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教育資源配置與效率文獻綜述

2015-12-23 08:29:47錢鵬圖
魅力中國 2015年20期
關鍵詞:效率

摘要:筆者回顧了我國學者對教育資源配置與效率十五年以來的研究,圍繞“教育資源配置與效率的優化”這一核心問題,主要從對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的測算方法、教育資源配置的實踐探索與理論適用性以及我國教育資源配置與效率的實證研究三個方面進行研究。基于研究發現:我國對于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的實證研究方法相對單一,研究模型缺乏多元化;對于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的評價缺乏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對教育資源優化配置風險評估環節的研究略顯不足。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多學科交叉視角的研究方法體系;兼顧指標選取的科學性和數據的可獲得性和有效性;重視教育資源配置風險評估環節在教育資源優化配置過程中的作用,并豐富其研究成果等建議。

關鍵詞:教育資源配置 效率 優化配置

教育資源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基礎,面對人們不斷增加的教育需求,教育資源總量相對不足。在這種教育資源短缺的情況下,卻存在著教育資源浪費、資源利用效率低下等問題。因此,分析如何在有限的教育資源中優化教育資源的配置、提高教育資源配置效率,成為了我國教育高效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基于此,本文在對教育資源配置與效率相關文獻梳理的基礎上,探討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因素和優化路徑,從而根據分析結論,從優化路徑、評價指標、風險評估等方面提出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的參考建議。

一、相關概念界定

任何資源都是稀缺的,稀缺性意味著需要權衡和競爭,教育資源也是如此。[1]教育資源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教育服務的生產和提供角度看,狹義的教育資源是指用于教育服務生產過程中投入的各種生產要素,也就是一般理解的人力資源、財力資源和物力資源。[2]這與黃蓮潔[3]等人對教育資源定義的本質一致,都是從投入的角度去理解教育資源。從產出的角度看待教育資源,當各種投入要素經過一系列的配置、生產過程之后形成了最終面向消費者的“教育產成品”一各種教育服務。學生、家長和社會公眾所關心的教育資源一般是指這最終面向消費者的“教育產成品”[4]廣義的教育資源同時從生產投入和產出角度理解教育資源,其不僅包括狹義的教育資源,也包括最終形成的“教育產成品”一各種教育服務。

教育資源配置關心三個核心問題:首先,全社會應該拿出多少資源投入教育?其次,如何有效地將既定的教育投入資源轉化為量多質優的教育產出資源?最后,教育服務如何在社會成員之間進行分配?[5]

有學者從狹義教育資源的角度回答了前兩個問題,提出了教育資源配置的概念。靳希斌(2004)指出,教育資源配置是指教育資源在教育系統內部各級各類教育間合理有效的分配。包括社會總資源對教育的分配、教育資源在各地區教育之間的分配、教育資源在各級各類教育之間的分配、教育資源在各級各類教育學校之間的分配。[6]

教育資源配置的核心問題是教育資源配置的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的實質是在教育機構內部,通過相應的措施、手段和方法,使教育資源從低效益的環節、地方向高效益的環節、地方流動,把有限的教育資源配置到基礎好、效益高、質量高、成果多的學校或學校內部的其它環節,使教育資源的投入產出效率進一步提高。[7]

教育效率(也可稱為教育投資效率、教育資源利用效率或是教育投資內部效益)的基本含義包括:一是教育的投入是有限的,在不能滿足所有社會需求的前提下,較少的教育投入可以產生較多的產出視為有效率的教育行為,反之則為無效率的教育行為。二是增加教育投入是提高教育產出的主要措施之一。[8]

教育資源配置效率是指由于教育資源的稀缺性,所以需要政府在多種教育資源配置機制中選擇最優方案,使最小的財政投入獲得最大的教育收益。[9]可以視為教育資源利用效率。

二、我國教育資源配置與效率的研究現狀

對相關文獻梳理后發現,我國有關教育資源配置與效率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對教育資源配置效率測算方法的研究、教育資源配置實踐探索與理論適用性的研究以及我國教育資源配置與效率的實證研究三個方面。

