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梅 毛冉(中國平煤神馬集團開封興化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河南 開封 47500)
鄰氨基苯甲酸甲酯的生產工藝是糖精生產過程中的重要工藝。鄰氨基苯甲酸甲酯(以下簡稱:甲酯)也是糖精生產過程中的主要中間產物。鄰氨基苯甲酸甲酯的制備包括兩個反應,第一反應是酰胺化反應,由苯酐、氨水、氫氧化鈉反應生成鄰甲酰胺苯甲酸鈉(簡稱酰胺化液);第二個反應是酯化反應,由鄰甲酰胺苯甲酸鈉、甲醇、次氯酸鈉反應生成鄰氨基苯甲酸甲酯。鄰氨基苯甲酸甲酯的生產工藝復雜,不穩定因素多,難以控制,因此我們在積極尋找新工藝的同時,要求在生產中嚴格按照生產工藝操作,防止副反應發生。
1.1.1 酰胺化反應設備
酰胺化釜是具有夾套式換熱器的反應釜,冷凍鹽水在器壁與夾套之間的空間流動,和反應釜內熱流體進行熱交換,讓冷卻劑帶走反應熱的熱量,從而達到降溫的目的。為了保證夾套內充滿液體,要求冷凍鹽水在夾套下部進入,由上部流出。對于酰胺化釜,為了使流體處于強制對流狀態,使反應物料攪拌均勻,反應充分,溫度混合均勻,在反應釜內加旋漿式攪拌器,其轉速不能過快,以免液體表面出現下凹現象,卷入空氣,破壞其正常工作。
1.1.2 酰胺化反應步驟
首先將預冷后的氨水放入酰胺化釜,開啟攪拌,加入配比量的苯酐。此反應為放熱反應,當溫度升至40-45℃時,開始加堿,加堿遵循慢—快—慢的原則。反應方程式如下:

酰胺化反應中苯酐、氨水、液堿要按理論配比量投料,任何一種物質過量都會生成副產物,降低收率。所以在生產中要嚴格配料,只有這樣才減少副產物生成,提高收率。酰胺化反應結束后,將酰胺化液通過離心泵打至酯化釜進行酯化降級反應。
1.2.1 酯化反應設備
由于酯化釜體積大,為了提高降溫速度,在釜內安裝有沉浸式蛇管換熱器,即通常說的盤管,盤管內通過的是冷流體冷凍鹽水,管外流動的是熱流體酰胺化液,冷熱兩種流體在管壁上進行熱交換,從而使酰胺化液降低了溫度,鹽水的溫度也有所回升,為了改善傳熱效果和充分反應,在反應釜中加設了旋漿式攪拌器。
霍夫曼降級反應物料溫度控制在零度以下,原來的工藝采用機冰對物料降溫,勞動強度大,反應后物料體積增大,通過不斷摸索我們采用螺旋板換熱器進行體外降溫。
1.2.2 酯化反應步驟
當酰胺化液降至-3℃左右時,放入已預冷至-0℃左右的甲醇,由于酯化降級反應要求在低溫下才能進行,所以反應中要控制溫度低于0℃。加入次氯酸鈉,反應方程式為:

從酰胺化液生成甲酯需要經過兩步反應:霍夫曼降級反應和水解酯化反應。霍夫曼降級反應物料溫度控制在零度以下,時間在30分鐘以上,要求次氯加完后釜溫控制在0℃±5℃。反應溫度是控制霍夫曼降級反應的主要因素,對產品的質量和收率起關鍵作用。
由于酯化反應是一個可逆放熱反應,增大生成物的濃度,降低反應溫度都可使反應向生成甲酯的方向進行,所以反應要在低溫,甲醇過量的條件下進行。
掌握好苯酐的性能。根據不同的苯酐、不同季節,決定氨水的降溫溫度。
加堿是酰胺化反應的關鍵。加堿速度要根據反應情況Ph值得大小決定,一般應該按照慢—快—慢的原則。
酯化反應前應往酯化釜內加部分底水,防止出現凝固現象。加次氯酸鈉時,速度不能太快,否則反應溫度高,使甲酯色重。次氯酸鈉不能過量,如次氯酸鈉稍有過量。可用大蘇打調整,如次氯酸鈉過量太多,可用氨水及時調整。
酰胺化反應中排氨塔的使用,阻止了酯化反應偏酸溢鍋等現象的產生,保證了生產安全,縮短了工藝時間。酯化反應中螺旋板換熱器的使用,降低了職工的勞動強度,減少了酯化液的體積,從而減少了廢水的排放量,減輕了企業的環保壓力,有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1]陳敏恒等.化工原理.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2]李美菊等.糖精鈉生產工藝評述.廣東化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