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憲東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教學任務。只有培養好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具備一定的語文素養,才能夠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取得更高效的學習效果,進而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水平。本文就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出相關的建議及對策,希望能夠給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教學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 思維能力 策略及建議
社會各界對語文教學工作的認知水平越來越高,與此同時人們對語文教學的要求也更為嚴格。新課程標準改革對語文課程明確提出了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是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本文將以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入手,去分析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性,進而提出行之有效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方法。
1、就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必要性分析
初中語文教學和小學語文教學不同,初中的語文教學更加注重引導學生去深入了解知識內涵,進而學生掌握的知識面才會更廣,學生具備舉一反三的解題能力,這樣才能夠有效解決書本中出現的各種類型的題目,這正是讓學生獨立思考的原因。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常見字詞的寫法,更要引導學生去理解各種文章所蘊含的深層次的內涵,進而具備鑒賞各類古詩詞的能力,讓學生具備定的文學素養,進而能夠創造出自己的文章。要想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和領悟設定的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著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語文學科的魅力,讓學生能夠領悟到語文作品中的精神文化,進而提高學生自身的文學素養。除此之外,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幫助學生高效的掌握所學的知識,進而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十分重要。
2、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建議及對策
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只有采用多種力法進行有效的配合,才能夠達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教學目標。以下就教師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出幾種可行性方案。
2.1 加強師生間的有效互動
一般而言,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之中,考慮到教學內容比較緊張,而教學內容較多,語文課堂上留給師生之間有效互動的時間很少,但是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初中語文課堂已經成為了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的過程,學生并沒有足夠的獨立思考空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這樣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不僅缺乏趣味性,而且不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會嚴重影響語文教學質量。因此,要想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首先應該在課堂上增加師生間的互動,可以讓教師和學生就同一個問題進行探討,教師可以允許學生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建議,進而在增強初中語文課堂趣味性的同時,也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同時也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2 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
只有讓學生在課堂上敢于提問,才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質疑精神,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運用問題藝術,采用富有趣味性的問題去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進而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求知欲望,讓學生能夠積極思考,進而讓學生能夠借助問題去主動參與到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之中,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究,進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借助問題鍛煉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更加敏捷的解決問題。思維的敏捷性就是學生能夠快速而準確的就問題做出解答,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先讓學生去初讀課外,在此之后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對課文內容具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進而訓練學生的思維敏捷性。例如,在講授《皇帝的新裝》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去回答和課外內容有關的問題,進而去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1)嘗試概括《皇帝的新裝》這篇文章中作者的有關信息,除此之外,你還讀過他的哪些作品。(2)嘗試用簡潔的語言去概括故事內容。(3)故事中最可笑、最可恨、又最可愛的人物是誰呢?請說一下理由。(4)概括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點。
借助問題訓練學生思維的創新性。所謂的思維創新性就是不盲從,對問題具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讓學生不要一味迷信課本和老師,要對問題具有自己的思維考慮,鼓勵學生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化成長習慣,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和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去形成獨特的見解和感悟。例如,在學習《藤野先生》這篇課文時,文中有這樣的一句話:“東京也無非這樣。”教師可以針對句子中涵蓋的關聯詞對學生進行提問,同樣是關聯詞,為什么在這句話中卻沒有相關聯的內容呢?也字和哪里相關聯呢?教師通過在簡單之處巧妙地設計問題,進而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將這句話融入到文章內容之中去理解,這樣的教學形式下學生就會有意識的去整體上把握文章內容,學生理解文章內容也就不會只是膚淺的理解字面意思,而是去結合文章內容和具體的社會環境去理解文章主旨,讓學生能夠就文章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從而深刻地體會作者在作品中想要傳達的情感。
總結
綜上所述,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僅對學生自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改善初中語文教學效果也會價值。全文就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出了幾項建議及對策,通過在課堂上增加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增強初中語文課堂的趣味性的同時,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在課堂中有意識地創設和課文內容有關的教學情境,進而讓學生能夠在特定的氛圍中強化對作者情感的體會和感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嘗試更多方法去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只有培養好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夠讓學生去高效學習語文知識,進而提高學生自身的語文素養,實現學生知識的提升和思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曉婷,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赤子(上中旬),2014(23):299
[2]關朝文,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亞太教育,2013(24):58
[3]韓冰,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1(20):65
[4]劉若紅,關于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0(0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