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濤
摘要:課堂提問是一種特殊的教學方法,是啟發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種教學方法具體是指在初中教學課堂上,老師根據所學內容提出問題,培養學生們的自學能力和數學思維。隨著新課改的持續推行,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已經成為當下老師們所研究的新課題。鑒于此,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教學 策略 問題 自學 思維
教育學家蘇格拉底提出了提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根據教材內容提出問題,讓學生自由回答,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這種教學方式在各個教育機構被廣泛應用,學生通過老師的提問,開發腦部思維,并獨立思考問題,假如回答錯誤,教師再進行糾正和講解。因此,有效提問的核心在于教師怎樣去提問,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質量。作者結合初中數學教學實踐經驗,對有效提問的教學策略進行分析,以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一、課堂提問要具有針對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要想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老師們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一定要注重提出的數學問題要具有針對性,要讓學生們明確數學學習目標,這樣學生才能有的放矢,進而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例如學生們在學習《絕對值》這一課時,我事先考慮到學生掌握了數軸、相反數的相關概念,也已經掌握數軸上的一個點與原點的距離,并且知道距離的大小。鑒于此,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我就利用多媒體準備一個關于本節所學內容的動圖:數軸的原點代表一座學校,現在小明和小紅都要去上學,-3表示的點是小紅的家,3表示的點是小明的家。小明和小紅分別距離學校有多遠?小明和小紅兩個人相距多遠?這樣利用多媒體動圖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問題情境,他們就會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我繼續在黑板上板書幾對相反數,讓學生根據剛才的問題求出絕對值后再思考問題: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的絕對值有什么關系?由此我們不難發現,以這些針對性的課堂提問展開教學,能夠讓學生在相關的問題情境中獲取對概念的形象、具體的認識,能夠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并激發他們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
1、設計有效問答教學情境
教師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應用課堂提問的方式進行教學,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檢驗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便輔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所學知識,因此,教師町以通過打造教學情境的方式,降低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恐懼感,構建良好的師生互動交流氛圍,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積極性,從而提升教師的教學成果。第一,以現實生活為背景來設計教學情境,運用學生經常接觸到的、喜聞樂見的事情,設計出生活式的問題情境,利用學生的切身體會,讓學生獨立思考,幫助學生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第二,教師還可利用故事的教學方式來設計問題教學情境,這階段的初中生并不滿足于數學教材上的知識,對科學家和數學史的故事十分渴求,這類型素材都可引起他們的興趣。第三,教師可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來設計動畫式問題教學情境,制作出問題動畫,將抽象問題直觀有效地呈現在學生的眼前,便于學生思考和觀察,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2、設計具有挑戰性的有效提問
開展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關鍵,在于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問答氛圍。學生是有情感的學習者,不是只會思考的工具。教師要在課堂中給學生提供真切的情感體驗和思維挑戰體驗,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件,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全面發展有利。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提問要具備挑戰性和啟發性。無認知和低認知水平的提問,對初中生來說不用思考就能解答。而超出初中生知識領域的問題,對他們而言太難.這樣的問題起不到任何學習效果。所以,教師要設計出具有一定挑戰性、難易程度適當的問題。另外,課堂提問的問題應盡量出在學生對知識普遍模糊的區域,使問題帶有一些啟發性,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完成知識的學習。例如,在七年級上冊《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創設了一個“猜年齡”的課堂游戲,讓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算出一個數,教師就能準確地說出每名學生的年齡。這個游戲規則一講完就在課堂上引起許多質疑,學生紛紛說不可能。教師要求學生把自己的年齡乘以3減去7,然斤除以2,最后說出推算的結果。這個提問有效激起了學生的積極的參與性,搶著回答16、19、17.5,教師準確地說出了這些學生的年齡是13歲、15歲和14歲。學生對這節課堂知識的興趣被有效激發,這時教師告訴學生在學習《解一元一次方程》這節內容后,他們也可以準確地說出他人年齡。這樣的提問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初中數學有效課堂的構建。
3、設計平等的有效提問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就是要讓所有學生協同發展。初中數學教師的提問也要針對所有學生來設計,問題要件現出梯度和適度。課堂的有效提問應當是所有學生都能參與進來的提問,這種提問體現了學生和學生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地位的平等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與他人進行交流。此外,由于每名學生知識和學習經驗不同,教師要根據學生間的差異來設計提問,為知識水平較高的學生設計一些評價、分析和創造方面的問題。為知識水平較低的學生設計一些應用和理解的提問,盡量使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提問當中,營造平等性的有效提問課堂。
4、掌握答題時間,開發學生思維
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在提問之后,要提供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但要合理掌握侯答時間。給學生預留的時間要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來決定,難解問題要延長時間,簡單問題要縮短時間。另外,在學生思考問題過程中,教師要勤于觀察學生的動態,杜絕學生利用這個時間溜號的現象。除此之外,教師也不能貿然打斷學生思路,對一些些復雜提問,教師不能做出引導,要激發他們的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這樣促進了學生參加初中數學有效課堂提問的積極性,提高課堂問答的有效性。
三、結語
總的來說,初中數學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理論應用實踐的能力、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等。課堂中的有效提問是數學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教師教學的重要工具。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有效提問教學,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林堅,設計有效提問激活數學思維[J].基礎教育研究,2014(12)
[2]閏彪年,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提問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