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中國電視劇經歷了不少變革后的探索。市場與政策,一個左手,一個右手,調節與推動著電視劇市場的向前發展。“一劇兩星”的新政展現出成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除了年初和年中播出的《武媚娘傳奇》和《花千骨》,今年還沒出現其他超高收視的電視劇,且高收視的電視劇只集中在一兩家衛視和電視臺。新政,看似短期內導致了行業的陣痛,但需要看到的是,加速行業的凈化和優勝劣汰是市場規律,新政是讓整個電視劇行業向著好的方向發展。對于電視劇生產者來說,求新求變、更加細分題材、兼顧小成本的電視劇顯得非常重要。除了“一劇兩星”,受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限古令”政策影響,民國戲呈現井噴趨勢,古裝題材數量減少但整體質量有所提升。因為新政影響,發行也由從前的“四星一網”,變為“兩星一網”,促使新媒體平臺影響力日增,2014年網絡點播量破50億的電視劇僅有《古劍奇譚》一部,10億次點播便可稱為“現象級”作品。進入2015年,“現象級”門檻已經上漲到20億次的量級。此外,熱門IP的爭搶已達“白熱化”,資本的助力更加劇了這一趨勢。人才爭奪更加激烈,尤其是新媒體對傳統行業的“挖腳”現象。也可以說,2015年是電視劇產業破局、重構規則的轉折期。下面是本刊和VLinkage一起針對2015年上半年電視劇產業做出的產業分析報告。
電視劇新媒體表現突出
電視劇在網絡表現呈上升勢頭,2015年《花千骨》《武媚娘傳奇》兩部電視劇網絡點擊量破100億,相比2014年劇王《古劍奇譚》的90億點擊量又有新的突破。目前來看,熱門大劇仍然是古裝劇天下,但細分題材上卻有所變化。年初熱播的宮廷大劇《武媚娘傳奇》基本延續了過去古裝宮廷傳統戲路,內容上沒有創新,因此網絡討論也普遍集中在“胸器”等周邊話題。而暑期由網絡小說改編的《花千骨》卻把電視劇熱度帶到了新的高度,畫骨夫婦的虐戀受到廣泛關注,臺網共振放大了《花千骨》的影響力,以至于結局遭到刪減后引發了網友對湖南衛視的“圍攻”。近兩年的劇王《花千骨》《古劍奇譚》都是由湖南衛視暑期檔鉆石劇場產生,熱門檔期下一線衛視頻道對于電視劇的網絡表現存在著不小的影響力。《花千骨》的成功也不斷給IP概念加熱,明年多部IP大劇爭奪湖南衛視暑期檔,競爭異常激烈。
剛剛收官的《瑯琊榜》則是國內另外一種古裝作品的經典代表,雖然同為網絡小說改編,但山影侯鴻亮團隊卻采取了過往正劇的方式進行精心制作,可以說在熱播劇品質上達到了新高度,成為少有的叫好又叫座的精品電視劇作品。目前《瑯琊榜》網絡點擊量達65億次,按照高品質電視劇網絡長尾表現更好的規律,同樣有望沖擊百億點擊量。
平臺渠道優勢愈發明顯
相比網絡,電視平臺的渠道優勢愈發明顯。在“限娛令”和“一劇兩星”的政策及新媒體強勢發展的雙重作用下,衛視媒體整體格局呈現下滑趨勢。但省級衛視四成以上的收視量來自于電視劇的貢獻,電視劇仍然是拉動各級頻道收視的功臣,但新政對黃金強檔電視劇播出集數的限制促使電視劇市場的蛋糕重新切分,電視劇收視份額應聲回落。從分析報告中得知,中央級頻道在流失的蛋糕中獲利最大,而省級地面和市級頻道也趁機收復了些許失地,收視份額分別達到25.1%和11.1%,但盡管如此,省級衛視仍然是吸引觀眾注意力的主要播劇平臺。2015年上半年省級衛視競爭力依然呈現階梯式分布,有著長期累積的優勢資源和靈活的編排,湖南衛視仍是衛視霸主。今年1~8月電視收視熱門劇基本都被湖南衛視承包了。電視劇晚間收視排名前十中,全部都在湖南衛視首播。