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彌兒
(華中農業大學 園藝林學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
芬蘭庭院園林設計中的審美
黃彌兒
(華中農業大學 園藝林學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
摘要:從庭院小園、植景印象兩方面分析了芬蘭國家庭院設計中的自然情節,并從感受芬蘭園林的角度闡述了審美感受,以期為我國相關園林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芬蘭;庭院;園林;花園
收稿日期:2015-06-23
作者簡介:黃彌兒(1994—),女,廣西南寧人,華中農業大學風景園林專業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編號:1674-9944(2015)09-0092-03
1引言
芬蘭是一個崇尚自然的國家,深厚的自然情節自然體現到自家庭院花園的設計中。芬蘭的庭院花園緊密結合本國的氣候特點和人文特征,不尚奢華繁雜,只求簡樸精當,沒有特別的象征和蘊藉,完全以寫實的手法,再現在自然狀態下植物的生長形式,并且大量使用色彩鮮艷明快的花草,形成絢麗多彩的景觀,創造姹紫嫣紅的視覺效果,意在于悅目,重在于觀感。
為滿足這種需要,在芬蘭的大小商店和超市里都專門有出售花草種子和園藝工具的貨架,每年還有由民間組織的花園設計大賽和評獎[1,2],拾掇花園已經成為芬蘭人的一種娛樂和愛好,這也許就是芬蘭庭院花園得以發展的動力吧。孟兆楨說“園的本質是人造自然”[3],芬蘭人在自家的庭院內造園,通過疊石理水、栽花種草,造出豐富多彩的庭園花院。給人最大的感受是這種以花園為特色的庭院園林其獨有的風格和韻味對自然美和生態美的新的詮釋,而芬蘭人的創新精神和環保意識更值得學習和贊賞。
2庭院小園
“小園煙草接鄰家,桑柘陰陰一徑斜。臥讀陶詩未終卷,又乘微雨去鋤瓜”。這是中國南宋詩人陸游的一首田園詩,描寫的是中國的鄉村景色。寥寥數句便可勾畫出一個僻靜、幽深、清美的小園風光,誘發人們對小園的豐富想象。計成說“宅傍與后有隙地可葺園,不第便于樂閑,斯謂護宅之佳境也”[4],芬蘭的庭院花園亦多見于鄉村。芬蘭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各家各戶大多樂于分散獨居,而且喜歡居住在清靜、隱蔽的地方和花園環抱的大房子里,因此宅前屋后大多都設置有自家的花園和綠地。芬蘭的庭院花園基本屬于自然式的園林,主要以花草為主。栽植、布置方式不拘一格,林林種種,爭奇斗艷。彎曲的道路,自然的樹叢,蔥郁的草坪,艷麗的花境是其的主要的風格特點[5]。
花園有用卵石和磚塊駁成的水池、小溪和壘砌的臺地、花壇,以及鋪設的園路和地坪。在一塊塊、一片片的小空間內,叢栽、片栽花草,孤植、散植樹木,配以彎曲的弧形小路和散置的石頭及木制的柵欄、靠椅等,彈丸小院也能收拾得錯落有致、富有生機,花艷草茵、水清木華,拙樸不失情調,艷麗卻不媚俗。花園采用寫實的手法,花草樹木一般不做特別修整和剪裁,任其自由生長,保留原生態風貌,以自然的樹叢、花群、草帶來區劃和組織園林空間,著力反映自然界植物群落的自然美,傳達溫馨靜謐、清雅幽柔的田園野趣。
芬蘭庭院花園花草的布置主要有花壇和花境兩種形式,大多采用自然式的種植手法。或在房前屋后,或在院角地頭,或在路旁園邊,在用石頭堆砌而成的一塊塊植床和一層層臺地上,栽植各種多年生草本花卉。高矮不同和色彩各異的花草栽植在一起,鮮艷奪目,對比強烈。花壇的形狀有方有圓,周邊有磚塊和石頭鑲嵌,大多有平坦的草坪做襯托。花壇種植一種或數種不同色彩和質感的觀花或觀葉花卉植物,不構成特別的圖案,以觀賞花卉本身或群體的華麗色彩為主。
花境是芬蘭庭園最廣泛的園林應用。芬蘭庭園的花境設計,植物種類豐富多彩,表現形式自然優美,配置手法質樸奔放。按照花境的分類,芬蘭庭園的花境屬草本花境,植物材料多為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和宿根花卉,也有在早春或初夏開花的球根花卉,甚至是蔬菜和野花。花境的種植形式以自然的斑駁叢生狀布置為主[6]。庭園內還留出一些空間,鋪設地坪、架設棚架,放置搖椅秋千或石桌石凳,供休息、閑聊、憩戲等。芬蘭的庭院花園大多都是開敞式的,與外部的草地和樹林是無縫連接,很自然成為整個綠地的一部分。院內花簇錦攢、秀葽鳴蜩,園外樹木蔥郁、綠草如茵,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色。
