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
摘 要:本文以新時期為研究背景,以國企的財務管理和內部體系建設為主要研究對象,著重探討了兩者之間的深入聯系。本文從國企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體系概述、兩者存在的問題及相關性三部分進行論述,全面剖析了國企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國企;財務管理;內部控制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方面都進入了全面深化改革領域,國有企業作為國內最有影響力的企業團體,其改革的成績備受社會各界矚目。在國有企業的改革過程中,最關鍵的部分則是企業財務管理方面的變革以及內部控制體系的完善和發展,關系到國企長期的健康發展。因此,我們要不斷研究探索國企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的相關性,促進企業茁壯成長。
一、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綜合概述
1.財務管理的內容與職能
財務管理指的就是企業通過對投資、集資、現金流量等的合理配置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的經營目標,從而獲取高額利潤。可以說,財務管理是企業生存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一個企業綜合競爭力和實力水平的體現。
關于財務管理的職能,西方管理學家的主要定義是以籌資、投資和資金日常管理為核心內容,以財務計劃、財務分析和財務財務預測手段,以一些專題性管理(如破產"兼并"收購"改組)為補充的內容體系。而我國財務管理學家的定義最開始并不一致,隨著國內經濟不斷發展和人們對事物的認識不斷加深,多數學者開始同意以下說法:認為企業財務的職能和義務就是企業資金的收支及其體現的經濟利益關系,這種資金的收支主要就是企業的財務活動,這種經濟利益關系就是財務關系。財務管理就是企業組織的財務活動,而處理財務關系是一項經濟管理工作。
2.內部控制體系的概念與實質
早在1994年,由全美反舞弊性財務報告委員會發起組織的反虛假財務報告委員會對內部控制做出了嚴謹的定義,該定義認為內部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管理層和其他員工實施的,為經營的效率效果、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相關法律法規的遵循等目標的實現而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
這個定義由于當時認識不夠深刻,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存在著一些缺陷。因此該委員會于2004年重新對內部控制重新定義,增添了風險偏好和風險容忍度兩個概念,將原有定義中的風險評估進一步拓展,成為目標制定、事項識別以及風險評估和風險反映等四個要素,共同組成風險管理的預警、判定和防范的完整系統。
二、新形勢下國企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中的問題分析
1.管理層管理意識薄弱
在國有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由于領導層的忽略,往往把重心放在了財務周轉、資金流動等重要問題上,而對財務管理的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等缺乏必要的培訓,導致財務管理的管理層管理意識淡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企業經營者缺乏對財務管理的正確認識,導致財務管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流于形式,辦公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則是國企中關于財務管理的相關制度尚不健全,無法對管理人員形成有力的約束懲戒機制,造成管理容易停滯不前的現象。
2.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嚴重不符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經營者開始意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作用,逐漸開始建立一系列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但是在進行內部控制過程中,相關的管理規定只是規定,并沒有將政策與公司的實際發展狀況相結合,一味的照搬照抄一些國內外先進的管理制度,這種一刀切的管理制度導致財務管理與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完全背離,甚至還出現了沖突的狀況,大大降低了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體系,使得內部監督體系也成為一紙空文,無法具體落實。
3.責任權利不統一
國企財務管理中存在的責任權利不統一現象經常會導致制度落實難的情況,根據相關公司的調查研究報告可以看出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執行不力跟企業的自身內部執行力情況有著直接聯系,前者跟隨后者的變化而變化,也就是說,若公司整體的執行力上升那么企業內部控制力的執行情況也會加強,反之亦然。雖然眾多國企都意識到了這一點積極調整管理方略,但是由于方法、指導思想等方面的錯誤觀念,改變當前責任權利不統一的狀況依舊困難重重。
4.財務管理觀念存在問題
首先是財務管理中的成本和效益難以統籌。雖然多數國企都已經開始重視財務管理并制定了相關的管理制度,但是由于這些管理制度還沒有嚴格的執行規范,所以難以提高效益,為企業帶來盈利。其次,忽略了內部控制。作為財務管理的核心,內部控制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要素,內部控制的好壞可以對整個公司的運營產生決定性影響。最后是會計統計方面的失誤。大多數國有企業的會計信息公開程度較低,公開信息質量不高,這就導致國企管理層對會計信息過于疏漏,無法準確把握財務方向。
三、新時期國企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的相關性
1.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體系共同構成企業的管理體系
由上文對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體系的分析可以了解,內部控制和財務管理對促進企業不斷向前發展都有積極作用,二者的存在大大降低了企業的金融風險和運行風險。對于國有企業,必須要重視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這兩個重要因素,保證兩者同時發力,為整個企業的管理體系做出示范作用。兩者作為財務管理的關鍵部分,其發展的好會直接回影響到企業的運行。因此,國有企業務必要改革財政制度中的弊端,提高財務信息透明度,加強內部控制體系與財務管理的結合,以促進企業長遠發展。
2.內部控制確保會計信息真實
保障國企會計信息真實性是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職能之一,從根本上來說,企業內部控制的最重要作用就是確保會計信息如實反映公司的運行情況。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至關重要,一旦會計信息出現失誤,與企業的財政收支不符,那么企業的經營成本和日常運行就會受到損害,甚至會出啊先貪污腐敗和財政犯罪,給公司帶來毀滅性打擊。另外,會計信息的真實與否和內部控制體系有很大關聯。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可以有效地保證會計信息準確合理,促進生產效率和經營效率提高,同時也可以保證會計的相關國家政策在企業內部得里有效落實。
3.內部控制體系保障財務目標實現
在國企的生產發展過程中,內部控制體系完善與否直接影響著財務目標的實現,因此,國有企業的管理部門務必要對內部控制體系進行合理的規劃,加強監督體系,保障內部控制體系科學、合理、高效。國有企業也要階段性的對財務管理進行審查監督,改善管理體系中的漏洞,促進兩者共同發展,確保企業的各個部門都能合理運行,實現資金配置最大化,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高效合理的財政管理制度,不僅能夠解決國企經濟活動中的安全隱患,還可以及時進行內部自己調整,提高企業運行的效率,通過內部控制體系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實時監督,也能夠促進財務管理的合理性,消除企業潛在的經濟風險,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正確的導向,為其長期發展提供條件。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國企的財務管理與內部體系控制對保障資金合理流通、降低企業運行成本、促進企業快速發展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國企的財務管理與內部體系控制存在著密切的關系,二者之間的聯系主要體現為:內部控制體系與全面預算具有相同的目標,即實現會計信息的準確性,為企業發展提供正確的方向。因此,正確分析二者之間的關系能夠使企業獲得更多的信息,減少生產運行中的不必要錯誤因素,確保企業處于穩定的發展之中。
參考文獻:
[1]趙子妮.淺析新時期國企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的相關性[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4,(33):39-40.
[2]葉生英.試述企業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之間的相關性[J].財經界,2015,(11):271-271,6.
[3]閻靜.關于建立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思考[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0,(4):59-60.
[4]付繼芳.新時期國企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9):219-221.
[5]聶惠乾.國企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的建構路徑思考[J].商,2015,(22):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