(一)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的測算方法

效率的研究方法主要分為非參數法和參數法,參數法為隨機前沿方法(SEA),而非參數法為數據包絡分析(DEA)與隨機處置殼(FDH)方法。參數法需要確定生產函數的具體形式,若生產函數形勢設定不準確,則會引起較大的回歸誤差。非參數法的優勢是不需要設定生產函數的具體形式,不需進行回歸,也不需要對不同量綱的投入與產出變量單位化,而是利用線性規劃的方法刻畫效率生產前沿面,測量各個決策單元(DMU)的相對效率,因此國內外廣泛的將其應用到經濟與管理的各個領域。Afonso和Aubyn最早將非參數方法應用到OECD國家教育與醫療效率的研究中,同時使用FDH與DEA方法進行了對比分析,研究指出DEA方法較FDH更加嚴格,使用DEA方法測算出的有效率的決策單元在使用FDH方法測算時一定是有效率的,但若是使用FDH方法測算出的有效率的決策單元則不一定在DEA方法的測算下有效率。[10]從國內外的研究經驗來看,DEA在研究公共部門的效率問題上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教育資源配置效率測度方面,研究者主要采用生產函數和DEA模型。其中,生產函數只能適用單輸出情況,存在忽略效率標準等不足。而DEA模型在處理多輸入、多輸出的投入一產出的效率問題上具有優勢,成為近年來教育資源配置效率評價研究比較偏好的模型(林娟與盛建芳,2018)。

數據包絡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Analysis,簡稱DEA)的基本思路就是以某一組織系統中的實際決策單元為基礎,建立在決策單元的“帕累托最優”概念上,在避免賦權組合的方式下,針對其多種投入和多種產出建立多目標線性規劃模型,通過模型求解得出不同單位的相對有效性,計算出教育資源配置的效率。

用DEA評估教育資源配置效率主要運用CCR和BCC模型。由BCC模型計算得出技術效率,技術效率是由管理和技術等因素影響的生產效率,技術效率值越大,說明投入資源的使用效率越高;CCR模型是在假設規模效率不變的情況下,得出了包含規模效率成分的效率值,稱為綜合效率,簡稱效率。由CCR模型得出的效率值除以BCC模型,得出的技術效率值即規模效率值。規模效率反映了實際規模與最優生產規模的差距,是由決策單元的規模因素影響的效率。效率取值區間為(0,1),效率值等于1,說明資源配置效率處于最佳狀態,即資源配置有效。效率值越小,代表資源配置的效率越低(林娟與盛建芳,2018)。

在實踐過程中,部分學者結合Malmquist指數、Tobit回歸模型、SFA模型對DEA模型進行了改良。單濤基于DEATI]Malmquist指數模型,對中部地區2003-2014年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效率分別進行靜態描述和動態測評。[11]荀倩倩基于DEA和SFA模型,采用DEA三階段法對我國高等教育資源配置效率進行了評價。[12]李荔與李阿利基于DEA和Tobit回歸模型對我國十五所農林類院校的教育資源配置效率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13]

(二)教育資源配置的實踐探索與理論適用性

我國教育資源配置在實踐中遇到了一些問題:教育資源配置過程中如何權衡公平和效率之間的關系?教育資源配置過程中政府和市場的分別充當何種角色?如何實現教育資源配置的優化?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國內很多學者展開了研究和討論。

1.教育資源配置中公平和效率的關系與權衡

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問題是“一個經典的公共政策目標的權衡問題”[14],教育公平與效率是社會公平與效率的重要內容和延伸。目前學術界對于公平與效率的應然關系尚未達成共識,主要觀點可概括為以下三種,一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楊德廣,張興[15];王娜,張達[16];許士榮[17]);二是“公平優先、兼顧效率”(周炯,周奔波,陳為杰[18]);也有研究者從高等教育資源準公共產品的屬性出發,認為高等教育資源配置公平與效率的權衡非常復雜,存在一種受客觀條件限制的“動態均衡”機制,不能片面、機械地遵循普適原則(劉旭東[19])。對高等教育資源配置公平與效率的應然研究應在考量高等教育產品本質屬性的基礎上,依據教育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經濟、社會及政治對其的訴求,體現公平與效率權衡的歷史性、階段性和具體性(林娟,盛建芳[20]),即第三種觀點“公平與效率辯證統一、動態均衡”。

