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鳴
“我最近哈欠連天,都是工作忙鬧的!”“我也是,什么時候閑下來好好睡一覺就好了。”這應該是很多人的心聲,睡眠時間太不夠了……
確實,人體感覺疲憊,大部分是因為睡得少所致,但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漫長的一周工作終于過去了,周五的晚上,為了獎勵自己,你早早的就上床睡覺了,順便打算第二天再賴一賴床。不過,當你第二天自然醒來后,卻沒有睡飽一覺的痛快。雙眼生疼,四肢沉重無力,頭腦混沌怎么也清醒不起來,甚至會有些頭疼……很多人都想不明白,如果睡得太少會各種不爽,那補眠怎么也會這么難受呢?睡飽了,為何還會覺得累呢?
睡太多也會“睡醉”
睡覺本應是緩解疲勞和休整的時間,還能讓全身得到休息放松。但睡太多,并不見得就好。
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每晚睡9至11小時的人會產生記憶障礙,而且比堅持睡8小時的人更有可能罹患心臟病;過度睡眠可能還與糖尿病、肥胖相關。
還有研究認為,睡眠過度的感覺和宿醉非常相似,不過,與酒精造成的神經損傷所引起的不適不同,“睡醉”則是因為打亂了大腦中控制身體日常周期的生物鐘。人的生理節律是靠下丘腦中的一團細胞組成的晝夜節律起搏器來控制的。當你睡眠過度時,相當于你無視了這個生物鐘,這就造成了生物鐘和細胞面臨的實際情況之間的不一致,進而引起疲勞感。你也許睡到中午11點才起床,但其實你的細胞在早晨7點就開始工作了。這和時差反應的產生原理相似。
或因錯過最佳睡眠時機
醫生解釋說,睡覺與自然界的晝夜變化需要相呼應,《黃帝內經》就說:“每晚11點到次日凌晨1點,即子時,是人體和自然界陰氣最盛、陽氣最弱之時刻,亦為睡覺之最佳時機。”也就是說,如果大家錯過此時,而忙于加班娛樂,即便你睡夠了8小時以上,或是補回了“欠下”的睡眠,還是無力挽回。最好的方法就是睡好子時覺,別太貪睡和戀床。
或因疾病導致疲憊
如果你調節了一段時間,睡眠正常、社交活動減少、吃得也很健康,可仍然覺得累,那極有可能是身體出了問題。
貧血患者的身體中,負責把氧氣從肺部送到組織和細胞的紅細胞減少,導致疲倦,極度虛弱、睡眠質量不高、無法集中精神、心跳加快、胸痛和頭痛。
再比如,現在比較常見的甲狀腺疾病,甲狀腺機能亢進造成肌肉疲弱,會首先表現在大腿上。騎自行車或爬樓梯等日常活動,做起來感覺較辛苦。
糖尿病患者也會時常感到疲倦;一些憂郁癥病人也會精力減低、睡眠與進食模式改變、記憶和集中精神有問題;類風濕性關節炎這個自體免疫疾病不易在早期發現,其癥狀與其他疾病類似,例如疲倦、無精打采、食欲不振和關節痛,風濕病醫生可據此做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