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超
(四川省會理縣林業局,四川 會理 615100)
速生桉栽植技術研究
許超
(四川省會理縣林業局,四川 會理 615100)
摘要:指出了速生桉作為著名速生樹種,適應性強,用途廣,是良好的工業原料林樹種。結合實際情況,探討了速生桉的栽植技術,包括林地選擇、基肥使用、苗木選購、栽植、撫育以及病蟲害防治等,以期提供參考。
關鍵詞:
收稿日期:2015-06-18
作者簡介:許超(1989—),男,四川會理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營林造林建設工作。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編號:1674-9944(2015)09-0073-03
1引言
桉樹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樹屬(EucalytusSPP.)樹種的總稱,是世界上價值最高的闊葉硬木,也是世界3大速生樹種之一。桉樹的適應性非常強,生長速度很快,產量高,能夠適應多種環境,其用途非常廣泛,由于桉樹的以上特點,它廣泛用于制造纖維板、膠合板等木制品原料,也廣泛應用于造紙業、食用菌制造業。通常桉樹在栽種6~8年后就可以砍伐,而且可以砍伐2~3次,是一種性價比非常高的工業原料林樹種。
1.1.1氣候條件
桉樹的種類繁多,分布非常廣泛,一般生長在亞熱帶地區,其環境適應能力因品種不同而呈現出多樣性,一般而言,桉樹生長地區的最高溫度不能超過43 ℃,最低溫度不能超過-18 ℃。通過對幾個主要品種桉樹耐寒能力的比較來看,赤桉和鄧恩桉可以耐受-10 ℃的低溫,柳桉耐寒能力相對較差一些,可以耐-8 ℃的低溫。桉樹最適宜的生長溫度在15~26 ℃之間,降雨量較大的偏熱帶區域。
1.1.2土壤條件
土壤是樹木生長的基礎,對土壤的選擇關系到桉樹的生長狀態以及產量。一般而言,桉樹適宜生長在土壤疏松深厚、微酸性、透氣性好、腐殖質的含量高的土壤中。
1.1.3光照條件
桉樹適宜生長在光照充裕的地區,屬于強陽性樹種,適宜種植在向陽的地帶,光照不足時,其枝葉都會呈現出一種不健康的狀態。因此,種植桉樹林時,對種植地點的選擇也很重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對紙張的需求量逐年增加,造紙的原料呈現出一種供不應求的狀態,很多造紙企業都開始進口國外紙漿,以滿足國內的需求。根據相關統計數據,我國造紙業中木漿的使用量非常低,在國外,木漿的使用量一般都處于90%以上,而國內木漿的使用量僅在10%左右,遠遠低于國際水平。桉樹作為一種優質的速生樹種,也是一種優質的木漿原料,近年來,其需求一直很旺盛,發展前景非常好。
成林后的速生桉可輪伐3期(3~5年為一期),每畝速生桉每批次可生產木片6~9t,按現行價計,每噸可創匯380元,每批次畝產值達3100元,而每畝的投入只需500元,效益十分可觀。隨著速生桉林的不斷發展,西昌、冕寧、會理、會東等地區把目光投向速生豐產林,大量種植速生桉,昔日的荒山即將變成綠色聚寶盆。
2材料與方法
林地的選擇關系到桉樹的生長狀態,桉樹適宜生長在土地肥沃、光照充足的丘陵地帶,最好是雨量充沛,土壤透氣透水性好的地區。桉樹的品種非常多,對于不同的區域應該根據當地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樹種。一般而言,桉樹對土壤肥力的要求很不一樣,因此,應該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來選擇種植地帶。