2.教育資源配置方式中政府和市場的調控機制

經濟體制決定資源配置方式。根據經濟體制的不同,教育資源配置方式可以分為計劃經濟配置方式和市場經濟配置方式兩種。計劃經濟配置方式以政府為配置主體,以政府計劃產生的供給驅動為原動力,采取政府集中決策方式。市場經濟配置方式以市場為配置主體,以市場的需求牽動為原動力,采取分散決策方式。有學者從公共產品理論角度,深入分析高等教育的產品屬性以及高等教育資源的層次與特點,提出我國高等教育資源配置宏觀上以計劃經濟方式為主,微觀上以市場經濟方式為主的“混合方式”,最大限度地促進高等教育資源合理、高效的配置。[21]政府在高等教育資源配置過程中存在政府失靈現象,主要表現在資源決策失誤、資源管理過度集中、資源管理機構低效和資源分配不公等方面。[22]矯正政府失靈除應進行體制改革外,更多地應借助市場機制,發揮其自發調節功能。同樣,高等教育資源市場也存在諸如外部性、壟斷性、信息不對稱性和機會成果分配不公等市場失靈現象,解決市場失靈應以政府調控為主。這樣看來,在解決政府與市場各自的失靈問題的過程中,政府與市場的職能發生了交叉與融合,兩者對資源調配的動態共存過程是由高等教育的準公共產品屬性決定的。[23]

3.教育資源配置的優化

教育資源配置的核心問題是實現教育資源配置的優化。“如何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先厘清教育資源配置過程中公平與效率、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邏輯關系。

教育公平是是政府主導的資源分配形式。政府在保證教育公平的前提下,也在運用市場機制進行政策的實施與引導(楊明,2007),在促進教育公平的過程中,政府與市場的功能實現了融合。教育效率是市場主導型的資源分配形式。而政府可以提供充分、有效的市場信息,彌補市場在自發配置資源過程中出現的諸如市場信息滯后和措施盲目等弊端,政府與市場的功能融合提高了教育效率(劉旭東,2011)。

既然公平與效率決定了政府與市場功能的適位與融合,那么“公平、效率、政府、市場和教育資源配置效率如何聯系在一起?”

公平和教育只是分析問題的兩個維度,不應該有主次輕重之分,所謂的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公平”和“效率”。教育公平是教育效率的回歸,教育效率是教育公平的超越,二者在不斷的博弈過程中,引導著政府與市場的功能適位與融合,以提高教育資源的配置效率,并保障分配公平,最終以提供高質量的教育產品為目的(劉旭東,2011)。

通過相關文獻梳理發現,目前對于我國教育資源配置優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對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的內容的研究、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的測算方法的研究、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的評價指標的研究、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的原則與方式的研究、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的風險評估的研究以及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的路徑探索的研究七個方面。

其一,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的內容

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的內容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合理分配教育資源,包括合理配置政府、社會和個人的教育資源,合理配置各級財政的教育資源,合理配置各級各類學校之間的教育資源。這里所說的合理分配,主要是指資源的總量和比例既要符合實際需要,又要遵循公平原則;第二是減少教育資源的浪費,包括減少人、財、物資源的浪費,減少專業、設備以及校舍建筑的重復設置,降低生均成本費以及與教學、科研無關的費用等;第三是提高教育資源的投入產出效率,包括提高各級教育的入學率,擴大辦學規模,提高生師比,力爭以盡可能少的“投入”獲得盡可能多的“產出”,即以有限的教育資源投入,培養更多的人才、出更多的成果,為社會做更多的貢獻等。[24]