3植景印象
植物是芬蘭庭園的主要構成要素。植物作為園林景觀的重要材料自古以來就被廣泛應用于園林景觀環境的營造中,與山、水、建筑并列為園林的基本造園要素,園林就是由山、水、植物、建筑這四個要素,經過人們有意識的構配而組成的有機整體。植物不僅能夠以其色彩、氣味、形態、體量、質感、聲響、光影等屬性,展現自然的生機與野趣,使人感受自然的美。而且還具有改善空氣環境、聲環境、小氣候環境和生物生存環境的生態功能,是生態環境質量的主要貢獻者。理想的植景設計可以給觀賞者提供豐富的審美體驗[7]。
與中國園林的植物造景理念不同,芬蘭庭園的植物景觀設計大多沒有特別的象征和蘊藉,只求美觀和自然,有濃厚的自然情結。芬蘭地處北溫帶,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常濕,雖然冬季寒冷,但夏季溫和無酷暑,年溫差不大,雨量充沛,空氣濕潤,光照充足,適合花卉的種植。芬蘭庭園的花卉主要是在春夏兩季開放的花卉。大多是喜涼爽、喜光的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和部分宿根花卉,不少多年生花卉也作一年生栽培,其中春天開放的花卉均選用較耐寒的品種,符合芬蘭的氣候特點。
芬蘭庭院花卉的品種,按照當地的分法有老式春季花卉、經典夏季花卉和傳統的夏季花卉叢。老式春季花卉中主要有雪鐘花、西伯利亞綿棗兒、番紅花、白銀蓮花、藍銀蓮花;經典夏季花卉中主要有矢車菊、金盞花、虞美人、花菱草、旱金蓮、冠狀銀蓮花、耬斗花、皺葉剪秋羅、毛地黃、法國菊。還有傳統的夏季花卉叢,如醉蝶花、鼠尾草、花煙草、中國翠菊、罌粟花、獅子花、紫羅蘭、中國石竹、地膚、大波斯菊等。
芬蘭庭院選擇的花卉大多都是花姿清雅可人、花態優美別致的品種,在植景設計上對花卉姿態的要求頗有講究。如雪鐘花、虞美人、罌粟花等都是花姿出眾品種。在老式的春季花卉中,雪鐘花開放最早,說是芬蘭春季的使者或者說是報春花都合適。在冰雪初融、寒意未消的初春里,襯著晶瑩的殘雪,沐著溫暖的陽光。溫柔、親切的花姿著實有“儀靜體閑,柔情綽態”之感。在傳統的夏季花卉叢中,醉蝶花因花形獨特而倍受喜愛。這種一年生的強壯草本、原產于熱帶美洲的花卉,竟然也會出現在相對寒冷的芬蘭,足以顯示其受歡迎的程度和芬蘭精湛的園藝技術。
相比于姿態,花卉的選擇要更偏于重色彩。豐富靚麗的花色是芬蘭庭園花卉的最大看點。特別是在夏季,色彩的美感十分強烈。在以綠色為主基調的園內,點綴著絢麗斑斕的各種花色,白色花系的有法國菊、花煙草、獅子花、醉蝶花,紅色花系的有虞美人、皺葉剪秋羅、罌粟花、石竹、旱金蓮,黃色花系的有花菱草、金盞花,藍色花系的有冠狀銀蓮花、鼠尾草、矢車菊,紫色花系的有耬斗花、毛地黃、紫羅蘭、中國翠菊,形成色相豐富的色彩組合。
4審美感受
感受芬蘭庭院花園,最深刻的印象莫過于這種微小園林的設計對自然美和生態美獨到的詮釋。在芬蘭這片土地上到處都洋溢著濃厚的自然情結,“沒有人會否認森林是圣潔的,而湖泊、江河都是地球上的一片天堂“這是一句史詩中的話,表達了芬蘭人對自然的依賴、珍視和崇敬。這種自然情結在廣褒的農郊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五彩繽紛的花園環繞著五顏六色的房子,掩映在郁郁蔥蔥的樹林里,猶如巨大的彩色調色板[8]。崇尚自然是芬蘭人的傳統觀念,長期的生態保護普及教育,也在人們的思想意識中形成視自然、生態高于一切的自然化、生態化理念。這種在自然主義傾向[9]下產生的審美情感自然體現到花園的設計中,形成芬蘭庭園獨特的自然化、生態化園林風格[10]。
與中國園林講求意境美、重在于寫意的造園思維[11,12]不同,芬蘭庭院花園的設計純粹是追求觀感,沒有特別的象征和蘊藉,不尚奢華繁雜,以簡樸精當為主,用寫實的手法,再現自然狀態下植物的生長形式,并且大量使用色彩鮮艷明快的花草,形成絢麗多彩的景觀,創造姹紫嫣紅的視覺效果,意在于悅目,給人自然樸實、簡約和諧的美[13]。這種造園特點除了自然情結使然,還與芬蘭因其所處地理位置和氣候特點而形成的地域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芬蘭地處北極圈的高緯度地區,夏季非常短暫,冬季寒冷單色,還有漫長的夜晚,這使芬蘭人對色彩有著特殊的情感。經歷了一個漫長黑暗單色的冬季后,芬蘭人對多色彩有著強烈的渴望,因此特別喜歡種植能夠在春夏開放的艷麗明快的花卉和秋季霜降后色彩濃烈的灌木和樹種,希望在有限的季節里將自己的花園打扮得繁花似錦,欣欣向榮。
