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6月28日報道,港媒稱,未來15年時間里,這個世界上恐怕不會有什么比中國開放資本市場更重要的事情了。全球各地的經濟學家和監管機構眼下已經開始在為這一轉變百般籌謀。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6月26日報道,隨著中國領導人致力于降低投資對經濟的驅動作用,中國將越來越有必要為其當前高達21萬億美元的巨額儲蓄尋找海外出口,而伴隨資本流動管制的日益放松,海外配資的難度也將不斷下降。
報道說,最終的結果可能足以媲美中國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融入全球貿易體系所帶來的巨大變化。
有些變化很容易想象:隨著人民幣影響力的擴大,印有毛澤東頭像的人民幣將遍及世界更多角落。和美國、歐洲以及日本的銀行一樣,中國大型銀行的醒目標識也將出現在紐約、倫敦和東京的天際線。從加州到悉尼再到東南亞,這些地方的房地產價格已經見證了中國投資的影響力。
報道說,其他變化則較難衡量。包括迄今入境規模有限的養老基金在內的國際投資者將大舉涌入,中國的資金凈流出量究竟會有多大將會由此畫上問號。德意志銀行等機構預計,資金會大規模凈流出中國,這些資金可能會成為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資金來源,也可能會導致長期借貸成本受到壓制,進而推動資產價格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