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咨詢

柬埔寨經濟的第一大支柱產業是農業。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85%,占全國勞動力78%。按2012年數據,柬埔寨稻米年產量931萬噸,同比增長6%。近年,除滿足國內需求外,柬埔寨的優質大米開始走向出口,約300萬噸大米可供出口。
柬埔寨大米協會近期帶領12家優秀柬埔寨大米企業參加“2015第九屆中國(廣州)國際優質大米及品牌雜糧展覽會”。藉此,柬埔寨大米高調亮相2015中國廣州大米展覽會。
據柬埔寨大米出口機構的數據,2015年前4個月,柬埔寨大米出口總量達201183噸,同比增長67.2%。柬埔寨大米主要銷往44個國家和地區,向中國出口66096噸,中國成為柬埔寨最大的大米輸出市場。
柬埔寨大米出口增長,主要得益于柬埔寨和中國去年簽署關于10萬噸大米出口貿易合同。2010年,中柬兩國首先簽署了關于柬埔寨大米輸華的檢驗檢疫議定書,為柬埔寨大米直接出口中國做好了準備。
柬埔寨大米綠色天然,品質不遜于泰國、越南大米,但受制于生產技術、加工水平和能力,之前僅少量用于出口歐洲?,F在,除與中國簽定大米協議外,柬埔寨也正在努力拓展其他市場。
有資料表明,柬埔寨政府高度重視稻谷生產和大米出口,政府曾提出2015年百萬噸大米出口的計劃目標,本地農民的積極性得以提升,各方投資者開始熱衷于投入農業、利用先進的管理技術改良稻種、建立現代化碾米廠等。
不過,有關信息顯示,柬埔寨大米出口仍面臨諸多挑戰,如許多碾米廠缺乏收購稻谷的資金,以及需要面對泰國、越南和印度等主要大米生產國的競爭;柬埔寨也缺乏資金和技術用于大米產業的配套發展。因此,2015年柬埔寨實現出口大米100萬噸的目標難于實現。柬埔寨政府正力爭在2016年實現這一目標。而柬埔寨在實現這一目標中,中國不僅應作為最重要的目的地,中國企業還應該在投資合作方面發揮更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