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業發展中重要一項工作任務就是財務管理,在當今社會經濟發展和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為企業財務管理帶來了更大的挑戰,本文對企業財務管理中市場風險進行深入分析,研究辨識市場風險和預防風險的一系列措施,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和探究,能夠為企業在財務管理工作方面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企業;財務管理;市場風險;辨識;預防
前 言:
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經濟全球化的過程早已開始,在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宏觀大環境下,在知識經濟的大浪潮席卷中國企業的情況下,注定了21世紀是一個競爭異常激烈的時代,是一個市場經濟規律體現更加明顯的時代,是一個企業生產經營與財務管理面臨著巨大風險的時代。在有必要在此探討一下,當前形勢下我國企業所面臨的風險狀況。
1.市場風險財務管理
市場風險還可以劃分為物資市場風險、資金市場風險、技術市場風險、人才市場風險、外匯市場風險等五種,一般說來,市場運行會左右企業的行為,但反過來,一些大企業的行為也會反作用于市場。市場和企業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導致企業的市場風險。因此,在企業市場競爭下認真的做好所面臨的風險財務管理顯得尤為的重要。
由于市場是不斷變化的,需要用動態的方法來揭示其運動軌跡及其影響。幕景分析法就是利用圖表、曲線和文字來動態反映某一項事業或某個企業在未來各種外部因素發生變動時,其所受影響和最終結果,把這種分析輸入計算機并在屏幕上作動態顯示,使人們像看電影一樣,面臨著一幕幕場景,從而做出比較、判斷和決策。。
2.財務風險的識別及處理策略
2.1識別財務風險的策略
①報表分析法
所謂報表分析法,是指根據一定的標準,通過企業的會計報表、統計報表、業務報表等資料,對其財務風險進行搜查、辨識的一種分析方法。具體包括比較分析法和因數分析法。比較分析法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數據進行對比分析,揭示差異和原因的一種方法。因素分析法是依據分析指標和影響因素的關系,從數量上確定各因素對某一指標影響程度的一種方法。
②指標分析法
指標分析法與報表分析法都是財務分析方法,是以財務報告及其他相關資料為依據,采取一系列專門的分析技術和方法,對企業等經濟組織過去和現在有關籌資、投資、經營與分配等活動進行分析與評價的一種財務管理方法。主要根據企業的財務核算資料、統計核算資料、業務核算資料、各項收入、費用、成本、利潤目標資料、同行業和先進企業的有關資料以及其他調查收集得來的資料所提供的數據,對企業財務風險的相關指標數值(如:銷售利潤率、資本收益率、資產負債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等)進行計算、對比和分析,并從分析的結果中搜尋、辨識和發現財務風險的一種技術方法。這一方法既可與報表分析法合用,亦可單獨使用。
③專家調查法
又稱德爾菲法,是美國蘭德公司20世紀40年代末提出的向專家反復函詢的一種預測方法。此法既可避免召開專家會議進行面對面的討論的內在缺陷,又可避免單個專家咨詢的局限性。這種方法是采用系統的程序,草擬調查提綱,提供背景材料,輪番征詢不同專家的預測意見,最后匯總得出預測結果。它是利用專家的經驗、知識和能力進行財務風險辨別和分析的一種方法。使用此種方法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和排除專家將個人喜好、感情因素和主觀臆斷摻雜到分析之中,減少個人主觀原因對風險的辨別和分析結論產生的影響。
2.2處理財務風險的策略
①風險規避法
對付風險的最簡單的方法是回避它,不去投機。但是,如果人人都回避所有的風險,那么經濟活動就會停止,社會亦不再進步,企業甚至不會雇傭工人,因為總是存在某個雇員不稱職的可能性。因此,風險是不能回避的。企業在做財務決策時,應綜合分析評價各種方案風險產生的可能性程度,判斷導致其實現的條件和因素,在財務活動中盡可能地回避風險,選擇風險最小的方案。風險規避法是風險控制的最徹底的一種方式。
②風險分散法
分散是指企業在面臨項目投資、股票或其它證券投資、進出口業務外匯結算的幣種選擇等風險決策時,為轉移不確定性因素給企業可能帶來的財務風險,通過多樣化的投資組合或幣種組合,降低企業的風險。通俗來講,就是不要將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中。但應該指出的是,通過分散方式可轉移或可減少的僅是非系統性風險,而不能減少系統性風險。此外,利用分散方式轉移風險的同時,也存在減少企業收益水平的可能性。
③風險轉移法
企業財務風險轉移是針對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無法回避或難以回避的風險。因此,處理此類風險的方式是將其進行適當的轉移。企業財務風險轉移,一般將進行投保。所謂投保就是企業通過購買保險,以交納保險費為代價,將財產損失的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承擔。此外,還可以通過聯營投資、契約簽訂等方式轉移風險。
3.企業財務管理中市場風險預防一般措施
3.1完善法人治理機構
企業的治理機構解決的就是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條件下的代理問題,其建立的基礎是公司的權力配置。規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是以企業的經濟權益和股東權益最優化為目標的,是企業、經營者與公司員工在相互獨立、權責明確的情況下,相互制約、相互配合,對公司法人財產進行有效使用和管理的組織機制和運行機制。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是這套機制中不同利益群體的代表,有著相對獨立的權利與職責。
3.2建立激勵機制和崗位責任制
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主要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科學地設計財務會計崗位,制定相應的崗位責任制,并賦予各崗位權責,使之相互牽制,減少工作失誤,提高工作效率,強化分工與協作。二是財務管理的流程和會計核算流程要適應企業經營方式與發展模式的變化,有效地支持企業的市場競爭,擴大市場份額;財務管理崗位的設置則要動態地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以預防和規避財務風險的發生。三是強化企業的價值管理,并與企業的實物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代潮流的發展,為企業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奠定了基礎。
3.3建立風險預警系統
對風險預先做出警報和提前防范和控制是財務預警系統的核心,也具有當風險發生后一定的處理功能。一個完整的企業財務預警系統,應該包括以下幾個子系統:
①財務信息收集子系統,其主要功能是收集與企業財務狀況有關的信息,以作為將來預測的基準。
財務預測子系統,其主要功能是預測企業未來的資產負債情況,融資情況,投資情況,以及經營前景等。
②財務預警判別系統,其主要功能是判別企業的各種財務經營指標是否突破破產警界線。
③財務警報系統,其主要功能是根據前面的判斷結果決定是否發出警報,以及發出何種程度的警報(如低度警報、中度警報、高度警報等)。
總 結:
市場經濟環境下,任何企業都存在著蒙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21世紀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世紀!在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浪潮下,企業的生存壓力亦在加大,欲脫穎而出,必須對財務風險有充分的認識,進而采取周密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參考文獻:
[1]蔣琪發.財務風險的特征及其控制途徑.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1(3)
[2]桂良軍.企業籌投資與財務風險.經濟論壇,2013(16)
[3]寧宇之.企業財務風險的街量及其規避.中國審計,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