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我國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特別是在加入了世貿組織后,讓我國金融市場迎來發展的春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金融市場也帶來了相應的挑戰。國外金融集團利用自身在人才與資金及運營方式上面的優勢,為國內客戶提供更為優質的金融服務,從而對我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業務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考驗。
關鍵詞: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業務;創新發展
一、引言
隨著我國金融業的進一步改革,我國商業銀行利率市場化的進程正在不斷加快,傳統意義上的商業銀行盈利模式逐漸被市場發展所淘汰。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業務的異軍突起,打破了國有銀行一統天下的局面。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業務的發展優勢非常明顯,而且隨著金融市場的初步完善,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連接日益緊密,從而使得發展期貨市場的時機越來越成熟。如何創新發展投資銀行業務,正是目前擺在我國商業銀行面前的一大難題。
二、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業務的發展現狀
1.金融業對外開放使商業銀行迎來了競爭挑戰
隨著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深度與廣度不斷強化,中國開始逐漸融入世界金融體系之中。目前來講,我國的商業銀行市場已經實現了對外開放。但在,為了占領中國龐大的金融市場,外資金融機構通過設計分支機構,或者是參股中資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的方式來不斷擴大自身所經營的業務品種。與此同時,外資金融機構還通過各種方式來擴大自身在中國金融市場上的份額,讓其在資金管理、貿易融資等方面的優勢逐漸顯現,從而吸引了許多國內的高端客戶。但是,跟外資銀行相比較,中資銀行雖然在本土經營與經營網點、本土投資的選擇上面具有相應的優勢。但是,外資銀行具有人員專業性高、創新能力強、客戶管理先進等方面的優勢。而且隨著外資銀行機構網點的不斷擴張,投資與經營不斷本土化的發展,進而不斷壓縮著我國商業銀行的生存空間,給投資銀行業務的開展帶來了巨大的阻礙。所以,金融業的逐漸對外開放使我國商業銀行迎來了競爭挑戰。
2.我國商業銀行的脫媒效應顯著增大了
由于我國金融體系改革的不斷深入,金融市場獲得了繁榮發展,而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也得到了相應的完善,但我國商業銀行的脫媒效應開始顯現。我國商業銀行的脫媒效應主要體現在部分企業債券、短期融資券、股票融資、票據市場工具等取代了部分貸款,與此同時,證券投資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及居民股票投資取代了部分存款。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之中投資銀行業務的發展困境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短期融資券、股票融資與企業債券的不斷增加。企業債券與短期融資券的發行量不斷增加,特別是在開展了上市公司的股權分置改革以來,從而恢復了股票市場的融資功能,進一步擴大了股權融資規模。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取代銀行的貸款,從而導致了脫媒效應的顯現。雖然當前我國銀行貸款在金融市場中還是占據了主導地位,但目前這種主導地位的優勢正在不斷減弱。其次是當前我國居民的資金儲蓄正在向證券市場投資轉化。這是因為近幾年來,我國的股票市場持續升溫,進而讓居民的一些儲蓄存款開始分流到股票市場當中去。這最為直接的表現就是貨幣市場基金與證券投資資金規模的進一步擴大。除此之外,國家政策中提到要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有效擴大融資的規模與比重。所以,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創新發展,票據市場工具的日益豐富,導致了企業的融資工具更加多樣化,讓我國商業銀行的脫媒效益更加凸顯。
3.中資商業銀行的盈利模式急需變革
商業銀行作為一種金融服務行業,它主要的服務特性便體現在它的中間業務上面。但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及影響,導致了我國商業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于利總收入,而商業銀行來自中間業務的收入比重只在其中占據了較小的部分。在美國的商業銀行之中,其他非利息收入目前正在不斷上升,這跟美國金融市場發達,商業銀行的投資工具較多有重要關系。與美國商業銀行的收入結構相比較,我國商業銀行的非利息收入比重較低,而且來源還具有單一性。這就說明了我國商業銀行很少會關注保險業務、投資銀行業務及證券化業務等方面的實際收入,只是依靠相應的銀行網點優勢來賺取結算、代理等費用。目前來講,國際投資者對上市銀行的主要評估指標,便是銀行的具體資本市場與發展的中間業務水平及潛力如何。所以,我國的商業銀行在發展投資銀行業務的過程中,需要逐漸轉變盈利模式,進而才能面對來自國際市場上更為強烈的沖擊與考驗。