其二,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的考核指標

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的考核指標可以根據資源配置主體的不同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應考核各級政府財政對整個教育的經費投入是否足夠。考核指標有:教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GDP)的比例與國際平均水平的比較;教育的公共開支占各級政府財政總支出的比例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比較;教育事業費中人員經費開支與非人員經費開支的比例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學校進行比較。其次,考核教育部門內部各級教育之間的資源配置是否合理。考核指標有:政府公共教育經費支出中各級教育所占的比例與國際平均水平的比較;各級各類學校在校生規模以及生均成本的相互比較;各級教育的生均成本與人均GDP的比值與其他國家或地區平均值的比較。最后,考核各級教育內部的資源配置是否合理。考核指標有:以我國高校目前采用的“綜合定額加專項補助”的分配方式(即以在校生規模、生均成本為基數再加專項補助費的投入模式),與其他國家或地區高校的資源分配方式(協議投入、產出投入和質量投入等)進行比較;中小學教育的投入模式與相關國家或地區中小學教育投入模式的比較;同級各類學校和各類專業生均培養費的比較;同級學校內部人員經費與公用經費所占比例的比較;同級各類學校師生比、人均資源占有率、固定資產使用率等指標的比較。[25]

其三,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的原則與方式

陳云與楊年芳認為優化配置教育資源的根本是對資源配置方式的科學、有效選擇。我國教育可分為義務教育和非義務教育兩大階段,依據公共產品理論和教育性質的不同,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產品應屬于公共產品,非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產品則表現為準公共產品屬性。對于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資源配置應以公平為基本原則,非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資源配置則應側重效率。因此,在對有限的教育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的實踐過程中,政府及相關部門應根據不同階段教育產品的不同屬性科學地選擇高效的資源配置方式和路徑。[26]

公平、效率、政府、市場和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緊密相連,應以不同階段教育產品的不同屬性為邏輯起點,全面、動態分析各元素之間的關系。詳見上文中對于“公平、效率、政府、市場和教育資源配置效率如何聯系在一起?”的分析。

其四,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的路徑探索

有學者從“雁行發展模式”出發,對我國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的路徑進行了探索。馮婉禎引入雁行發展模式,探討其在我國區域學前教育資源微觀配置效率提升中的理論可行性,結果發現雁行發展模式是提升區域學前教育資源微觀配置效率的有效路徑。根據雁行發展理論的研究結論,區域內學前教育資源在不同等級幼兒園之間傳遞應遵循等級相近傳遞的原則,通過示范性幼兒園不斷的教育創新并向下一等級幼兒園擴散,這種環環相扣、梯度轉移的發展模式就能夠帶動低層次幼兒園的發展。與當前各地實踐中的優質幼兒園單向輸出優質資源的做法不同,雁行模式鼓勵不同等級幼兒園之間的雙向交流,包括上下等級幼兒園之間和同一等級各幼兒園之間的交流。雁行發展模式強調的是區域幼兒園之間實施等級梯度、有層次的示范和引領,這與義務教育階段推進均衡發展的做法不同。這種方式通過把普通園與示范園間的發展差距控制在可以模仿借鑒的范圍內,當各等級幼兒園發展差距不明顯時,區域幼兒園發展的“雁行模式”便無存在的基礎,雁行發展形態將轉變成均衡發展格局。[27]

筆者通過文獻梳理發現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的主要測算方法是數據包絡分析法(DEA)及其改良模型,對于“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的測算方法”的研究參見上文“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的測算方法”,對于“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制”和“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的風險評估”的分析將在下一部分“我國教育資源配置與效率的實證研究”中加以詳述。

(三)我國教育資源配置與效率的實證研究

國內關于教育資源配置與效率的相關實證研究相對較少,且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從研究對象的角度上看,主要涉及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階段,關于學前教育、中等教育和繼續教育階段的研究相對較少;從研究層次的角度上看,主要涉及中觀層面的省際比較和省內分析,微觀層面的市、縣、學校之間比較相對較少,宏觀層面的國際比較與國內研究鮮有(筆者將學校一級列入微觀層面是基于學校資源配置是教育資源配置的下位概念,且本研究中涉及學校資源配置的研究);從研究方法的角度上看,研究主要基于DEA及其改良模型,部分學者結合Malmqulst指數、基尼系數、Tobit模型進行了研究。實證研究內容主要涉及“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制”和“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的風險評估”等問題。

本部分“教育資源配置與效率的實證研究”是對上一個部分中“如何實現教育資源配置的優化”問題的量化研究和補充回答。國內學者們通過實證研究試圖找出我國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的有效途徑以期解決教育資源配置效率不高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