受到平臺因素影響,臺網中同時獲得優異表現的基本局限在湖南衛視高收視劇中,《武媚娘傳奇》《花千骨》《錦繡緣華麗冒險》等臺網收視俱佳,而《虎媽貓爸》《何以笙簫默》《克拉戀人》等網絡高點擊量大劇受限于播出平臺,電視表現相對弱于網絡表現。除了上述幾部臺網俱佳的大劇外,高收視電視劇整體觀眾年齡仍舊呈兩極化趨勢:《活色生香》《妻子的謊言》等基本沿襲老套路未顯突破,俘獲中年觀眾;《旋風少女》主打青春勵志,在學生人群中收獲良好口碑;而北京衛視播出的農村劇《老農民》是非湖南衛視收視最好的電視劇。能夠依托強大的節目資源逆勢而上的一線衛視,競爭力較去年反而有所提升,體現出強大的市場競爭能力。縱觀衛視收視排名,湖南衛視、江蘇衛視、浙江衛視、上海東方衛視四強位列前席。隨著電視劇市場在經歷調整后呈現一定回暖趨勢,湖南衛視繼續保持優勢,并且成功開辟周播次黃檔節目帶;東方衛視今年在電視劇和綜藝方面都動作頻頻,呈現較好的上升趨勢,并開始嘗試周播劇場,《他來了請閉眼》首播表現優異。
類型分化,民國題材占比高
2015年上半年電視劇類型主要還是集中在言情、軍事斗爭及都市生活三方面,占比分別為13.91%、12.43%、12.06%。同時因為古裝劇禁令的緣故,2015年上半年古裝劇占比下降,僅為3.49%,相應的民國題材電視劇卻也逐漸成為主力,占比11.24%。“一劇兩星”使得衛視播出的電視劇在“數量”上得到釋放,給觀眾呈現的影視作品更加豐富了,長期來看肯定會吸引越來越多的觀眾,這是件好事,畢竟“一劇四星”政策實行了近10年。從VLinkage的獨家分析報告數據顯示,都市劇、古裝劇和年代劇的前10名可見,但不管何種題材的劇,青春化、偶像化已是大趨勢。縱觀上半年的電視劇市場,《天使的城》《想明白了再結婚》《下一站婚姻》等都市劇未能掀起熱潮,令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民國劇再度迎來了復興。《千金女賊》《活色生香》《錦繡緣》《抓住彩虹的男人》接連播出,一改往年民國劇的“苦情”形象,在雄踞熱門話題的同時亦斬獲了視頻海量點擊。在網絡播放TOP20電視劇中,四大民國偶像劇占據了21%的份額,不得不說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IP衛視定制劇增多,
制播聯合更密切
從剛結束的2015秋季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上可以看出,無論是2015年,還是即將到來的2016年,大部分制作公司都仍然將視角對準IP版權劇。縱觀2015年整個電視劇市場,最熱的網絡劇、高收視、話題沖榜的電視劇無一例外全是IP改編的電視劇,例如去年的《古劍奇譚》,今年的《瑯琊榜》《花千骨》《何以笙簫默》《暗黑者》《無心法師》等。在這樣的市場態勢下,不只是制作公司,連電視臺購劇方也對IP改編劇青睞有加,原創作品看似跌入了低谷。另外,今年有多部制作公司與視頻網站聯合出品的電視劇上線。愛奇藝的《盜墓筆記》,搜狐視頻的《執念師》《無心法師》,優酷土豆和騰訊視頻聯合推出的《名偵探狄仁杰》,騰訊視頻繼續推出的《暗黑者2》等網劇整體點擊量上表現不俗。搜狐視頻與正午陽光侯鴻亮團隊聯合出品的《他來了請閉眼》以2000萬元——相當于網劇規模的制作費,撬開了衛視的大門——以欄目周播劇的形式上檔東方衛視。
無論從哪一方面說,2015年都是電視劇市場變革與尋求突破的一年,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一年是電視劇小年,那么在經歷了新老視頻媒體的融合后,電視劇在一部又一部具備市場影響力的大劇帶動下呈現回暖趨勢,個別電視劇收視點擊量提升,電視劇品質也有所回升,使得2016年電視劇市場更加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