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澧 朝發樹 潘璇 楊光明
(1. 湖北國策匯文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武漢,430073;2. 國家電網湖北省電力公司,武漢,430073)
自2006 年國資委要求央企全面開展風險管理工作以來,國家對各大央企的風險管理和福利管理不僅越來越嚴格,而且從實際管理改善和提升效果方面進行考察,讓企業腳踏實地開展各項管理體系的建設。本文從福利和保障項目的設計、政策依據、管理流程、激勵和保健的作用、受用者和管理者的心態、管理措施等方面,采用WBS-RBS 方法系統分析企業福利管理和保障項目的風險種類及風險評價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向企業提供福利管理風險預控的清單,以增強福利項目管理的風險意識,對提升組織級福利項目集的管理能力,推動組織整體項目集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
目前國內企業運營風險管理研究方向基本分為基于保險與財務層面的風險管理研究和基于整體層面的風險管理研究[1]。在風險管理框架方面,國內外影響力較大的有COSO 整合等研究。縱觀福利項目管理風險研究的相關文獻,大多從福利項目的法律風險、勞動用工、財務風險、審計風險等單一角度剖析福利管理項目的風險管理,如風險審計模型等,雖然為企業管理者提供了福利項目的風險防范和控制方法[2],但對福利管理項目整體層面的風險管理研究較少,尤其在福利管理從項目管理的整體層面進行系統性研究管理實施過程存在的風險方面幾乎沒有文獻,無法為企業管理者提供福利管理過程風險預控的指導依據。
本文研究的對象是某央企福利管理項目。研究內容為福利管理項目實施全過程的風險管理。
福利管理項目由企業主管部門統籌下屬各單位,針對企業設立的多種類、多類別的福利項目實施的全過程,進行明確目標、下達計劃、監督實施、總結評價等一系列管理活動和管理工作。
福利管理項目實施全過程的風險管理是利用現代企業風險管控的基本原理,并通過實際案例研究、相關資料分析,采用工作分解結構-風險分解結構(WBS-RBS)方法,對福利項目管理的計劃編制階段和組織實施階段、管理調控階段、總結評價階段的風險進行綜合識別、專項分析和總體評估。
WBS-RBS 方法從項目管理的視角對企業福利管理項目實施過程進行工作結構分解,并識別和剖析分解結構中每一階段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將風險因素與管理階段進行耦合,形成耦合矩陣,用以判斷各管理階段存在哪些風險,進而對識別出的風險進行評價分析。企業管理者運用該方法可對多種類項目、規范程度高、復雜程度高、多領域范疇的項目進行風險識別和管理。
企業福利項目多樣且復雜,但福利管理項目具有相同的管理共性,可按照福利管理項目的實施過程進行分解(圖1)。

圖1 福利管理項目WBS
2.3.1 福利管理風險來源
福利管理項目的設立及管理依據嚴格而條款眾多,在企業實際操作中,在規范范疇內仍然存在一定的風險。同時,此類管理風險并不具備規律性,風險的來源和發生因素與諸多因素牽連,管理的難度增加。
(1)環境政策變化造成政策風險。未及時了解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及地方政策的變化造成違規違法,給企業帶來了違規風險。
(2)會計處理失當造成財務風險。企業財務管理不規范,如會計核算不準確,報表編制不完整、過程資料不完整等造成的賬務差錯為企業帶來了特殊財務風險[3]。
(3)違反國家法規等造成法律風險。諸多企業存在擅自擴大福利范圍,無視國家福利政策,巧立名目、違規列支、違規發放等現象。2014 年國家審計署公布的8 家國企違規發放的各類隱形福利數額就高達億元。
(4)管理機制不完善引起經營風險。例如,勞保醫療費的“小病大養、一人生病、全家吃藥”等現象造成了醫療費用的嚴重的浪費和外流,不僅敗壞了社會風氣,而且極度損害國家利益[4]。
(5)需求者多變因素引起激勵風險。未能及時了解企業員工實際需求,不僅未實現福利資源的作用,更耗費企業巨大投資,在成為各企業的包袱的同時,也嚴重影響了員工的工作效率,造成社會資源的閑置和浪費。
2.3.2 福利管理項目風險識別
在企業經營的過程中,未來不確定性對企業經營目標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都可成為企業風險。結合企業產品生產和運營的特點,對風險進行識別,形成企業自身的風險因素清單,并采取防范措施,以減少風險事件造成的各種損失,是研究企業風險的目的。企業風險一般從戰略管理、財務管理、市場管理、運營管理、法律監控等領域對風險源進行識別[5]。本文結合企業風險管理及項目管理的管控要求,從福利管理項目各階段風險源入手,確定各階段管理風險因素,并由此形成福利管理項目RBS (圖2)。

圖2 福利管理項目風險因素的RBS
將福利管理項目RBS 與福利管理項目WBS組成的耦合矩陣進行相關性分析。如果相關,則用數字1 標記;相反,則用數字0 標記。不同位置的1 代表不同的階段工作事項中可能存在的風險事件(表1)。
2.5.1 風險等級和影響評價原則
根據風險函數原則,確定風險(Risk)有兩個變量,事件發生的概率(Probability)和事件發生后對項目目標實現的影響(Impact)。由于通過WBS-RBS 耦合矩陣分析風險發生的頻次說明風險發生的次數,也就相當于在項目全過程綜合該風險發生的概率,風險值為

風險發生后的影響性等級如表2 所示,風險發生概率P (頻次)等級如表3 所示。
結合企業福利管理的特點,將福利管理項目的風險大小用風險評價矩陣表示,它以風險發生的概率為橫坐標,以風險影響程度為縱坐標,如表4 所示。根據企業風險偏好和風險承受程度,將風險大小用風險發生概率與風險影響程度的乘積大小進行劃分(表5)。
(1)風險值≤4,低風險,屬于企業可承受的風險等級。

表1 福利管理項目WBS-RBS 耦合示意圖

表2 風險發生后的影響性等級

表3 風險發生概率頻次等級

?