1.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制

國內學者將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因素大致總結為以下幾種: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城鎮化水平、人口密度、政府財政支持水平等外部因素和辦學規模、管理水平等內部因素(陳岳堂,趙婷婷(2018);朱健,賀適,王輝(2018);張麗亞,徐輝(2016);馮婉幀,吳建濤(2016))。朱健,賀適,王輝基于DEA-Tobit模型,對我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農村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效率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城鎮化水平和辦學規模對農村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效率有顯著影響。[28]陳岳堂,趙婷婷基于縣域視角和湖南省39個縣(市)數據,采用可以剔除環境因素和隨機誤差的三階段DEA方法,對農村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效率影響因素(經濟發展水平、城鎮化水平、人口密度、政府財政支持水平)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城鎮化水平、人口密度、政府財政支持水平與縣域農村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效率具有明顯線性相關性,即城鎮化水平、人口密度、政府財政支持水平是其主要影響因素,而經濟發展水平與縣域農村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效率具有非線性相關性,但仍是其主要影響因素;在與資源配置效率具有線性相關性的三個因素中,人口密度、政府財政支持水平具有明顯正相關性,而城鎮化水平則具有明顯負相關性,有趣的是,代表經濟發展水平的人均GDP具有正向影響效應。城鎮化造成人口流動,減少農村地區的人口密度,進而影響教育資源的配置效率。[29]馮婉幀,吳建濤使用Eviews5.0軟件對我國2001—2013年間的宏觀數據進行計量分析,探索城鎮化進程對我國學前教育資源宏觀配置效率的影響,結果發現城鎮化通過人口流動影響了城鄉間教育資源的需求和供給平衡,進而影響教育資源配置的效率,是影響我國學前教育資源宏觀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我國城鎮與農村幼兒園在園學生規模差距逐漸擴大的主要因素。[30]張麗亞,徐輝基于DEA分析,對我國各省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的進行比較發現,經濟發展水平是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的主要因素,但非其決定性因素。[31]

筆者認為:目前國內針對“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制”的實證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部分學者已經嘗試將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的部分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綜合研究,卻缺乏考慮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等全部可行性要素的系統性綜合研究,無法為宏觀層面進一步決策提供量化研究依據。盡管這可能陷入模型需要改良、數據難以獲取、指標選取標準難以確定等困境,但其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可進行進一步的探索。

2.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的風險評估

在教育資源配置過程中存在不確定因素,這很可能使教育資源配置的績效產出有偏離,進而產生教育資源配置的風險。如何合理度量教育資源配置的風險并加以控制,就成為了教育資源優化配置不可或缺的環節。廖芹與張螢在收集72所高校五年投入產出數據并進行績效評價的基礎上,將神經網絡與遺傳算法相結合,建立非線性適應值函數,以投入產出績效作為資源配置目標,建立高等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的兩層結構模型,對教育資源配置結果進行貝葉斯風險評估。[32]教育資源配置的風險評估不僅可以監督與管理教育資源配置過程,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教育資源配置的效率,為突破傳統教育資源優化配置模式提供了有效的參考。

三、總結及對策建議

(一)總結

針對目前國內關于教育資源配置與效率的研究現狀,本文從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的測算方法、教育資源配置的實踐探索與理論適用性以及我國教育資源配置與效率的實證研究三個方面圍繞“教育資源配置與效率的優化”這一核心問題進行闡述。從研究對象上看,主要涉及基礎教育(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關于中等教育高中階段和繼續教育的研究較少涉及,對高等教育資源配置的研究成為近年來教育經濟學的研究熱點,未來研究還將進一步圍繞高等教育公平與配置效率等問題展開;從研究層次上看,主要涉及中觀層面的省際比較和省內分析,微觀層面的市、縣、學校之間比較和宏觀層面的國際比較與國內研究涉及相對較少;從研究方法上看,逐漸由早期的學理分析向近期的實證研究過渡,對DEA技術的應用日趨成熟,其實證研究成果開始成為近年來教育資源配置優化路徑探索的參考點。最后,針對研究者對我國教育資源配置與效率的實證研究進行總結:

我國教育資源配置與效率的實證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不足之處:

