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霞
〔摘要〕歌頌性喜劇塑造眾多好人形象,經過一系列有驚無險后,走向大團圓結局。在這個過程中,情節線、沖突、高潮等處理方法,均是以這一類型的人物塑造為基點。
〔關鍵詞〕歌頌性喜劇人物形象塑造戲劇情節
19世紀以后的劇作家常用喜劇形式包裹悲劇內核,如荒誕派戲劇、迪倫馬特的悲喜劇。這是喜劇的一個發展方向,契合時代發展過程中人類對自我及他人、社會更深層地認識,并于嘻笑中尖銳地指出觀眾未曾意識到的人類生存狀況實質。這類喜劇常讓人深感沉重,將諷刺的功能發揮到極致的同時,也將嘲諷對象的范圍擴大到極致。這是最高層次的喜劇,暫且稱為悲憫喜劇。
還有我們熟悉的狹義的諷刺喜劇,針對特殊的人群或現象進行夸張地、類型化的處理,以辛辣嘲諷為任,比如陳白塵的《升官圖》;而幽默喜劇通常以普通小人物為對象,做輕松的揶揄,以求為一類人提出小缺點,如丁西林的《一只馬蜂》。
中國當代還存在一種喜劇,沒有悲憫沒有諷刺沒有揶揄,在集體主義至上的政治環境中,通過一系列事件完成對主人公的褒揚,進而營造和諧社會應有的(而非實際的)氣象,以完成對政府和黨的禮贊,暫且稱為歌頌性喜劇。《我叫馬翠花》便是在這種大國崛起時代的小老百姓喜劇之典型。全劇圍繞馬翠花設置三個事件(誤認流氓、逼認兒子、山洪救人),逐漸加大主人公的困境,一步步凸顯他的優秀品行,宣揚正能量。因此,歌頌性喜劇的關鍵便是塑造人物形象,樹立起普通人中的英雄。本文試通過對該劇的人物塑造、人物關系搭建,以及圍繞人物的細節處理來總結這一中國特色的喜劇類型人物建設技巧。
一、人物形象完美化
該劇的主角馬翠花,配角牛飄飄、楊家貴,次要角色紅花開,蘭花香,黃花放,龍套角色是其他小區居民。除龍套角色之外,每個人物都各有特點,但全劇沒有一個反派。歌頌型喜劇里,由于整個生活環境和諧團結,故人心向齊,不存在能帶給大家恐慌的“壞”居民。假使有暫時的壞蛋,也不過是誤會。沒有黑暗,只有烏云。烏云會隨著主角的努力而消散,小團體便又回到光明里。
1、主角憨厚任辱。馬翠花是一個心非常大的人,他能容忍一切莫須有的指責,甚至罪名,而且在面對社區人民的欺辱時毫無脾氣。也就是說,他平靜接受誹謗,并沒有給出情感和情節的反動作。做好事時被誤認為流氓,未經任何調查居民們便把他和強奸案聯系起來,這是開場的激勵事件。
按照傳統戲劇創作規律來講,激勵事件不僅要打破平衡,還要能激起主人公恢復平衡的行動欲望,否則這個激勵事件是失敗的。因此,按照傳統劇作來看,馬翠花應該努力尋找證據,給自己正名,消除飄飄疑慮,在即將勝利時,又陷入逼認私生子的漩渦中,由于善良他接受了居民的安排,這使得飄飄堅定了懷疑,最后他將采取更激烈的行動來贏回飄飄,感化他人。但該劇里,馬翠花對這兩次圍攻并沒有采取反抗行動,他無所謂眾人的看法,像是一位長者俯視一群孩子游戲,不以為然,不做計較。
如果主角一直是被事件推著走,那么這個主人公的行動力是弱的,主人公必須至少發起一次反抗,積極向著自己目標行動一次。馬翠花的積極行動有兩次,一次是雨夜給牛飄飄裝窗,一次是山洪爆發時救人。但這兩次動作,既不是他對于居民誤認流氓、逼認馬蛋的反抗,也不是在追求飄飄這條線上主動發起的戲劇性動作。裝窗,是因前一天飄飄家里進賊,馬翠花給出的反應動作,這個動作主要為了提供一種情境(裝窗時偶遇到楊家貴,被他推動著進行告白),和塑造一個體貼細心的人物形象。山洪爆發中救人,是主人公馬翠花自主發出的動作,最終也改變了居民的看法,得到飄飄的愛情,完成了最高目標。但他發出動作的初衷不在情節線上(不為解除誤會、不是追求愛情),因此又是一個說明性動作:強化無私勇敢的人物形象。由此可見,頌揚喜劇的主人公必須是和平時代的英雄,沒有絲毫個人的小情緒。他經歷許多事,遭受身邊人欺凌,每一次磨難不是在情節線上推進,而都是在增加他的一個好品性,一點點堆積出最后的高大全。
