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景林
摘要:應用題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加強學生數學應用題解題思路的培養,是提高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因此,教師應注重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應用題解題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 應用題 解題思路
應用題是小學數學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應用題的學習還是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訓練和培養的重要方式和途徑。進行數學應用題教學,應抓住培養學生解題思路這個教學重點和關鍵來展開課堂教學。只有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才能提升學生解題的速度和質量,因此,教師應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拓展學生的解題思路,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以此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1、利用生活情境引入習題教學
在實際問題的教學中,教師應注意與現實生活的結合,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數量關系和數學問題,將數學帶入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重視數學,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并體驗其魅力的意愿。這是以生活為導向的實踐問題教學策略。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創造一些“開放式問題情境”,通過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生活導向策略比正常的日常教學更有利于兒童數學能力的培養。一張草圖曾經描述過,在幼兒園兒童的智力競賽中,一個孩子可以很快找到零和游戲,并在短時間內計算出價格,因為他的父母正在出售蔬菜,并且受到環境的影響。雖然這種學習不在課堂上,但更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在他們的生活中學習數學,這樣他們會覺得更有趣和實用,因為這是真實的生活。因此,基于生活的教學對于學習數學是至關重要的,也是有益的。學習數學的目的是為了在生產和生活中更好地利用數學能力,并且是為了實用目的。此時,教師應該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在教學中接觸更客觀的現實。這將有助于學生培養創新思維。教科書中的內容是片面的,即使它學得很好,但是生活是這本書的老師,生活是實踐的真正知識。
2、加強學生解題思路優化訓練
在應用題解決過程中,很多學生之所以難以計算出正確結果,一般原因都是未對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做出準確把握,對此,教師應結合學生不同階段的認知發展特點,采用更科學有效的策略方法,加強學生解題思路的培養。在實際解題中,教師要先指導學生對題意做出準確把握,對各條件之間、條件與問題之間存在的密切聯系做出全面分析,在此基礎上找到問題的正確解答方法。但是要注意的是,由于小學生認知能力普遍較低,所以,在剛接觸應用題時,很多學生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抵觸情緒,為了能夠幫助廣大小學生擺脫這種情況,教師就要通過簡略圖等新穎多樣的形式來為學生呈現應用題文字,以此來鍛煉、提升學生的認知理解能力。例如,在講解“學校養了13只黑兔,6只白兔,如果讓黑兔和白兔一一對應,那么黑兔比白兔多多少只昵?”這道應用題時,為了讓學生快速理解、掌握題意,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親自動手將黑兔、白兔一一對應畫出來,然后再對該用加法還是減法進行分析探究,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學習熱情、應用題分析解答效率的全面提升,也能夠為其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3、重視各類解題技巧總結整理
在應用題教學中,除了技巧的傳授之外,教師還應積極引導學生學會總結,對各類解題技巧做出科學歸納,從而有效避免在今后解答同類型題目時浪費時間,或者是陷入困境。因此,在授課結束后,由于小學生的自覺能力相對較低,所以,教師要指導學生將各類知識點記錄下來,認真總結思考,并通過耐心的輔導來盡可能彌補學生因為缺乏經驗,或者是投入時間、精力不夠而出現的一系列錯誤,同時,也有助于學生良好總結習慣的培養,在教師的幫助指導下,科學復習、整理所學知識,以此來對應用題教學技巧做出不斷優化,促進授課質量與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4、采用多樣化的應用題訓練形式
開展應用題練習是培養學生應用題解題水平的有效方法。如果教師僅僅采用單一的方法開展教學,就會影響到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積極性的發展。通過應用多元化的訓練形式,可以讓學生拓展解決應用題的思路,讓學生持續發展解題能力并且產生解題興趣,可以讓學生嘗試靈活思考,并且提升自己的推理、辨識能力。在多種訓練方式下,學生可以發展靈活處理問題的能力。比如,爸爸今年32歲了,小紅今年的年齡是8歲,在過十年之后,爸爸的年齡比小紅大多少?根據這個題目,可以使用爸爸十年之后的年齡減小紅十年之后的年齡,也是根據減數和被減數增加,差不變的規律,使用爸爸今年的年齡來減去現在小紅的年齡,這樣可以獲得正確的答案。通過變換思路,可以顯著的簡化解題流程。此外,在實際授課中還要注意,雖然說新課程教育理念強調要盡可能多的為學生創造獨立思考、探究的機會,但也不能完全放任,尤其是對于應用題這一難度較大的題型,教師應重視自身引導、輔助作用的有效發揮,通過針對性的指導,學生關注應用題的審題、分析過程,并且注重解題的規范性,可以發揮良好效果。
5、培養學生的逆向解題思維
逆向思維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困難的問題,從問題中回到已知的情況,并從雙方思考問題。這種逆向思維的應用就是逆向策略,這是一種聰明靈活的解決問題策略,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思維,解決更復雜、更困難的問題。教師應該指導學生熟練地使用最簡單的方法回答問題,以減輕解決問題的負擔。如果你想學好數學,你必須明白“適當懶惰”的重要性。然而,我們應該注意這樣一個事實,即我們不能僅僅為一個問題尋求多種解決方案,這樣會事半功倍。教師應該處理好教學策略優化和創新思維訓練之間的關系,讓學生理解多種解決問題的想法和方法的真正意義在于從多個角度訓練思維,培養思維的創造性、靈活性和發散性,而不僅僅是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多,但都是由于思維的分歧。因此,教學應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為目標。
結語
總之,在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時,要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培養解題思路是重點,要通過運用多種方法策略,啟發學生的解題思路。通過培養學生掌握審題的方法技巧,借助于圖形等多種方法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有效提高應用題的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劉英.試論小學數學高段應用題的解題步驟指導[J].中國校外教育,2013(32).
[2]楊曉英.淺談提高小學六年級數學應用題的解題技巧的措施[J].同行,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