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2015-12-24/ 第14版面/國際論壇 /作者:吳思科
敘利亞副總理兼外長瓦利德23日來華訪問,一天之前伊拉克總理阿巴迪也應邀訪問中國。外界對兩則消息的解讀是中國將在敘利亞與伊拉克局勢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自去年“伊斯蘭國”(IS)宣告成立并逐漸擴大聲勢以來,伊拉克面臨的反恐問題進入一個特殊階段,這也使阿巴迪的到訪備受矚目。其實阿巴迪此次訪華是一次正常的國事訪問,并非為了某一件事而來。中國和伊拉克一直都是友好國家。中伊雙方更多地是希望通過這樣的訪問,增進雙方政治了解,促進合作。
當然,在處理地區事務時,中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進行協調很正常。在伊拉克反對恐怖主義、維護穩定、恢復正常秩序等方面,中國會給予支持。穩定和發展實際上是相互促進的,穩定才能真正投入精力去發展,不斷發展才能為穩定創造基礎和條件,這兩個輪子要同時轉起來才行。
從過去到現在,中國在敘利亞、伊拉克的相關事務協調中一直沒有缺席,自始至終大力推動問題妥善解決。首先,中方堅持這兩個國家的事情應該由這兩個國家自己做主。譴責和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堅定支持伊拉克和敘利亞維護國家安全穩定和打擊恐怖主義所作努力。尊重兩國人民的自主選擇是最基礎的東西,中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他國越俎代庖反而事與愿違。同時中國也非常支持伊拉克和周邊國家共同建立反對恐怖主義的聯合力量,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比如,關鍵時刻中方除派特使去伊拉克外,還去了土耳其和伊朗等國,傳遞的信息很明確——恐怖主義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各方應該通力合作,共同反恐。
第二,中伊雙方在各領域的合作會堅持做下去,不會受到外界因素影響。伊拉克是中東地區一個重要國家,中方一直非常重視發展與伊拉克在各個方面的合作,并認為伊拉克是建設“一帶一路”的重要戰略合作伙伴,鼓勵有實力、有信譽的中資企業赴伊拉克參與重點領域重建項目。
第三,中國支持聯合國發揮主導作用,在研究和討論該地區問題方面,中國始終是積極的力量。
中東地區當前正處于重大發展轉型過程中。冷戰結束之后,美國在中東一家獨大,根本不顧聯合國意見和決定。那時美國頤指氣使的氣勢到了頂峰。現在情況則發生了比較明顯的變化,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投入減少,對該地區的影響力和主導能力也明顯不比從前。俄羅斯則在該地區與敘利亞、伊拉克和伊朗形成可以和美國相互抗衡的新力量。當然,美俄之間有競爭,也有協調。
多股力量在中東地區膠著,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作用是獨特的,因為中國在中東地區從來沒有謀取某種自身利益,而是從該地區和平穩定和發展著想,一直主張聯合國發揮主導作用,通過政治解決這些問題。中方的主張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各方已經看得越來越清楚,最終還是要走上這條道路。雖然中國沒有像美俄那樣的軍事投入,但是中國這樣的主張恰恰能夠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各方面都希望中國能夠在該地區發揮作用。▲(作者是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詢委員會委員、前中東問題特使,本文由邢曉婧采訪整理)
環球時報2015-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