2、配角活潑鮮明。為了彌補類型化主人公的單調,歌頌性喜劇依靠配角次角調節劇作節奏、營造喜劇氛圍、建立喜劇基調。以紅花開、蘭花香、黃花放為例,三個人物雖然臉譜化,但人物行動有足夠的心理依據,因而形象生動豐滿,其人物語言也極有個性。老舍先生寫的《茶館》中有幾十多人,不可能完全展開戲劇動作,靠的就是用性格化和動作化的語言來刻畫人物。而本劇除了語言之外,給三個人物都加了貫穿動作:紅花開是保護女兒名聲,蘭花香是維護小區祥和,黃花放是找任何機會強調自己是美女。正因為有了各自的最高任務和貫穿動作,才能在較少的戲份中展露出極強的角色個性。單看馬翠花,還有點悲情色彩,但因為有這三個活寶,喜劇效果才明顯起來。可以說,歌頌性喜劇的主人公過正,需要幾個配角次角的插科打諢來綜合,這幾個角色的臺詞要幽默有個性,表演也要設計幅度大些、有些程式化的動作來強化人物的丑角色彩。
二、人物關系簡明化
由于歌頌性喜劇的主人公是大好人,所居住的環境實質也是安穩無憂,因此人物關系一定不能復雜。傳統戲劇要求我們搭配人物關系時,要秉著相連和疊加的原則,做到表層、深層的兩層關系(如《雷雨》中的多對三角關系,每一對之間的多層關系)。一般喜劇人物關系是相對簡單明確的,歌頌性喜劇亦如是,但它又有自己獨特的搭配法則:
1、削弱對手力量。諷刺喜劇、幽默喜劇都會設置強有力的對手,甚至特意給對手增加輔助的力量,比如丁西林《三塊錢國幣》,太太和大學生的唇槍舌戰三個回合,最后也不過是和局;對抗的過程相當精彩,太太還有警察的幫助,而大學生連自己的好友都只在旁邊下棋觀戰。該劇楊家貴作為愛情線上主人公的對手,完全沒有與之抗衡的力量,盡管牛飄飄八年都沒答應馬翠花,但她起碼與之親近;楊家貴自以為傲的東西,牛飄飄從未放在眼里。
歌頌性喜劇這樣設置是有原因的,一來對手若在戲開場時就強大,容易給觀眾惡的感覺,會破壞最終形成的溫暖一家人的集體幸福;二來,若對手是走過一個過程才強大的,那將影響對主人公的突出;三來,對手強大需要主人公去反抗,這將增加情節上的行動,從而有足夠的戲份通過多個事件為主人公增加多種優良品德。
2、散點配置法。該劇中的所有人物都以馬翠花為中心向外發散的,兩兩之間并無關系(楊家貴和牛飄飄實質上也沒互動關系)。這有點像《日出》的結構,但陳白露是和每個人都有直接關系,而馬翠花身邊散落的這些點,并不能與之構成射線,他們每個人與主角只不過是因為誤認、逼認、救人三個事件而形成集體對馬翠花的關系。歌頌性喜劇需要這種招之則來揮之則去的集體分散型關系,在不增加對手力量、不增加情節復雜性但卻可確保足夠戲份塑造主人公形象時,用陣營對個人是唯一強化主人公困境的方法,并以此來突出主要人物。
三、細節多用化
細節在劇本中可以用來塑造人物,可以用來推動情節,可以用來表現人物關系的變化,還可以用來烘托氣氛渲染情緒。前文所說,歌頌性喜劇是以塑造人物為主要目的的,因此,在細節使用上,依然是圍繞人物,且借用一個細節表達人物的多方面特點及多層次狀態。