表5 風險大小劃分
(2)4 <風險值≤12,中等風險,屬于一般風險等級,企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預防。
(3)風險值>12,高風險,屬于重大風險等級,企業需要重點關注,必須采取預防措施。
2.5.2 福利管理項目風險等級和影響評價
根據2.5.1 的風險評價原則,對福利管理項目中每個管理過程中識別出來的風險事件進行評價,評價可采用層次分析法、頭腦風暴、調查問卷等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最后得到福利管理項目的風險評價結果(表6)。

表6 福利管理項目風險評價結果
近年來各大央企暴露出的各項福利審計問題,不僅給企業造成重大的經濟及聲譽風險,更在一定程度上抹黑了企業長期樹立的社會形象,對企業業務的開展造成了一定負面影響。在企業內部,由于福利項目管理過程不規范性、福利項目設計缺乏激勵性等因素,造成了員工積極性下降、企業資產損失等負面影響,極大地危及企業的發展。隨著會計準則和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以及國有企業不斷改制的發展和深化,日益顯現的員工福利費用及管理方式問題引發的財務風險及經營風險不容小覷[6]。
基于WBS-RBS 耦合方法的福利管理項目的風險管理研究,不僅從宏觀管理的角度分析企業福利管理可能存在的風險,而且從管理者微觀層面系統梳理出管理過程各階段可能出現的風險,再利用風險概率- 影響矩陣對若干風險進行排序,對重大風險及時關注并采取措施,轉移或減輕因風險發生給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對中等風險進行有效監控,制定監控策略,規避或轉移風險;對一般風險進行合理預控。
(1)合理規避福利紅線,從根源上預控風險發生。通過一套有效的福利管理項目的風險管理工具,深入福利項目管理過程,對風險源進行識別并采取預控措施,有效避免因風險發生而造成的各類損失。
(2)堵塞福利管理漏洞,規范企業福利項目管理。從福利風險清單入手,有針對性地改善管理的薄弱環節,規范、強化福利管理項目過程管理,提升企業福利項目管理的整體能力。
(3)培育風險管控意識,增強企業變革應變能力。通過過程風險預控增強企業的守法意識、誠信意識、風險意識,在減少福利管理過程中弄虛作假、徇私舞弊、違法法規制度等行為現象的同時有效掌握風險治理策略和技能,更好地適應企業內外環境變化。
(4)有效管控福利項目,提升企業整體凝聚力。從風險管理視角切入,優化福利項目設計、規范福利項目過程管理,真正實現福利項目的價值,提升企業全員的積極性、歸屬感和幸福感,增強企業凝聚力。
基于福利管理項目WBS-RBS 耦合理論,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個性化設計福利管理項目的WBS-RBS 耦合矩陣。從風險治理到管控能力形成動態、體系化管控模式。
(1)福利風險清單化管控。隨著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企業每年系統梳理出的風險類別、發生等級、重要性等可逐漸形成企業自身福利項目風險數據庫,為企業制定風險治理策略提供有效的理論依據。
(2)福利風險預警動態管控。企業可結合風險清單制定各項重大風險的預警線,要責任到部門,進行量化管理,一旦超出預警值,就及時啟動風險預控方案,形成動態管控模式。
(3)福利項目的組織級管控。從企業戰略出發,統一風險度量方法,明確福利管理項目風險預控的職責,根據風險預控清單建立具有可實施性和可操作性的風險應對措施,將責任與措施落實到企業各級管理層面,形成有組織、有實施、有監控、有評價的制衡管理機制,真正將風險化為增進企業價值的機會。
(4)福利體系常態化管控。逐漸形成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管控、風險評價在內的一整套系統、程序化的閉環風險管理模式,將風險意識轉化為全體員工共同認識和自覺行動。
利用WBS-RBS 風險識別、分析和評估方法,可對復雜性項目集的風險進行全過程、多層次的識別,該方法在企業福利管理項目的風險管理中應用價值很大。本文將企業管理過程中復雜項目的風險管理為對象,通過WBS-RBS 耦合理論,快捷、系統地識別和評估項目的主要風險及各風險的風險等級。在實際項目管理工作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確定適宜的WBS-RBS。在通過此方法確保福利項目管理工作有序開展的同時,給企業提供風險治理策略,為實現企業的整體戰略目標提供有力保障。
[1] 曹元坤,王光俊. 企業風險管理發展歷程及其研究趨勢的新認識[J]. 當代財經,2011 (1):85-92.
[2] 李淑穎. 大型國企隱形福利形成的原因及約束機制探討—基于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數據分析[J]. 商業時代,2013(22):76-80.
[3] 審計署公布10 家國企審計結果[J]. 中國總會計師,2013(5):15.
[4] 陳君. 員工“小病大養”如何應對[J]. 人力資源,2012(10):56.
[5] 張倩. 國有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框架構建研究[D]. 濟南:山東經濟學院,2010.
[6] 宋云. 員工福利精算評估在企業風險管理中的應用[EB/OL] .2014-12-29. http://blog. sina. com. cn/s/blog_9c21ec-150102vg8p.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