1.從研究方法上看,國內對于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的研究方法相對單一,研究模型缺乏多元化,主要基于DEA及其改良的模型,部分學者結合了Malmquist指數、Tobit模型、SFA模型,難以解決教育資源配置實踐中遇到的所有問題;同時由于我國不同階段的教育資源具有不同的產品屬性,套用DEA及其改良模型方法得到的研究結果在科學性上略顯不足,容易造成對評價結果的誤讀。

2.從評價指標體系上看,國內對于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的評價缺乏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雖有部分學者進行了嘗試,通過建立全面的投入產出指標,對農村義務教育經費配置效率進行了研究,得出配置效率較高的結論,但由于其選取了過多的指標,導致了研究結果的失真。

3.從研究內容上看,國內對教育資源優化配置風險評估環節的研究不足,僅有少量學者將神經網絡與遺傳算法相結合,對風險評估進行了嘗試性探索。

雖然目前我國教育資源配置與效率的實證研究存在不足,但卻映射出了中國教育研究者們對于中國教育實證捍衛所做出的時代性的救贖和努力。

(二)對策建議

1.未來研究應綜合利用教育經濟學、教育管理學和教育統計學等多學科的研究方法和視角,同時積極學習借鑒國外研究成果,并將其“本土化”和“中國化”,以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多學科交叉視角的研究方法體系,實現我國相關實證研究成果“質和量”的全面提升。

2.在選取教育資源配置效率評價指標時,應秉承指標選取的科學性、可行性、獨立性和精簡性原則,兼顧樣本數據的可獲得性和有效性,同時考慮指標之間的冗余程度,建立科學、合理、高效的評價指標體系。

3.需重視教育資源配置風險評估環節在教育資源優化配置過程中的作用,加大對其影響因素與作用機制、研究方法及其模型的適用性與改良、基于評估的風險控制與管理改革措施、應急資源配置機制等方面的研究,以豐富相關研究成果,實現對教育資源配置可行性的評價,以期提高教育資源配置效率。

四、可進一步探索領域

(一)國內針對“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制”的實證研究缺乏用系統的方法將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放在一起的全要素綜合實證研究,無法為宏觀層面進一步決策提供量化研究依據,但其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可基于對我國教育資源配置效率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在薈萃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假設,再根據DEA實證分析得出的效率值,利用Tobit模型對其進行回歸分析,進一步驗證提出的假設。

(二)國內針對“教育資源配置優化”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己有研究者從動態均衡的視角對“公平與效率”、“政府與市場”等教育資源配置的影響因素進行綜合研究,但以各因素間作用機制等質性研究為主,缺乏對其進行的全要素實證研究。可根據基尼系數公式的運算規律(使用此公式進行運算之前需將數值按照升序進行排序),建立適合多輸入多輸出,能體現具體歷史情境,反映公平與效率權衡的DEA改良模型,對其進一步嘗試。

(三)目前,雖然有學者論證了雁行發展模式在我國區域學前教育資源微觀配置效率提升中的理論可行性,但缺乏對其實踐可行性進行驗證性的實證研究。可結合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數對其教育資源配置效率分別進行靜態描述和動態測算與評價。

參考文獻

[1]張新平,褚宏啟.教育管理學通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34.

[2]王善邁.教育經濟學簡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2.

[3]黃蓮潔.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的理論與實踐[J].教育探索,2003(10):58-59.

[4]魏新.教育財政學簡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1,

[5]張新平,褚宏啟.教育管理學通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37.

[6]靳希斌.教育經濟學(修訂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43-144.

[7]胡詠梅.學校資源配置與學生學業成績關系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7:23.

[8]楊青青,任延浩.城鄉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的公平與效率問題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14):8-9.

[9]陳靜思.教育資源配置的公平與效率[J].當代經濟,2016(33):70-71.

[10]Afonso A,Aubyn M S.Non-Parametric approaches to education and healthefficiency in DECD countries[J].JournaI of Applied Economics,2005,8(02):227-246.

[11]單濤.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數的中部地區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研究[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6,32(05):90-94.

[12]荀倩倩.基于三階段DEA的我國高等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研究[D].寧夏醫科大學2018.