1、一箭雙雕。哪怕知道大家明白馬蛋不是他的私生子而強行塞給他,他也并不說破。一來說明他心胸寬廣,二來說明他是聰明的。過去作品中對別人的欺凌不作反應的人物常常是帶點傻氣。該劇通過這一細節完成了對這類小人物中的英雄形象的突破。
2、重復戰略。重復在劇作法中的作用是強調,實施重復的大致空間不變,但每一次又有小變化,完成螺旋式上升。比如曹禺《家》里鳴鳳三次敲三少爺的窗戶,每一次的具體言行和心態又不同。該劇中保安服四次使用,強調了保安服與馬翠花的關系:開場第一個動作便是楊家貴遞給馬翠花保安服,宣布他入職;之后他聽命爬樹抓貓舍不得穿,脫下后被人說成是看美女洗澡,保安服被收走;他救人失蹤后又由隊里追認為保安一員,奉上保安服;最后他去參加表彰大會也是穿著保安服。這個寓意告訴我們,馬翠花是保一方平安的。
綜上所述,歌頌性喜劇塑造眾多好人形象,經過一系列有驚無險后,走向大團圓結局。在這個過程中,情節線、沖突、高潮等處理方法,均是以這一類型的人物性格塑造為基點。拿情節來說,這一喜劇類型的人物單純善良、人物關系簡明直白,是與情節簡單互為因果的,這與傳統戲劇(包括諷刺喜劇、幽默喜劇)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要求截然相反,就連沖突的解決都不靠情節自然發展,而是通過英雄的自我犧牲、官方的認可來實現的。經過救人那場戲的渲染,在祭奠場推到情感高潮,而且還借著悲傷情感,牛飄飄道出誤認和逼認的實情,將之前的情節線一并消解,解決了情節高潮。事件的作用壓低,情節的推進快速直接,這都是因為要凸顯主人公的光輝形象。
那么,這一類型人物是否只能如此?人人都是好人,英雄從始至終信奉某種口號———“仁義”。
《海鷗》里面也幾乎沒有壞人,或者說,那些痛苦的生活著的人的痛苦并非都由惡人造成的,但每個人的痛苦如此真實,觸動每一個觀眾的心靈,因為我們自己就生活在這種現實深淵中。在本劇里同樣都是好人,我們卻覺得陌生遙遠。歌頌性喜劇如若能勇敢地展示出惡人或愁苦之人,由他暴露一點黑暗或無奈,并非就會損壞社會和諧。馬翠花性格單一且并沒有變化,其他人物更無成長,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再生出一個事件來,人們還是可以繼續誤會馬翠花,馬翠花繼續逆來順受。因為整個劇作并沒有解決生發那些矛盾的根本問題,只是突出人物,沒有發展人物。
《萬尼亞舅舅》里,偉大的舅舅開頭結尾的生存狀態不變,但整個人歷經劇變,讓人感受到生活平靜下的潛流。即使人物沒有惡人,性格單一不變,也依然可以將情節做得曲折,將主題挖掘更深。仁義村就要仁義,這種口號處理是不會對觀眾有觸動的。
前文提到丁西林《一只馬蜂》,三個好人,其中男女主角說謊貫穿全劇,沖突的解決也是靠說謊,結尾的耳光依然是說謊,情節可謂一波三折。全劇只有三人,卻借此展現世態人相,完成對時代背景的諷刺、對封建思想的溫和調侃、對知識分子的揶揄,觀后令人越回味越難安。而《我叫馬翠花》只有歌頌,留不下感觸。這是歌頌性喜劇急需解決的問題,前文已說歌頌性喜劇的所有技法都是以人物為基點進行配合的,因此再作進一步的技術探索,也應該首先鎖定在人物塑造上,不僅要表現人物形象,更要透過人物形象表現真實人性,那時就不是簡單的一群好人的平安之旅。會是什么?我們拭目以待———
《我叫馬翠花》為代表的歌頌性喜劇創作者,任重道遠。(責任編輯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