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麗
窗臺上粉色的風信子在嚴冬時開出了一抹驚喜。最初在路邊將它救回只是我一時的沖動,朋友說這個季節花草本就不易成活,何況是看似贏弱的它只有孤零零待放的骨朵。不只是因為它酷似香片的味道,更是因為它不合時宜的孤傲,我固執地帶回了它,還帶回了等待與期許。
沒有悉心地將它挪進室內,仿佛它本就該裸露在外,任寒霜風露洗禮。有幾次室友看不過去,體貼地把它放進溫室,我依舊不厭其煩地將它送出去,不是不夠愛憐,而是想要更珍惜。有些愛,就是要鍛造出它面對風雨頑強生存的能力,而此刻漸漸完全綻放的花兒想必已懂得了我當初的心意。
從風信子上,我仿佛看到曾經脆弱得不堪一擊的自己。
上個深秋,我經歷了人生一系列的失利:與最佳辯手的榮譽擦肩而過,高校演講比賽意外敗北,投稿信件被自動回復淹沒……長久以來凝聚的自信頃刻潰堤。那時我走路開始低著頭,不愿意回復朋友的問候,一個人的時候更是經常泣不成聲。失眠,焦慮,帶著重重黑眼圈的我混沌地過每一天。
我開始懷疑我自己,我還有什么可以?
曾引以為傲的東西陸續被否定,那是比高考失利后更加黑暗的時期。我變得極度敏感,即使不小心跌倒一下,也會讓我痛哭不已。我拼命地追趕時間的腳步,不管一路沿途的點點滴滴,只是一味地想快一點再快一點,仿佛到了終點一切就可以變得云淡風輕。
“走得太急會容易錯過成長的契機,跌倒是為了讓你思考而非放棄。”謝謝這段陌生的句子,讓我開始學會審視我的過去。是啊,最初參與辯論、演講、寫作,無不是因為喜歡,后來這些卻因摻雜個人功利而變質。帶著功利化的努力前行,如同漂在水上沒有根基的浮萍,輕易就會被擊倒。我想我的眼淚不是因為失去,而是因為內心的惶恐找不到出口。
靜靜反思后的自己,一個人又可以爬到翠華山頂去看滿池碧水,也能在碑林群刻細心辨認字跡……
風雨來的時候,我早已心硬如鐵。漫天大霧彌漫,我依舊能看見前方。我等來了花開,看到了未來,粉色風信子盛放著對冬日的傾慕,而我則收獲了對“等待”的理解。
帶著最微薄的負累,我重新走在豐富自己的路上。
我期待用更多的沉淀與積蓄,把揚起的塵土變成腳下堅實的路,然后,靜候在終點,看那最好的自己與最美的未來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