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提高不同程度學生的計算機知識和實際操作的應用能力,提出應根據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結合新的實驗條件,建立以應用為核心、以需求為導向的具有高職特色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實驗教學體系與立體化教學資源,介紹在高職計算機實驗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取得的較好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實驗環境;課程改革
0 引 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010-2020)》中提出的“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構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勢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而高職院校是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學校,這就要求每位學生都必須掌握信息技術,而計算機基礎教育是信息化普及的重要力量。關于計算機基礎教學和實驗的知識體系,教育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簡稱教指委)認為計算機基礎教學沒有數理化學科的深厚沉淀,沒有國外現成成果可搬,而且有著以應用為主的基礎實驗隨技術更新很快被淘汰等問題。在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在新的實驗條件下,探索建立以應用為核心、以需求為導向的具有高職特色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實驗教學體系與立體化教學資源顯得十分迫切。
1 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分層實驗教學的必要性
隨著全社會信息技術不斷普及和深化,中小學計算機教育隨之發展,大多數學生在上大學前就掌握了一定的計算機知識。中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課主要的目標是讓學生對計算機有一定認識,對操作和應用的水平要求不高,這就導致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參差不齊。高職院校的招生對象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全國高考生,另一部分是“三校”生,即由中專、中職和技校升上來的學生。學生的來源不同,他們的計算機知識水平和應用能力也是不同。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根據學生的不同計算機水平進行分層教學,才能夠有效提高計算機基礎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計算機水平。
高職計算機基礎課屬于培養通識能力的技能類課程,這門課的教學效果與學生的計算機掌握程度和能力的培養,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實驗教學的改進。
2 分層實驗教學的實施方法
1)對學生進行分層。
在高職新生入學后,對全校新生進行一次計算機基礎水平的摸底測試,通過摸底測試摸清高職新生計算機水平的基本狀況,準確把握學生的層次結構,了解學生對計算機教學的需求,為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改革,尤其是教學內容改革和分層教學實施提供可靠的依據。摸底測試最重要的一步是進行上機測試。主要測試學生的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能,包括:①操作系統的使用;②以辦公軟件為主的應用軟件的使用;③因特網的使用情況等。接下來進行問卷調查,主要內容包括圖像處理軟件、QQ聊天、博客、網絡游戲等計算機常用軟件的使用情況,然后是舉行學生座談,主要聽取學生對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意見或建議,了解學生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對課程設置的要求和希望。實施完這一步后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分層。根據測試結果、問卷調查和座談所了解的情況,我們結合浙江省高校計算機等級考試大綱,將學生分成3個層次:一級層次、二級層次與三級層次(三級主要為信息學院的學生開設)。
2)對實驗教學內容進行分層。
實驗教學內容要適應每一層次的教學目的,增加實驗教學課時在總課程學時中的比例。通過對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測試,學生在中小學都學過Windows操作系統、Office辦公軟件和如何從網絡上獲取資源等。教師在講解操作技能時就小應該只是按照軟件菜單把功能介紹一遍,而是根據現實工作和企業實際需求精選出一系列仿真實驗教學案例,實現“以基于工作過程的案例群覆蓋知識面,以項目體系構建教學布局”。實驗教學內容的編排必須根據高職院校不同專業的需求特點編排,我們根據文秘專業學生的專業特點,加強Word實驗教學內容的課時,案例均來自于企事業的實際工作中,而對于會計財經專業的學生則在Excel部分增加課時;增大實驗難度。為適應這一需求,高職學校應大力開發符合不同專業特色的校本教材。實驗教材應以綜合項目帶動、崗位任務驅動、工作案例引領等方式開發編寫,緊緊圍繞課程目標要求,以項目或任務方式引出章節知識和技能,讓學生能通過崗位實際任務的解決掌握課程的知識和技能。這樣的教材不僅能激勵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有利于組織教學,還能拉近學生與工作崗位的距離,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這是貫徹高職教育的宗旨:職業教育培養的是生產管理第一線所需要的動手能力強的基礎技能人才。
3 實施有效的實驗教學方法
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要改變以往“理論+實驗”的教學模式,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模式。目前,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師都是“雙師型”教師,這為實驗教學的改革帶來了契機。學生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全部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教師廣播教學。教師在課堂上精講知識點,邊講邊操作,學生可實時跟隨指導進行操作,這對于高職學生是一種有效的實驗教學方法。新型教學設備的涌現為計算機基礎的實驗教學帶來了便利。數字化校同中的網絡教學平臺使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拓展到了課外。大多數學生都有自己的電腦,在課外學生電可以在自己的電腦進行實踐操作。新的實驗環境的變化使師生互動變得更加靈活多樣。
1)充分利用新技術推動崗位任務驅動教學法。
