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肖
抓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是做好農村工作的關鍵。要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抓基層打基礎上來,突出三項重點,固本培元,夯實基礎,不斷提升農村黨建科學化水平。
突出責任落實,強化政治屬性
提升農村黨建工作水平,基本前提是準確把握基層黨組織的功能定位,突出鮮明的政治屬性,以政治功能引領服務功能,以服務功能體現政治屬性,確保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地位不動搖、戰斗堡壘作用不減弱。一要對農村黨建切實重視起來,加強組織領導。堅持把黨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重要工作、重大活動堅持黨委集體研究決定。同時,組織部門要自覺肩負起基層黨建工作領導指導職責和監督考核職責。二要健全黨建工作領導協調機制,把握農村黨建方向。建立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和基層組織建設協調小組,承擔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宏觀指導、綜合協調、力量整合、推進落實的責任,推動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政策往基層傾斜。三要增強責任意識,確保決策部署落地見效。鄉鎮、街道黨委是抓好農村黨建工作的關鍵。要制定完善述職評議考核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抓黨建主體責任、黨組織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黨委成員“一崗雙責”責任,形成“抓書記,書記抓”的黨建工作格局。制定適應農村基層黨組織實際的考核評價辦法,明確村黨組織、黨組織書記的職責和工作重點,并配套制定年度考核評價細則,指明農村基層黨建的工作方向。通過層層落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形成上下聯動、協調推進的農村黨建工作體系。
突出基礎保障,推進規范運行
規范化運行是提升農村黨建科學化水平、落實從嚴治黨要求的主要途徑。一要加強陣地建設,為規范化運行提供保障。堅持“多條腿”走路,實現組織活動場所全覆蓋、全達標,同步建立完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資產登記制度。將活動場所使用、管理情況納入黨委班子考核內容,確保活動場所利用率、使用率和完好率達標,發揮代辦服務、學習培訓、信息交流、文化活動、民主議事等重要功能。二要加強制度建設,為規范化運行提供遵循。“無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才能使農村黨建工作有規可依,有章可循。要結合農村實際,明確黨組織職責、黨組織書記職責,制定談心談話制度、黨建工作經費使用制度等,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等組織生活制度,嚴肅黨內組織生活。要健全完善“四議一審兩公開”等基層民主工作法,以增強執行力為切入點,嚴格執行制度,自覺維護制度,保證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三要加強隊伍建設,為規范化運行提供力量。“村官”雖然不是官,但惠民利民政策的落實、法律規章制度的執行終究要靠他們。要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突出“黨性強、作風好”標準,注重把那些謀實招有辦法、干實事有韌勁兒、抓落實有實效的人,把那些學歷高、帶頭致富能力強、愿意為群眾服務的人選進村“兩委”班子。同時,發揮基層黨建工作指導站的作用,傳導壓力,探索創新,以隊伍建設為抓手,凝聚起攻堅克難、提高農村黨建科學化水平的強大力量。
突出工作創新,提高服務效率
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黨的建設進入新常態,組織部門要跳出以往“就黨建抓黨建”的框框,以創新為源泉,以效率提升為目標,增強農村黨建工作的系統性、實效性和時代性。一要創新活動載體,激發服務動力。圍繞農村黨建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和群眾的多元化需求,運用多種形式和手段,拓展“黨員設崗定責”“黨員先鋒工程”等活動內容,延伸服務領域,拓寬服務渠道,為服務群眾創造條件,提供動力。二要推進跟蹤考評,發揮黨員作用。針對個別地方出現的農村黨員管理難問題,探索實施黨員全程跟蹤考評機制,強化日常管理考核,加強和改進農村黨員隊伍教育管理,促進先鋒模范、服務群眾作用的發揮。三要創新工作思路,開創新局面。現在是信息化社會,黨建工作也要緊跟時代步伐,充分利用網絡、科技優勢,以“電子化”“數字化”有效地解決政策信息傳達不及時等問題,推進農村黨建工作資訊化、信息化、便捷化。四要統籌協調,聚集黨建合力。統籌規劃,有效地整合資源,抓住和找準主要矛盾及關鍵環節,做到既突出重點又整體推進,使農村黨建工作各個要素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發揮出“1+1>2”的作用,推進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