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平
摘要:隨著整個社會經濟建設速度的加快和學校信息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近年來現代化教育設備的在農村學校的逐步應用與推廣,尤其是校園網的組建、“農村遠程教育工程”、“班班通”工程更以風起云涌之勢在農村小學的“落戶”為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把小學語文教材中學生陌生的課題或話題抽出來提供了便利和可能。信息技術在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科學有效地加以運用,如何讓信息技術使我們農村的小學語文課堂煥發出更多的生機和活力呢?筆者通過近兩年的實踐探索,談談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優化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 語文課堂 教學信息技術
在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科學有效地加以運用,如何讓信息技術使我們農村的小學語文課堂煥發出更多的生機和活力昵?筆者通過近兩年的實踐探索,談談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優化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固“本”
準確把握學情,吃透文本是語文課堂教學成功之“本”。課堂教學要體現生本教師課前就應充分備課包括研究學情、用大量的時間去了解學生的年齡結構、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知識結構、家庭環境等影響學習的各方面因素。還要鉆研教材、吃透文本,鎖定重難點,撰寫課件腳本,反復修改,大膽突破,不能老是“拿來主義”不拘泥于原有資源范圍。要本著“博采眾長”和“網”為我用的原則,通過上網、使用教學光盤、觀摩優質課等方式獲取信息。廣泛吸納別人的經驗、取長補短、少走彎路,發掘自身潛力,從而最終形成有特色、富有創造性的符合學生學情和自己教學思路的課件。
二、激“趣”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是生動語文課堂教學的基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一愛因斯坦。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才能樂于接受。語文教學過程中,用多媒體提供聲像并茂、動靜結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調動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如《冬陽童年駱駝》課件給孩子們呈現了電影《城南舊事》中小英子學駱駝咀嚼的精彩片段,伴著一曲《送別》孩子們不由自主地走進了文本,走進那夢幻般的童年生活。“童年又重臨于我的心頭”。在多媒體所創設的情境中,學生感受到了語言文字的美,思想情感的美,音樂色彩的美。在“美”的潤澤和體驗中語文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又如《索溪峪的野》一文描繪了索溪峪風景區的秀麗的自然風光,利用多媒體播放“迷人的張家界”視頻資料,便將靜止的文字變成了流動的畫面,呈現在學生面前氣勢磅礴的山峰、水流湍急的索溪、野性十足的動物、返璞歸真的游人。再加上聲情并茂的朗誦、特殊的情境。營造出一個特定的氛圍使學生如臨其境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欲望,學生的情感在欣賞語言美、自然美的過程中得到陶冶和凈化。
三、解“難”
解疑釋難,應用有度是語文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多媒體功能的發揮有賴于一定的條件所以課件的好壞應該體現在使用效果上媒體使用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不在于“錦上添花”而在于“雪中送炭,。如《黃山奇石》的課件,通過展示各種奇石的圖片 讓學生感受到黃山奇石的多、美、奇的特點。通過給那些奇石命名活動,激發了孩子的想象力,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然后,再回到文本中,聲情并茂地去讀,訓練了孩子的朗讀能力。再如《桂林山水》通過欣賞圖片資料,讓學生理解了漓江水的“靜、清、綠”,桂林山的“奇、秀、險”既直觀形象,又激發了學習興趣。課件的恰當點綴,讓我們的孩子在看、聽、想、議中達到了對文本文字的很好的穿越立體化、直觀化的教學知識的呈現讓我們的課堂吸引孩子的注意,我們的學生自覺不自覺地讓自己的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我們的課堂也就因為有了學生的主動參與而更加精彩和靈動,我們的語文課堂也顯得更加豐滿、更加豐盈、更加豐實、更有張力和活力。
四、拓“思”
自主探究,拓展思維是智慧語文課堂教學的靈魂。新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倡導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要通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去實現自我發展,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實現智慧教育的目的。為此我們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始終關注學生的知識背景,盡可能做到從孩子的眼里觀察身邊的世界,思考學習中的問題,研究解決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如教授《草船借箭》這一課時,我首先播放了從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中截取的一段借箭經過的視頻資料,在形象的復現了與文本有關的視屏資料之后,學生便自然而然有了思考和質疑“諸葛亮為何選大霧天去取箭?船一字兒擺開有何妙用為何要一邊擂鼓一邊吶喊呢?他們不怕曹操派兵進攻嗎?”等等。然后,再由學生走進文本以自主探究的方式解決疑問題,這樣就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拓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由于農村小學己經開設了信息技術課,學生初步具備了一些電腦操作技能,文字處理、復制粘貼、上網搜索、信息下載、發送郵件。他們非常喜歡網上沖浪,因為電腦就像一個神奇的魔術師一樣,給他們帶來無窮的知識和歡樂。多媒體教室的建立、局域網的逐步實施,寬帶上網的實現,為師生的教育教學搭建了一個嶄新的平臺。學生在這樣的環境氛圍中學習他們想學、樂學、愛學。信息技術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只要遵循著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課堂教學的基本規律,本著因需而用、科學合理、少而精的原則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使我們的語文教學更精彩,更有時代特色,更具魅力。“玫瑰是美的,但是更美的是它蘊含的香味。”信息技術自然會為小學語文教學增添一抹亮色,增加許多情趣,但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真切而有效地交流更會為我們的教育留下那些甜美而又悠長的回憶,讓信息技術更多的裝點我們的教育之夢。給孩子的理想插上騰飛的翅膀,領著孩子一起向著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