三、創新發展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業務的措施
1.構建短期融資券承銷平臺
目前來講,構建企業短期融資券承銷平臺是創新發展我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業務的重要措施。與此同時,這也是我國商業銀行實施低成本直接融資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銀行服務質量的重要方法。商業銀行通過這個平臺可以與企業之間建立良好的銀企關系,從而帶動銀行與企業之間業務的順利開展。就像貸款、財務顧問、企業結算、并購等等。雖然我國的商業銀行具有本土性優勢,但由于長期處于分業經營的狀態下,所以缺乏相應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平臺及相關創新產品,因此難以有效地開展相應的銀行業務。與此同時,我國商業銀行在開展投資銀行業務的過程中,還面臨國內專業投資銀行與國外綜合性商業銀行的雙向競爭。所以,商業銀行需要通過業務創新、組織創新等形式來有效拓展投資銀行業務,并能夠通過對具體金融產品的創新發展來強化自身的品牌影響力,進而增強自身的市場核心競爭力。
2.建立銀團貸款平臺
我國的商業銀行在創新發展投資銀行業務的過程中,還需要建立起銀團貸款平臺,通過牽頭的形式來組織起銀團貸款平臺,能夠使我國的商業銀行為大型優質企業提供更好的信貸服務,從而拓展與各企業之間的合作空間,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多樣化的金融服務。從我國商業銀行當前的發展情況上來看,我國除了經紀與證券承銷等傳統投資銀行業務以外,其他形式的投資銀行業務基本上都可以通過從事或者是以財務顧問的形式來參與其中,主要的形式便包括了公司理財、銀團貸款、兼并收購等等。
3.創建資產管理業務平臺
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逐步完善,許多金融機構都建立起了資產管理業務平臺,同時在多個區域開展了綜合經營試點,像中國建設銀行與中國工商銀行等都已經成立了相應的基金公司。這些金融機構通過基金公司來為個人客戶提供各種理財服務,其中便包括了票據投資、債券投資、貨幣市場基金等等。所以我國的商業銀行在創新發展投資銀行業務的過程中,需要創建資產管理業務平臺,有效發揮出商業銀行在銷售、資金、客戶源等方面的優勢,從而達到快速拓展投資銀行業務的目的。商業銀行還需要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來建立投資銀行業務運營平臺,同時采取有效措施來與商業銀行當前所開展的業務形成較強的互補性。能夠整合好商業銀行的內外部資源,同時準確地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多樣化的優質服務。
4.組建并購業務平臺
通過研究國外企業的發展歷程我們發現,許多企業都是通過與其他企業進行合并的方式來發展壯大自己的。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化,為了使企業能夠在日益嚴峻的市場競爭之中占據一席之地,就需要通過并購的方式來實現重組,從而擴大自身的發展規模。所以,商業銀行需要組建好并購業務平臺,能夠根據貸款客戶的行業分布特點來為企業實施并購策劃,進而開展投資銀行業務,從而達成行業整合的目標。
四、結語
總而言之,商業銀行在創新發展投資銀行業務時,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來分析在開展業務過程中所存在的優缺點,同時根據市場變化與客戶需要來變革產品與創新管理模式,進而為進一步的綜合經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姜海軍,惠曉峰.我國商業銀行發展投資銀行業務的模式及創新[J].新金融,2012,08:30-35.
[2]潘石,陳曦.我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業務現狀、風險與對策[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04:63-66.
[3]曹鳳岐,袁宏泉.我國商業銀行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研究[J].經濟界,2013,05:37-46.
[4]尹毅飛.我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業務發展重點研究[J].金融論壇,2012,12:34-38.
[5]袁宏泉,趙燕.我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業務的創新與發展[J].經濟經緯,2011,04:121-123.
作者簡介:張杰峰,廈門大學,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