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HSL理論和實踐模式在聾兒康復方面的應用
徐虹
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 江蘇南京 210038
[摘要]我國聾兒的康復教育應該在“醫教結合”的理念指導下,以“HSL”理論為依據,再遵循“1+X+Y”的實踐模式,才能促進聾兒最大程度,最優效的發展。
[關鍵詞]HSL理論;實踐模式;啟音博士;言語矯治
我國提出了2015年要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目標,這不僅為聾兒的康復教育提供了巨大的福利和權力保障,并且極大地促進了我國聾兒康復教育的進步。我國聾兒的康復教育應該在“醫教結合”的理念指導下,以“HSL”理論為依據,再遵循“1+X+Y”的實踐模式,才能促進聾兒最大程度,最優效的發展。作如此論斷,必須首先分析“醫教結合”模式的具體內涵,“HSL”理論的主體內容和關聯以及基于“HSL”理論應用于實踐的具體模式。
什么是“醫教結合”的模式?在聾兒的康復過程中,醫學康復和教育康復是兩個不同的重要手段。如何將兩者有效地結合起來,現做如下的分析:
聾兒康復工作是個復雜的、系統的工程,涉及了眾多的因素:康復的時間、目標、手段等等。這些因素怎么聯系構成結構和邏輯合理的框架,也就是醫教結合的模式呢,這是我們“醫教結合”的理論基礎。我們以普通物理學中的杠桿原理來說明模式

從圖中看出聾兒康復是被撬動的對象,聾兒的聽力補償(配戴助聽器)和聽力重建(植入人工耳蝸)是杠桿,教育康復是推動力,而醫學康復就是支撐物。支點越接近被撬動對象,所用的力就會越小。
從圖中能分析出,醫學康復處于基礎和決定性的地位,教育康復則是運用特殊的教育教學手段,在醫學康復的基礎上,促進聾兒的發展,盡早恢復正常。在對聾兒聽力補償和聽力重建的基礎上,應該盡早地進行醫學康復。
醫學康復的內容又是什么?我們從聾兒自身的角度分析,康復的阻力內容分為三類:1、聽覺神經系統的損害導致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發育遲緩。2、聽覺器官的異常,導致其發音、勾音器官的功能蛻化,產生了發音障礙和勾音障礙。3、由于前兩個原因又造成語言中樞的發育遲緩。要解決問題一,聽覺康復是關鍵;解決問題二,言語矯治是關鍵。解決了這兩個問題,則為語言教育即問題三創造了可能性。因此,由上述分析,“醫教結合”模式的構成是:(1)聽覺康復;(2)言語矯治;(3)語言教育。
上海泰億格電子公司針對“醫教結合”的模式相應研制開發了“啟聰博士聽覺康復訓練儀”,“啟音博士實時言語測量儀、發聲誘導儀、勾音測量與訓練儀、言語重讀干預儀”、“啟智博士早期語言評估與干預儀”以及“啟慧博士認知能力測試與訓練儀(學前版)和(學齡版)”。
什么是HSL?它是根據現代聽力學、言語病理學等相關研究提出的。包含三個部分:H—聽覺康復;S—言語矯治;L—言語教育。
聽覺康復的前提是對聾兒進行聽力補償或聽力重建,通過逐步的訓練促進聾兒聽覺的恢復,是解決聾兒“聽得懂”的問題;言語矯治是促進聾兒的言語技能,解決其“講得清楚”的問題。而語言教育是在前兩者的基礎上通過特殊的語言學習,促進聾兒說話的能力和認知的水平。這三個部分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環環相連。
1、H—聽覺康復
聽覺康復是聾兒康復過程的第一步。現在的醫學水平早已超越聽力補償,即靠助聽器驗配的階段,發展到了聽力重建階段,也就是人工植入耳蝸的階段。這一超越為聾兒的康復教育提供了極好的條件,為后面的言語矯治和語言教育做了很好的鋪墊。聽覺康復有四個階段:聽覺察知、聽覺分辨、聽覺識別和聽覺理解。這四個方面的內容主要依靠現代化的聽覺恢復治療設備,科學地針對性地加以訓練。
2、S—言語矯治
言語矯治通過發音訓練使得聾兒的呼吸、嗓音和共鳴產生協調和統一,可以自然地發音,準確地讀音,為開口說話奠定基礎。矯正過程有三個部分組成:語音訓練、勾音訓練和言語訓練。
3、L—言語教育
在聾兒康復的語言訓練過程中包含句子和句群訓練和應用訓練。訓練的形式有:認知訓練、主題訓練和語文學習訓練。
理論的價值在于指導實踐。為了發揮HSL理論的最大價值,就得建立與之相對應的實踐操作模式。在HSL的理論研究中,提出了1+X+Y的實踐操作模式,即集體教學(1);個別化康復(X);家庭康復(Y),將這三者有機結合。
就是說除了在康復機構中,教師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地對聾兒進行康復教育外,還要注意每個聾兒的個性,由治療師用設備對聾兒進行系統的評估后,結合在集體教學和家庭康復出現的問題,制定出個別化、有針對性地康復訓練計劃。家庭康復是在教師和治療師的指導下由家長實施康復的過程。
其中集體教學和正常孩子的教學活動有很大的不同。它主要由主題教育、區角活動、生活及運動活動三部分組成。個別化康復和家庭康復的主要內容都包含了聽覺康復、言語矯治和認知訓練三部分,不再一一介紹。
參考文獻
[1]黃昭鳴,周紅省聾兒康復教育的原理與方法——HSL理論與1+×+Y模式的構建與實踐.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3.
[2]黃昭鳴,杜曉新,季佩玉.聾兒康復中的“醫教結合”模式之探討.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04,2:42-44.
[3]杜曉新,黃昭鳴,宋永寧等.聾兒康復教育中的HSL理論及其操作模式.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06,1: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