整地也是桉樹健康生長的主要條件之一,由于桉樹喜歡疏松透氣透水的生長環境,因此在種植桉樹前,需要對土地進行疏松平整,一般而言對桉樹林土地進行疏松平整的方法有以下幾點。
2.1.1煉山
將造林地上的雜木、灌木雜草砍除、燒山。
2.1.2整地
在造林季節前3個月整好地,使土壤充分氧化。如果造林任務緊張,也可以隨時整地隨時造林,但質量不如前者。由于涼山州山地較多,不適宜運用機械整地,因此建議大量采用人工整地。
人工整地方式又分兩種,挖坑和挖撩壕。①挖坑:適用于坡度較大、不宜機耕的造林地。其方法是沿等高線開長、寬、深為50 cm×50 cm×40 cm(或40 cm×40 cm×30 cm)的種植穴,開穴時把表土集中放在一邊,以便種植時將表土回填穴底。②撩壕:撩壕的規格為60 cm×40 cm×40 cm,即上寬60 cm,深40 cm,下寬40 cm。
2.1.3種植密度
種植密度也是關系到桉樹林豐產的條件之一,種植密度關系到桉樹的通風和光照,桉樹過密時,容易造成桉樹過早的分支,影響桉樹的體積,桉樹過稀時,容易造成水分蒸發過快,林地干旱,單位面積桉樹體積低,因此要選擇合適的密度來種植桉樹。
在設計造林株行距時,宜采用寬行窄株。采用按照行距株3 m×2 m布點,每畝111株。每坑種一株。通過種植實驗,這種距離有利于桉樹的生長與管理,在后續的伐木過程中,便于砍伐和運輸。
桉樹是一種速生樹種,其對肥量的需求非常大,在植樹前,施用基肥是十分必要的,使用基肥能夠保證桉樹迅速的成長,是豐產的必要條件之一。
2.2.1基肥的種類
(1)單質化肥。為了保證桉樹的健康成長,對基肥中所含的成分也有相應的要求,一般而言,對單質化肥使用前需要混合,根據經驗,混合使用對桉樹的成長是非常有利的,并且成本也比較低。
具體配法為:鈣鎂磷肥:有機肥:尿素:氯化鉀 = 1∶0.8∶0.2∶0.3,即用50 kg鈣鎂磷肥粉混合40 kg有機肥,10 kg尿素,15 kg氯化鉀。拌勻后每一定植穴(或每株)施用0.4~0.5 kg。
(2)復合肥。復合肥雖然價格高了一點,但是施用的費用低,如搬運的人工少,便于施用,另外施用方便又衛生。
施用復合肥時,可以選用撒可富25-5-10高氮腐殖酸+15-15-15(或16-16-16或17-17-17)復合肥(含氯)復合肥,并按照1:1的比例充分混合后,每一定植穴(或每株)施用0.2~0.3 kg
(3)桉樹專用肥。不同地方的桉樹專用肥的用量不同,應根據各廠家的使用說明使用。
(1)施肥也是相關標準的,施肥時,肥料不能夠直接與樹木的根部接觸,防止燒傷樹苗,一般而言,樹苗周圍會有專門的種植溝,可以將肥料施加在種植溝中,種植溝離種植點20 cm左右,施肥后,需要回土5~8 cm,在上面種樹。
(2)施肥時要將塊狀的肥料粉碎,且要與周邊的泥土混合,不能講肥料集中,防止燒根燒苗。
(3)施肥后,要及時的用圖覆蓋肥料,防止肥料中的養分揮發到空氣中。
桉樹有性繁殖的子代變異極大,難以保持原種的優良性狀。目前生產主要采用組培及無性繁殖育苗,以保持雜交桉樹的超親優勢。
(1)查問采穗圃母株是不是組培苗。桉樹造林宜主要使用組培苗,如果沒有組培苗,扦插苗也可使用。
(2)苗木選購時,對采穗母株樹齡的要求很嚴格,因為,采穗母株太老時所培養出來的樹苗質量會比較差,一般而言,采穗母株的樹齡在2年左右時,培育出來的樹苗的質量是比較好的。采穗母株樹齡主要是通過樹木樹頭的性質得到的,樹頭較小較嫩時,采穗母株的樹齡在標準分為內,此時培訓出來樹苗質量較好。
