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惕安
摘要: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與進步,我國市政道路橋梁施工技術也得到了更新與發展,但在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施工過程中仍然會出現一些病害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損壞道路橋梁,大大縮短了道路橋梁的使用壽命,給人們的出行帶來安全隱患。本文重點分析了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并針對其產生原因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提高道路橋梁工程的使用期限,保證人們日常出行的安全。
關鍵詞:市政道路橋梁工程 常見病害 施工處理技術
引言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私家車輛越來越多,給市政道路橋梁工程也帶來了越來越大的交通壓力。在交通運輸事業中,市政道路橋梁工程是一項重要的基礎設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我國的交通壓力。但在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投入使用過程中,總會受到許多外界因素的影響,導致道路橋梁出現病害,給人們的日常出行帶來安全隱患。為此,及時預防及處理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是十分有必要的,為了提升道路橋梁施工處理技術水平、保證施工的有效性,道路橋梁工程管理人員必須合理控制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質量,從根本上保證市政道路橋梁的質量,保證人們的日常出行安全。
1、市政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病害的產生原因
1.1路橋面鋪裝層容易出現裂縫
在道路橋梁工程的施工過程中,路面與橋面鋪裝層一般使用的是半剛性結構,雖然半剛性結構能夠有效提升鋪裝層的強度與承受力,但溫度對半剛性結構的影響較大,隨著溫度差異的增大,鋪裝層出現裂縫的概率也會增大。特別是在寒冷的北方地區,路面和橋面鋪裝層出現裂縫的現象更為嚴重。這是因為北方地區的早晚溫差過大,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半剛性結構路面和橋面的受壓性能,進而導致路橋面在使用過程中容易產生裂縫,嚴重的話還會導致道路橋梁崩塌。另外,道路橋梁的日常使用量過大也是導致路橋面鋪裝層容易出現裂縫的重要原因,與人行道的鋪裝層相比而言,有大量車輛行駛的道路橋梁出現裂縫的可能性更大。因為在車輛的行駛過程中超載與急剎車的情況會頻頻發生,使得地面被車輛嚴重擠壓并產生磨損,導致路面出現凹陷,甚至出現斷裂層;路面和橋面經過長期的磨損而產生裂縫是必然的,同時也給道路橋梁工程埋下了隱患,并引起嚴重的質量問題。
1.2地基不均勻導致道路橋梁出現沉降
道路橋梁工程的地基質量對道路橋梁的使用期限有著直接影響,地基不均勻造成道路橋梁沉降,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①在市政道路橋梁工程開始施工之前,相關工作人員沒有對施工場地進行全面勘測,導致道路橋梁的設計不合理,導致施工處理技術出現漏洞;②在道路橋梁工程的建設過程中,一些施工技術人員為了獲取私利而偷工減料,導致工 程質量的不達標,成為“豆腐渣工程”,最終使道路橋梁的地基出現沉降問題;③在進行施工,施工人員沒有對施工現場的地質或環境情況進行充分考慮,道路橋梁工程的建設期較長,經過長時間的施工必然會對地表層產生一定的破壞,改變地質情況,引起土質軟硬度不均衡、地基不均勻等問題,甚至還會引起地基沉降。如果出現地基沉降不均勻的現象,將會導致道路橋梁表面的受力不均,嚴重影響到車輛行駛和人們的日常出行安全。
2、市政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病害的施工處理技術
2.1加強道路橋梁常見病害的預防
道路橋梁工程的病害預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為有效預防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產生病害,需要在施工過程中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合理控制:
