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敏明
(江蘇省常熟市梅李中學 江蘇常熟 215511)
全國各地大范圍出現霧霾天氣,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青少年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副主任郭建軍指出,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都還未找到人體對抗霧霾天氣的有效途徑和辦法?!霸陟F霾天氣下同學們應盡量選擇一些耗氧量較低、強度較小、肺通氣增加不明顯的運動類型,如一些強調基礎性、柔韌性和靈敏性等方面的項目,避免由于呼吸頻率加快、呼吸深度加深等原因,加大可吸入顆粒物對機體的危害程度”。
運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實踐法和經驗法等。
從圖1可以看出,蘇州市在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11月1日期間,多云618天,占46.0%,下雨481天,占35.8%,陰天58天,占4.3%,雪天28天,占2.1%。
從圖2可以看出,2013年蘇州市的主要天氣特點:全年152個霧霾天,年降水量1064.3mm,比常年偏少7%,屬于正常,但降水量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分布不均。年降水日數103天,比常年偏少22天,為歷史次少年份。年日照時數充足,達2164.4h,比常年偏多15%,為1980年以來最多的年份。
從圖3可以看出,2013年霧霾期間上室外課的占35%,室內理論課的占30%,室內看錄像的占10%,室內素質練習的占5%,室內自由活動的占10%,室內下棋的占5%,室內做游戲的占5%。
3.2.1 同步教材,聯系性強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雖然對室內體育課沒有明確的要求,但是體育課還是以服務教材為主,盡量不要為了室內課而改變進度計劃,要同步室內體育課的教材。如:室外體育課的內容是跨越式跳高,那室內體育課我們先可以讓學生來欣賞一些高水平運動員的跳高動作,從而讓學生從圖片中感受到體育的魅力,緊接著教師可以利用簡筆畫來和學生一起學習跨越式跳高的重點技術動作,最后也可以讓學生做提踵、柔韌等方面的練習。
3.2.2 貼近實際、可操作性強
室內體育課要符合實際情況,可以是體育理論知識課,可以是結合身體素質練習為主的體能補償課。如:近階段在體育課上發現學生的手臂力量比較差,在室內體育課上我們可以讓學生練習俯臥撐、對墻推、舉啞鈴等來發展學生的手臂力量。
3.2.3 內容豐富、符合兒童生理和心理特征
如果一周全是霧霾天氣,教師不能每節課安排一樣的教材,要根據各年級學生的生理特征,合理安排室內課內容。如:上一節課是體能素質練習為主,下一節課就是體育理論課為主,再下一節可以安排體育欣賞與體能素質練習相結合,要突出《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理念,體育課還是以身體練習為主,室內體育課也可以動靜結合,切實提高學生的體質。
3.3.1 體育理論知識
理論來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為了激發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體育知識,課上我們可以給學生傳授以下幾種類型的理論知識。
(1)動作技術知識:對當前上課所教運動技術有實踐指導意義,提高效率。最好用動畫、視頻的方式讓學生對動作技術的重難點加以分析,讓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另外有必要傳授基本的運動項目裁判知識、比賽規則等內容,一來提高學生興趣,二來提高學生運動鑒賞能力。

圖1 蘇州市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11月1日天氣情況統計

圖2 2013年蘇州市天氣情況統計

圖3 霧霾期間上體育課的情況統計
(2)衛生保健知識:可以結合霧霾天氣對人體的影響出發,講述如何在霧霾天氣進行身體鍛煉等;也可以講述體育課中的技術動作在生活中的運用,如為了讓自己在倒地的一瞬間把傷害減到最低,可以做滾翻動作;還可以講述火災等在生活中的自救,從而讓學生在生活中更好地保護自己和他人。
(3)體育欣賞:體育比賽最大的魅力在于永恒的競爭,在于有規則的公平、公開、公正的競爭,因此我們可以抓住奧運會、亞運會、錦標賽等時機,讓學生欣賞最新熱點體育人物故事、精彩比賽等,要讓學生欣賞蘊涵在體育比賽中的“體育精神”,包括競爭精神、自我超越精神和團結協助精神。
理論課因其枯燥單一,大部分學生易產生倦怠感。因此,除了從內容著手之外,也應該從課的組織形式上求變求新,可以采用多媒體授課、小組討論、知識競賽、辯論賽等。
3.3.2 體能素質練習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發展學生體能和增進學生健康,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為主要目標的課程。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青少年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副主任郭建軍建議,少年兒童在霧霾天氣下仍應堅持在室內進行符合其生長發育需要但不明顯增加呼吸量的體育鍛煉。因此,我們教師要改變體育室內課不動的局面,充分利用室內課的時間加強某一方面的身體素質練習以便輔助于主教材。如投擲類教材,我們可以做俯臥撐、原地靜力支撐推小車等來發展學生的上肢力量;跳躍類教材,我們可以讓學生做原地蹲跳起、原地單腳交換跳等來發展學生的踝關節和下肢力量。
3.3.3 游戲類教材
體育游戲作為體育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其娛樂性、競賽性、可行性。因此室內課安排小游戲既可達到輕量的運動效果,又可調節學生的情緒,愉悅學生的心情,可謂一舉多得。
(1)活動性游戲。
要上好室內活動性游戲,教師不但需要豐富的體育理論知識和上課技巧,還應轉變教學思路,對常用的一些技術和游戲進行多元化的教學設計與組織。如利用學過的投擲動作可以設計打靶比賽的游戲,還可以運用平時所學技術動作進行簡單化,然后以游戲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練習,如以武術中的手型、步型和手法、腿法等基本功為主設計的游戲練習,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鞏固運動技能,何樂而不為呢。
(2)智力類游戲。
有趣的智力游戲能使學生產生愉快的情緒,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提高他們努力完成任務的堅持性以及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有助于學生形成樂于動手、動腦的好習慣,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因此智力類游戲不僅具有開發智力的作用還具有協調身體機能的作用。所以在室內我們可以讓學生利用專門的玩具、教具、自然材料、日用品進行智力游戲,如積木、套碗、積塑等;也可以讓學生利用圖片進行智力游戲,如棋類、紙牌、拼圖等;還可以利用語言進行智力游戲,如拷貝不走樣等。
為了滿足學生一天必要的體育運動,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霧霾天我們可以設計一些與室外課程同步的教材,通過多種方式和手段的練習來補償學生的體能,讓學生在室內也能得到適量的鍛煉;同時可以通過學習理論知識、參與游戲活動等方式來發展學生的多方面能力和智力。
(1)霧霾天時體育教師應該設計同步室內課的體育教材,輔助主教材,讓學生得到適量的鍛煉。
(2)體育教師要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對室內體育課內容和上課模式的探究。
[1]姜偉平.中學體育室內課教學實踐探索及例證[J].體育師友,2011(3):5-7.
[2]李燕強.試論體育游戲與體育教學[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8(2):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