任務驅動教學法一直被認為是具有很好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在分層實驗教學的環境下,這一方法也同樣不可缺少,任務驅動法把知識點巧妙地融入到任務中,使任務更能貼近日常崗位工作。學生在完成任務后能夠獲得較強的成功感。以前受學時少,課堂時間少的限制,學生自主學習任務量小不易取得效果,現在有了新的網絡技術的應用,教師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調整自己的思路并充分利用新的軟硬件功能開發一些新的軟件和課件,使實驗教學內容更加豐富。
2)利用新技術培養學生興趣,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智能手機的普及和微信的盛行為計算機基礎教學帶來了便利,教師要將實驗教學拓展到移動學習上,針對高職學生樂于動手、社會活動能力較強、可塑性較強的特點,將每個典型任務的操作制作成微課和微視頻,上傳到學生的微信公眾平臺,讓學生自行點播、自主學習,還可以設計一些考查學生學習的任務上傳到微信平臺,按時問節點檢查學生的學習狀況,督促落后鼓勵先進,,
3)建立立體化教學資源。
信息技術的進步使全社會進入了網絡化、信息化的時代,各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和網絡設備得到了很大發展。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為立體化教學資源的建立帶來了可能。我們分別在數字化學習平臺中建立了計算機基礎教學網和計算機精品課程網,根據不同層次設有不同目標。計算機基礎教學網中包括教學論壇、簽到系統、作業上傳和下載、資料下載、在線答疑、網上考試等欄目。學生的作業與教師的批改全部在網上完成,學生能隨時看到自己的作業反饋,學生的成績也實時地反映到網上。在精品課程網中設置有實訓案例庫及自主學習系統、重點難點動畫演示、演示性屏幕錄像、模擬練習屏幕錄像、網上自測等教學資源。隨著微博、微信的普及應用,立體化教學資源也延伸到了移動互聯網上,我們將重點難點問題做成Flash小視頻,上傳到微博、微信平臺,不但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促進了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4)分層實驗教學的實驗條件保障。
學校及時更新機房的實驗設備,使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全部教學過程在機房進行,每臺機子都有一個固定IP,學生每人一機,每個機房為一個獨立局域網并接入Internet。學院的公共機房向學生全天開放,學生只要刷校園卡就可以在機房里練習,也可在自己的移動設備上進行練習,我們為每位學生開放一個賬號,學生即使在校外也可以通過VPN進入校園網進行學習,消除知識的薄弱點。
4 考核方式適應分層實驗教學的要求
實行分層教學后,考核完全采用操作考核(不用紙質試卷),根據不同層次,學生可以進入網絡考試系統進行考試,試題由系統隨機抽取,題型采用完整的仿真案例形式,主要考核學生的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我們實施校園一卡通和統一身份認證,學生可以在充分完成任務后,隨時在網絡上進行期末考試。計算機的的考核方式也借鑒了高校計算機的等級考試模式,在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過程中,廣大計算機教育工作者正在積極探索高職的考證方式,以考促教也是未來教學改革的方向。
5 分層實驗教學后的成效
1)提高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
計算機基礎教學部的教師們通過兩個學年對2011級和2012級的學生進行的實驗教學改革后,在全校2011級和2012級學生中進行問卷調查,調查顯示,認為分層實驗教學對提高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有很大幫助的占9.6%,認為有較大提高的占42.28%,認為提高一般的占40.7%,認為沒有提高的占7.42%,超過一半學生認為這種分層教學方法對自己有幫助。
我們每年都舉行學科技能節,計算機應用能力是技能節中的一個重點項目。開始幾屆除了信息學院的學生報名外,其余學院的學生都不敢報名參賽,信息學院同學的作品也讓教師意識到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迫切性。分層實驗教學后,每屆學科技能節,計算機應用能力這一項目報名人數最多,學生的作品和操作能力都可以與職場上的職業能手媲美。在技能節上,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的通識性、應用性與時效性被學生演繹得淋漓盡致,激發了所有參與實驗教學改革教師的教學熱情,實踐證明,對于當前的高職學生該分層實驗教學的方法是有效可行的,受歡迎一致好評的學生。
2)提高學生高校計算機等級考試的通過率。
我們一方面從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進行教學改革,以考促學,以考促教。從2011級、2012級新生參加浙江省高校計算機等級(考試操作平臺為Windows 7和Office 2010)一級和辦公軟件高級應用技術(二級)考試認證的統計情況來看,采用分層實驗教學后,學生的通過率和優秀率明顯高于前幾屆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新生直接參加二級考試的學生比例也明顯高于前幾屆,學校對學生的考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表明采用分層實驗教學的學生在知識點的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辦公自動化綜合應用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這種教學改革也對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起到了積極作用。
6 結語
從近兩年的兩屆學生成效來看,分層實驗教學能夠明顯提高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果,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辦公自動化綜合應用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隨著IT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內容將會不斷更新、改進,教材更新的速度往往跟不上IT技術的發展變化,而分層實驗教學在教學內容更新和整合知識方面比較方便快捷,增強了課程實施的主動性和靈活性。雖然分層實驗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在課程的具體實施中仍有很多地方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優化,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模式的改革將是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
信息技術必然會繼續發展,計算機教學也要隨著技術的發展不斷調整,如何改革教與學的內容與方法等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真正使高職學生成為高技能的人才是計算機基礎教育工作者的一項長期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