①加強對基層施工質量的控制,主要是對松浦厚度和材料含水量進行嚴格控制,基層進行初壓之后要由人工進行修整等。道路橋梁的穩定性受基層邊緣壓實度的影響較大,所以必須對基層邊緣的壓實度進行嚴格控制,如果在特殊情況下機械設備無法壓實時,需要利用人工手段來對基層進行夯實,保證基層邊緣的密實度;
②對施工材料的規格以及配合比進行嚴格控制,保證基層在的平整度與壓實度符合相關標準;⑧加強對基層平整度的控制,加強平整度檢測工作,一旦發現不平整的位置必須及時整平,清理干凈基層表面之后再開始攤鋪操作,倘若在清理過程中發現基層表面出現了下封層脫落的現象,必須將脫落部位的基層表面清理干凈,再重新制作下封層或重新噴灑透層瀝青;④加強對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的控制。①合理控制瀝青混合材料的配合比,合理調整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避免因配合比不合理而造成密實度不足、強度過小等問題;
②實時監控混合料拌合的全過程,以防發生溫度過高過低或者拌合不均勻的問題;③合理控制礦料的質量,如果礦料的質量不合格,比如含有過多的扁平細長顆粒、石料的抗壓強度不達標以及集料壓碎程度不達標等,都會導致瀝青混合料的抗壓強度和穩定程度不符合施工要求,增大路面病害的可能性。
2.2裂縫修補技術
針對道路橋梁鋪裝層出現的裂縫問題可以采用裂縫修補施工技術,裂縫修補技術包括了表層修補技術、裂縫填充技術以及裂縫灌漿技術等,一般要根據路面裂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不同的裂縫修補施工技術。這一段主要是對表面修補技術進行介紹,這一技術通常是在路橋面裂縫較淺(即裂縫寬度小于0.2cm)的情況下使用。每隔5 min在鋪裝層的裂縫處涂抹一次水泥漿或環氧膠泥,涂抹厚度必須超過Imm,然后將油漆或瀝青涂抹在鋪裝層表面,起到防腐保護的作用,最后在表面覆蓋一層玻璃纖維布,避免鋪裝層表面再次被外界環境損壞。
2.3裂縫填充技術
與裂縫修補技術相比而言,裂縫填充技術的加固效果更好,如果裂縫較寬或裂縫問題比較嚴重的話,使用這一技術的效果會更好。其具體操作方法是,在路面裂縫位置的縱深方向進行挖槽,按照一定比例在槽位里將水泥漿與環氧樹脂膠進行調配,調配完成后在路面裂縫中填入混合物。因為環氧樹脂膠的穩定性好,將其與水泥漿調配后,能夠增強穩固 在槽位里,修補表面裂縫的效果更好。另外,還可以將防水性能強的橡膠材料添加到填充的工程材料中,以降低雨水天氣中對路面裂縫的不良影響。
2.4鋼筋銹蝕施工處理
在道路橋梁工程的承重系統中,鋼筋是最為關鍵的承重部分,導致鋼筋出現銹蝕現象主要是因為其沒有了混凝土的保護。作為路橋工程主要的承重部分,一旦鋼筋沒有了混凝土的保護,將會受到外界空氣或其他因素的腐蝕,進而降低鋼筋結構的強度與韌性。因此,在對鋼筋銹蝕進行處理時,必須將加強對混凝土質量的控制,保證混凝土能夠充分發揮其對鋼筋的保護作用。一般來說,可以通過增加混凝土的厚度來保護鋼筋結構,還可以在混凝土表面涂刷保護層來加強保護,比如覆蓋層、砂漿層和封閉層等;在混凝土剛開始施工時,可以對施工材料的配比進行調 整以增大混凝土密度,比如在拌合混凝土時可以增加礦渣或煤灰粉,以此來提高混凝土的防滲能力。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市政道路橋梁工程在使用過程中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病害,例如裂縫、沉降、鋼筋銹蝕以及橋頭破損等等。因此,為了保證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建設質量與車輛的通行安全,延長道路橋梁工程的使用壽命,我們必須加強對道路橋梁工程的管理,加強對道路橋梁工程的日常養護管理,引入先進技術,及時處理道路橋梁病害,保證道路橋梁的結構安全和穩定性,促進我國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敏.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J].四川水泥,2015(10):336+339.
[2]金國平,王國松.市政道路橋梁工程質量通病和控制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0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