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山
一到高三,班里的氣氛一下子就變得凝重起來。大家都在低頭苦讀,身心仿佛一張張被拉到極致的弓,等著萬箭齊發,射向高考的靶心。
班里幾乎每過一兩天就會來一個復讀生,半年下來,復讀生人數占了班里學生總數的四分之一。應屆生大多不喜歡這些“回爐生”,因為在我們看來,正是因為他們才加劇了高考的競爭。
復讀生很有自知之明,他們平時大都沉默著,在暗暗用功。校長和老師們反復在會上教育我們不要歧視復讀生,甚至舉例來褒揚復讀生堅忍不拔的精神。盡管如此,我們總感覺這些贊揚的口氣中有一種明褒暗貶的意味,我們對復讀生的敵意仍難以消除。
復讀生的不斷涌入,使得班里變得擁擠不堪。一次,一位吳姓復讀生從我身旁經過時,碰掉了我的鋼筆,筆尖被摔壞了。一股怒火頓時從我心中涌起,我指著他的鼻子,讓他賠我鋼筆。吳同學訕訕地想解釋,我一口堵住他:“有什么可解釋的,就是因為你們這些復讀生,才攪亂了我們班的秩序!”話一出口,我便有些懊悔。對方的臉色霎時變得通紅,一言不發地回到了座位上。第二天,他買了一支新的鋼筆還給我。我想向他道歉,卻沒有勇氣。
第一年,我以兩分落榜,而那位吳姓同學卻如愿以償地考上了一所師范學校。
第二年,我成了一名復讀生。這時的我,切身體會到了被應屆生歧視的滋味。由于過度緊張,我發揮得仍不理想,以五分的差距,再次名落孫山。
第三年高考的前一夜,我突然拉肚子,整整折騰了一個晚上。最后,我仍舊以失敗告終。
當第四次來到學校復讀時,我的內心一片悲涼與彷徨。胡思亂想中,突然覺得講臺上的身影異常熟悉。天啊,那不是我曾經嘲笑過的吳姓同學嗎?顯然,他已準備大學畢業,成績拔尖的他回到曾經就讀的學校當老師,并被校長委以重任。我無法接受曾輕視過的人如今成了我的老師這一殘酷的現實。
自那之后,但凡他的課,我都盡量以各種理由逃開,成績自然直線下降。一個月后,領了人生第一份工資的他主動到宿舍找我,請我吃飯。餐館里,我緘默不語,他突然握住我的手說:“你應該振作起來,現在的狀態會毀了你!實話告訴你吧,我也是復讀了好幾年,才考上大學的。如果我們實現了最終的目標,以往的委屈就會成為一種榮耀;如果我們實現不了心中的目標,過往的磨難只會成為一種屈辱。你放心好了,我不會告訴別人你是我的同學,我會保守這個秘密!”
此后,他像對待應屆生一樣,經常向我提問。在他的鞭策下,我的憂慮和擔心慢慢消退。
一年后,我終于考取了一所本科大學。
接到通知書的那天,我特意請亦師亦友的吳同學吃飯。我們喝得酩酊大醉,他指著我的鼻子說:“我曾經恨過你小子,重回這所學校,校長讓我帶高三,我開始不樂意。但偶然間看到了你的身影,我就爽快答應了,并點名要帶你這個班。說實話,我想報復你,但看到你消沉的樣子,我的心就軟了,又想幫助你從低谷中走出來。不錯,你是好樣的,考上了大學。不過,我想告訴你的是,當年我并不是復讀生,我是從農村轉到這所學校的,心中同樣埋藏著深深的自卑……”
沒等他說完,我就緊緊地和他擁抱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