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作鵬
能不能把古來的傳統變一變,讓學生處于主動的地位呢?假如著重在培養學生自己動手改的能力,教師只給學生引導和指點,該怎么改讓學生自己去考慮,去決定,學生不就處于主動地位了嗎?養成了自己改的能力,這是終身受用的。
——葉圣陶
教師培養學生,主要是教會他動腦筋,這是根本。這是老師給學生的最寶貴的禮物,就是給他一把鑰匙,他拿了這把鑰匙能夠自己開箱子,開門,到處去找東西。
——呂淑湘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知識社會、信息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我國教育的整體改革與發展已經成為指導我國教育發展的一條重要思路。信息技術教育作為培養信息化人才的重要徐徑,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而信息技術教育又受到政策、設備等多方面影響,所以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學生個體之間出現了巨大的差異,包括學習經驗的差異、學習方法的差異、學習習慣的差異等等。同一個班級中,有的學生在某些方面己經高于老師,也有的學生則很少接觸計算機。這種個體差異給教師的課堂教學帶來了巨大的困難。通常使用的“一刀切”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會使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受到很大的壓抑,學生的創造能力受到了極大的束縛,學習就會變成一件“苦差事”。
恰逢我校承擔了科研課題《學生自主學習及自主教育能力培養的研究》,于是在此課題的推動下,各學科也開始實踐這一學習方法。而這一學習方法恰好能解決上述信息技術教學中所出現的這種現象,它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它是與傳統的接受學習相對應的一種現代化學習方式,也是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其精髓在于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果,逐步掌握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它強調學生的主體參與和主動性。這是一種真正適合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方式。
二、具體方法
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如何指導才能使自主學習效果更好呢?經過翻閱大量資料并思考之后,我覺得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
一是要幫助學生學會做計劃。以往學生習慣于教師的“填鴨式”授課方式,教師講什么我就學什么,一旦放開讓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反而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么辦,這是自主學習中第一個要突破的障礙。自主學習就是要學生按照自己的水平、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學習,所以我們一定要幫助學生學會做計劃。首先,教師在呈現學習任務時,要提供給學生具體的、能夠達成的、近期的學習目標,并逐漸教會學生自己來設置合適的目標。其次,要提示學生每一節課都要計劃一下:學什么?怎么學?學到什么程度?會做計劃是自主學習的第一步,只有學會做計劃才能有目的的學習。因為做計劃是學生對自己的認知水平、知識結構、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進度等的全面衡量。做計劃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也是重要的學習內容,同時做計劃也是保持學習動力、強化學習動機和學習愿望的有效方法。
三、要幫助學生學會利用舊知識學習新知識。
利用舊知識學習新知識是一種認知規律,也是一種學習方法,所有知識都是有系統有規律的,由淺入深的。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越多,認識、理解、掌握新知識、新技能的能力就越強。所以我們在幫助學生認識在自主學習新知識時,一定要使他們與舊知識建立聯系,利用好舊知識、舊經驗,使知識系統化,這樣才能使學生迅速掌握新知識。
四、要幫助學生學會自測自評。
要進行自主學習,學會自測自評也是至關重要的。學生通過自測,了解自己掌握知識的情況,然后進行分析評價,弄明白自己哪些地方掌握得好,哪些地方掌握得不好,從而查缺補漏,使自己的學習不斷提高。當然,教師還要教會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實施自我管理,讓他們明確獎勵或懲罰的條件,從而能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實施自我獎勵或自我懲罰。
五、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反饋。
學習結束后,教師對學生學習的結果一定要設計評價細則,教會學生進行自評。這樣學生才能對自己的學習有一個真正的認識,將自己學習的結果真正得反饋出來。
六、自主學習法給信息技術教學帶來的好處
自主學習更能尊重學生的差異性,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轉為主動,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產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他律到自律,從消極到積極,不僅開發了學生的學習潛能,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責任感和學習興趣,并涌現出了很多具有個性特點的優秀的作品,同時也給我帶來了一定的教學成果:
學生作品和我的相關成果附后。
七、在實踐與研究中遇到的困惑
實踐中所思考的最多的就是自主學習是不是自學。經過深入思考和實踐之后我得出結論:自主學習和自學不同。自學是在沒有教師授課或指導的情況下學習,而自主學習仍然需要教師的指導,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的發展以及學習規律,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向學生傳授科學的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學會學習。
八、結束語
今天,社會飛速發展,信息量激增,知識迅速膨脹,對于學生來說,掌握學習方法比單純的學會知識更重要。科學的方法是“點金石”,是通向成功的橋梁。尤其是在知識更新日益加速的今天,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具備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顯得特別重要。一個只能被動學習,不會主動探求知識的學生在他們日后的工作、學習中必將遇到許多麻煩,甚至無法適應周圍的環境。作為教師,我們在教授學科知識的同時,必須教會他們科學的學習方法。正像《老子》所講,“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讓學生真正掌握了自主學習的方法,我們才能培養出更優秀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