(3)對應已經出圃的苗木,需要查看其頂芽是否完好、根系是否發達、是否健康粗壯、苗高一般在18~25 cm。
該地處于亞熱帶地區,除了冬季以外,都可以種植桉樹,一般以春季最好,特別是下雨以后土地濕透后造林,樹木的成活率較高。種植時,將底肥放在溝底,回填泥土后,再種樹。
2.4.1栽植技術
苗木應選擇組培容器苗。苗木出圃前和種植前要消毒驅蟲,要各浸泡一次800~1 000倍驅避劑。在穴中心靠上坡方向挖深15~20 m小穴,在栽植處以每穴20~25 g呋喃丹或林丹666與穴內細土拌勻后栽植;定植后20d左右,在距樹兜5~10 m處按每株20~25 g將呋喃丹撒在樹兜周圍,形成閉合圈以防止白蟻危害。苗木從苗圃到林地,下苗后要擺正、排好,淋足水后方可上山造林。將苗木分放到種植點時要小心輕放,不要亂丟亂拋,以免損失苗木。栽植深度為穴面蓋過容器基質的高度為宜,載種時應做到“脫袋、深栽、壓實”。種植時先用手將苗木根部的營養土輕輕捏實,然后撕掉薄膜袋,把苗木栽下地,注意不要弄散營養土。如不撕掉薄膜袋,苗木根系受薄膜阻隔,無法吸收水分、養分,造林成活率低;即使成活,也會渦根,影響幼樹生長。栽苗時要回土蓋過苗木基部2~3 cm,并用手或腳將幼樹周圍的泥土壓實,讓苗木根系充分接觸土壤,以便吸收土壤中的水分、養分。晴天或土壤濕度不夠時,種植后還要淋足定根水,以確保幼苗成活。
2.4.2補苗
補苗是確保桉樹豐產的重要條件之一,一般而言,在土地透雨后載種時,桉樹的成活率可以達到95%以上,此時,不需要補苗。當某些地區桉樹成活率較低,造成大面積空地時,需要補苗。
一般而言,越早補苗越好,如果等植樹后3個月左后開始補苗時,即使樹苗能夠成活,也不能夠成材,因為周邊的桉樹已經長大,此時補載的樹苗不能夠得到足夠的光照。早領后兩周左右需要對樹林進行巡視,觀察苗木的成活情況,及時補苗。
桉樹種植后的前3年非常重要,期間需要對桉樹進行重點的護理,如及時的臭草、施肥、澆水、松土、防止病蟲害。桉樹幼林時期需連續撫育3年,每年撫育兩次,時間為3~5月和9~10月份。內容主要是:松土、除草、追肥。
2.5.1松土
造林當年撫育二次,時間分別為4~5月和8~9月份;撫育方法:全面鋤草(深度3~5 cm,挖盡管茅頭,幼樹周邊1 m見方擴穴、培土深度5~10 cm。
造林次年撫育一次,時間為4月份;撫育方法:全劈加塊狀鋤草,即全面劈除雜灌,在植株1 m見方內松土鋤草、挖盡管茅頭,擴穴培土。
2.5.2除草
桉樹害怕任何方向的遮蔭、近距離雜草的侵入和其它根系的壓擠,因此要加大力度控制周圍雜草生長。
春季種植的桉樹,到5~6月份時,日照時間長,氣溫高,濕度大,是桉樹幼苗快速展枝長葉期,同時也是雜草生長旺盛期,若未能及時除草,桉樹幼樹被雜草、灌木遮蓋,其生長將受抑制,并表現為樹干細長,枝葉稀少,葉面發黃,抗病、抗倒伏能力差,長期遮光嚴重甚至導致幼樹死亡。栽后半個月,鋤撫一次,消除周圍雜草。以后要經常鋤草,一年保持在3次左右,保證園地內無雜草生長。
2.5.3追肥
(1)造林當年追肥一次,時間為4~5月份;追肥方法:溝施法,即在穴上方距幼樹20 cm左右開長50 cm、深15~20 cm、寬15~20 cm半園形的溝后,將肥料均勻施入溝內再覆土;施肥量:每株施200~250 g桉樹專用肥。
(2)造林次年追肥一次,時間為3~4月份;追肥方法:溝施法,即在穴上方距幼樹30~50 cm左右開長50 cm、深15~20 cm,寬15~20 cm半圓形的溝后,將肥料均勻放入溝內再覆土;施肥量:每株施250~300 g桉樹專用肥。
