形式所表達出來的信息就可以構成一篇完整的作文。其實這就是所謂的文章大綱,形成的大綱將其內容豐富具體就形成了一篇作文。
二、活用簡筆畫,幫助學生快樂識字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小學生識字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內容。教師要想方設法地教育學生識更多的字,而小學生往往會感覺到識字過程的痛苦和難過。小學生因為受到年齡的限制,往往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對自己不感興趣的就不學的情況。教師通過運用簡筆畫教學手段,將枯燥乏味的文字與生動形象的簡筆畫結合在一起,使得識字學習變得生動有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學生對字體的不同印象。
1.簡筆畫有助于快速識字
在小學語文教學內容中,大部分識的字都是象形字,象形字本身就是源于圖畫解釋的,所以對于簡筆畫的引入可以大大加快了學生識字的速度。比如,關于象形字“山”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勾勒出山的簡筆畫,然后引導學生想象教師在黑板上所勾勒的圖形是什么,然后通過學生想象力回答出“山”,教師就可以在簡筆畫旁邊寫上“山”,這樣將簡筆畫和識字結合在一起,不僅加快了對字的掌握速度,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學生對字的印象。
2.簡筆畫可以深化詞語理解
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字的讀寫,還要教會學生理解字的用法、意義。對于我國擁有五千年的歷史文明、博大精深,對文字的理解和運用如果單靠字面意思去解釋的話,可能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對某些字的理解和運用的講解教師可以結合簡筆畫,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字的理解。同時,也使得學生對識字并不是那么難。
3.簡筆畫強化閱讀教學效率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簡筆畫模式,將閱讀內容以簡筆畫的形式呈現出來,并且標出段落結構、重點詞匯、重點內容等。從而增加學習閱讀文章的興趣,不斷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及創造力,進而提高學生閱讀學習效率,提高教師語文教學質量。
一方面,簡筆畫的應用可以幫助小學生理解字詞及語句的意思。我國很多的字詞、語句在意思理解上很容易產生歧義,并且也有一定的難度系數。在引領學生識字詞及語句理解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簡筆畫的形式,將文字及語句勾勒在黑板上,讓學生理解得更加深刻。比如,小學四年級《桂林山水》這篇文章的學習,教師利用簡筆畫將桂林的山形象地描繪出來,讓學生更加認識“拔地而起,各不相連”是什么意思,逐漸培養學生用詞的準確性。
另一方面,通過識字、語句及文章段落及全文進行簡筆畫描繪來進一步深化文章主旨。簡筆畫的描繪使得文章的主題表達得清晰明了,同時也幫助學生重新梳理了一下文章的脈絡。比如,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記金華的雙龍洞》這篇文章的學習,教師可以根據作者的瀏覽順序,將文章的內容在黑板上大致地用簡筆畫描繪出來,并且根據不同的時間段或重要的事件點標出重要的關鍵詞,以幫助學生通過這些關鍵詞來想起文章的大致內容,使得學生更加熟悉文章脈絡,理解文章主旨,并且加深印象。
綜上所述,簡筆畫的應用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教師的簡筆畫功底也為其實踐簡筆畫教學手段提供了可能性。所以,教師要加強對簡筆畫練習,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許榮.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簡筆畫的應用[J].科技研究,2013(04).
[2]蔣成榮.小學語文創新教學重點應在哪里[J].教學與管理,2013(0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