芬蘭的庭院花園,除了富有自然美和色彩美,還有一種人文美,這就是環境保護意識也滲透到園林的設計中。現代人文思想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重視、尊重、關心、愛護人是人文美的體現,而保護環境的根本就在于保護人類自身,因此環保意識反映人文精神,是人文美的一種表現。芬蘭人有著很強的環保意識,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學校長期不懈的環保教育。芬蘭人的環保意識啟蒙很早,環保教育被列入基礎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教學大綱。芬蘭人良好環保意識的養成還與完善的法律體系和周到的環保服務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在芬蘭,對廢舊物品的回收和再利用已經成為一種社會時尚和生活方式。芬蘭人的這種環保意識同樣在自家庭院的設計中體現出來,廢舊器物常被巧妙的再利用,不但令人耳目一新,也能感受到主人家對舊物的眷念之情,體現芬蘭人重感情的一面。
5結語
園林作為人們生活活動中的一種環境形式,其設計和建造與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密切的關系。芬蘭的庭院花園能夠緊密結合本國的氣候特點和人文特征,創造具有獨到的自然生態美和簡約和諧美的園林風格,符合當前全球生態環境的發展方向,更體現不拘一格的創新精神。“有法無式”這是中國自古至今許多園林家推崇并強調的園林營構法則,因此“詩情畫意”是美,“自然生態”也是美。園林是精神和物質、藝術與技術的結合體,技術講求創新,藝術亦不能有約束。我們不僅要關注芬蘭庭院花園的形式美,更應注意到其蘊含的生態美和創新美。園林設計要講求創新、勇于創新、支持創新、寬容創新,這才是園林人應持的態度。
參考文獻:
[1] Jouko Tikkanen.?nest? suosikkiasi!——Paras Piha 2013-kilpailun finaali[J].Omapiha,2013(6):9~14.
[2] Jouko Tikkanen.Paras Piha——kilpailu 2014 on finaalissa[J].Omapiha,2014(6):9~15.
[3] 孟兆禎.園衍[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2.
[4] [明]計成.園冶圖說[M].趙農,注釋.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
[5] 陳奇相.西方園林藝術[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10.
[6] 高亞紅,吳棣飛.花境植物選擇指南[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
[7] 高翅.植物認知與植景設計[J].風景園林,2012(5):50~51.
[8] 張莉譯.芬蘭[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3.
[9] 蒙小英,王向榮.芬蘭現代主義風景園林師揚內斯的設計語言[J].中國園林,2008(2):59~64.
[10] 韓瑞光.北歐園林風格及其對人居環境的影響[J].風景園林,2007(3):68~73.
[11] 高翅.試論中國園林景觀意境的創造[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1995,14(4):397~400.
[12] 陳從周,張竟無編.陳從周講園林[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9.
[13] 馮葒.園林美學[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