3病蟲害及其防治
近年來,隨著大面積桉樹純林人工的種植,桉樹病蟲草害的種類增多和危害程度加重。
(1)食葉害蟲:二紋土潛、大鉤翅尺蠖、油桐尺蠖、同安鈕夜蛾、白裙赭夜蛾、袋蛾類、金龜子類、印度黃脊蝗等。
(2)地下害蟲。包括白蟻、蟋蟀、蠐螬和螻蛄。主要的有家白蟻、大頭家白蟻、大蟋蟀、蠐螬類主要是上述金龜類的幼蟲、東方螻蛄、華北螻蛄、非洲螻蛄、普通螻蛄等。
(3)蛀干害蟲。主要種類有光肩星天牛、云斑天牛、桉材小蠹和荔枝木蠹蛾等。
危害嚴重的有猝倒病、灰霉病、白絹病、褐斑病、紫斑病、潰瘍病、青枯病、焦枯病和根腐病等。
主要的種類有:薇甘菊、金鐘藤等。
3.4.1林業技術與措施
整地時,應采用帶狀或者塊狀的方式,這樣可以使樹苗周圍有適當的植被,種植區域原有的害蟲,如蟋蟀、白蟻有足夠的食物,而不會傷害樹苗。植樹是要避開害蟲繁殖的高峰期,減輕害蟲對苗木的危害。雨季時,地下的害蟲數量較少,桉樹也更容易成活,因此應該選擇在雨季造林。大面積造林時,應盡可能地利用多品種、多品系造林,用錯開造林年度的方法,利用速生林1年長成的特性,防止出現同林同齡的現象,減輕種植區原有害蟲的危害。應該適當的與其他樹種混合造林,單一樹林的抵抗力非常差,混合造林時,能夠使樹林的抵抗力增強。
3.4.2毒餌誘殺措施
白蟻非常喜吃松材、廢餐巾,利用白蟻的這一特點,可以在林地整地前的一個月或整地后的兩周左右,在白蟻常常出沒的地方填埋松材或廢餐巾紙,引誘白蟻進入,然后投入藥物,等數周后其自然死亡。
對于蟋蟀,可以使用藥物和食物相混合,誘殺的辦法,將調配好的誘餌放在蟋蟀經常出沒的地方,待其食用。
對于螻蛄,也可以采用和毒殺蟋蟀一樣的方法,將誘餌撒在螻蛄經常出沒的地方,待其上鉤。
一般,要在植樹造林前一個月進行滅蟲工作。
3.4.3病害防治技術與措施
對于焦枯病,應該在桉樹發病的初期對其進行藥物的噴淋,藥物由克菌丹、多菌靈、克菌丹等混合組成,使用的濃度為600~800倍。對于干基潰瘍病,要將桉樹得病的地方用刀刮平,涂抹傷口防腐劑后,等其自然愈合。對于青枯病,需要在發現的初期就對其進行拔出,徹底銷毀,并進行消毒處理。對于根腐病,發現以后,馬上拔除,帶出林地后銷毀,并徹底消毒。
3.4.4草害的防治技術與措施
除草時,要對著草的莖部和葉面處噴灑農藥,對于草比較密集的區域,應該使用濃度較高的農藥。對于被薇甘菊嚴重覆蓋的片區,采用定向噴藥法,即重點對薇甘菊的莖和葉噴藥。對于被薇甘菊纏繞的灌木,對一定高度的薇甘菊莖部進行噴藥,求要內外莖都要均勻噴藥,或者在薇甘菊的老根部噴3次藥,也可以直接對薇甘菊根部土壤進行噴藥,知道農藥完全覆蓋住薇甘菊的根部。對于金鐘藤,當前還沒有有效的藥物處理方法,只能夠采取人工拔除的方法,首先斬斷薇甘菊的主莖,然后挖出根部,對其軀干充分的晾曬。處理薇甘菊時,應該在其種子未成熟前進行,以防薇甘菊的種子掉入泥土中,第二年又生長出來,對于已經成熟的種子,應該人工摘除再處理薇甘菊。
參考文獻:
[1] 高潤清.園林樹木學[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1.
[2] 蔡平.園林植物昆蟲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7.
[3] 朱天輝.林植物病理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
[4] 江華林業.桉樹栽培技術[R].江華:江華林業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