[13]李荔.李阿利.農林類院校教育資源配置效率影響因素分析——基于DEA—Tobit模型[J].中國農業教育,2017(02):56-60+83.

[14]范先佐.關于教育領域公平與效率的抉擇[J].江蘇教育,2009(05):1.

[15]楊德廣,張興.關于高等教育公平與效率的思考[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1).

[16]王娜,張達.高等教育公共資源配置的公平與效率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0(03).

[17]許士榮.公平和效率:我國高等教育資源配置的兩難選擇[J].高教與經濟,2010,23(02):34-37。

[18]周炯,周奔波,陳為杰.我國高等教育資源配置的公平與效率分析[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02):167-170.

[19]劉旭東.公平與效率:高等教育資源配置中政府與市場的角色適位與融合[A].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USA.Proceedings of 201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I Science(ICASS 2012) Volume 4[C].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USA: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Institute.2012:7.

[20]林娟,盛建芳.效率優先兼顧公平何以可能:高職教育資源合理配置研究[J].教育經濟評論,2018,3(02):100-115.

[21]趙君.關于高等教育資源配置方式的合理選擇[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04):31-34.

[22]楊明.政府與市場——高等教育財政政策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28+37-38+182.

[23]劉旭東,傅松濤.公平與效率:高等教育資源配置中政府與市場的角色適位與融合[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31(12):3-5.

[24]胡脈梅.學校資源配置與學生學業成績關系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7:19.

[25]呂海鷗.城鄉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10-11.

[26]陳云,楊年芳.基于公共產品理論的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10(10).

[27]馮婉禎.雁行發展與區域學前教育資源微觀配置效率的提升研究[J].基礎教育2018,15(01):40-46.

[28]朱健,賀適,王輝.我國農村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研究——基于DEA-Tobit模型的分析[J].教育經濟評論,2018,3(05):37-53.

[29]陳岳堂,趙婷婷.中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研究——基于縣域視角和湖南39個縣(市)的數據[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9(03):97-102.

[30]馮婉禎,吳建濤.城鎮化與我國學前教育資源宏觀配置效率研究[J].教育研究,2016,37(03):84-91.

[31]張亞麗,徐輝.我國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效率初探[J].教育評論,2016(06):8-11.

[32]廖芹,張螢.高等學校資源優化配置與管理的相關模型研究[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7,47(21):52-59.

作者簡介:錢鵬圖 男 1987 碩士研究生 教育管理

猜你喜歡
效率
你在咖啡館學習會更有創意和效率嗎?
提升朗讀教學效率的幾點思考
甘肅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2
注意實驗拓展,提高復習效率
效率的價值
商周刊(2017年9期)2017-08-22 02:57:49
引入“倒逼機制”提高治霾效率
遼寧經濟(2017年6期)2017-07-12 09:27:16
質量與效率的爭論
中國衛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4
跟蹤導練(一)2
提高食品行業清潔操作的效率
OptiMOSTM 300V提高硬開關應用的效率,支持新型設計
“錢”、“事”脫節效率低
中國衛生(2014年11期)2014-11-12 13:11: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www.99在线观看| 国产黑丝一区|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亚洲手机在线| 日本精品一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AV无码一区| 99激情网| 亚洲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深夜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三级网站|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aaa国产一级毛片| 日韩AV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卡视频| 成人av专区精品无码国产| 日韩av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v| 午夜小视频在线|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五月六月伊人狠狠丁香网|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红杏AV在线无码| 99久久这里只精品麻豆|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人莉莉成在线播放| 欧美福利在线| 国产99在线| 欧美色伊人|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91色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97|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午夜人性色福利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在线第一页|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 热99re99首页精品亚洲五月天| 亚洲精品图区|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堂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色在线|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xx在线观看| 97在线国产视频|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 色天天综合|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入口|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在线网站| 日本黄色a视频| 久久免费视频播放| 在线看AV天堂| 自拍偷拍欧美日韩| 午夜色综合| 日本午夜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综合试看| 99久久精彩视频| www.国产福利|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大片高| 波多野结衣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无码九区|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色偷偷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午夜网站| 美女被操91视频|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 成人福利在线视频|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