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建筑的要求也不再局限于使用功能上,實現建筑藝術化、綠色和智能化已經成為建筑設計師們設計的主流思想。本文對未來建筑設計的發展方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未來;建筑設計;發展方向
新世紀是一個注重生態、環保、追求人與自然科學整體協調發展的社會。住宅建筑的主流是生態建筑和智能建筑,我國目前正在建造和將要建造的住宅建筑使用期限至少在70 年以上,無論是在建筑藝術上,還是在設備上,都應有超前意識。
一、 現代建筑設計中需要考慮的問題
1、建筑設計需涉及的各方面因素
(1)建筑技術。所謂建筑技術,實際指建筑施工技術,指建筑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應用到的一系列施工手段,包括材料選擇、結構組成設計、設備的操作與使用等等。
(2) 建筑藝術形象。建筑藝術形象也可稱作建筑美感,不管是建筑設計還是建筑施工,都要重視建筑美感,否則建筑外觀形象會受到破壞,導致建筑審美價值降低。建筑藝術形象的組成內容主要包括建筑材質、建筑空間結構、建筑外觀造型等幾個部分。
2、 建筑設計技術與方法
(1) 資源合理利用技術。①實現水資源重復利用。對于地大物博的我國來說,其資源總體占有量是世界上相對較多的,但是由于人口眾多,所以人均占有量成為眾多國家中相對匱乏的代表,所以即便是水資源的人均占有量也是明顯的薄弱。對于人類來說,其對處于基本保障地位的水資源需求表現的尤為明顯,但是水資源歸屬為不可再生資源,所以其重要性表現得更為突出。要求現代建筑設計,重視水資源的可循環性。可以借助雨水收集,將其作為植物澆灌水,也可以創建中水回收系統。②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近年來,隨著土地資源不合理利用事件的頻繁發生,加大了對土地資源使用情況的重視程度。由于土地資源緊缺問題的日益明顯,我國相關管理部門相繼出臺了多條規定,很顯然對于土地的愛護工作,已經成為了基本的國策。所以,對于新時期的建筑行業來說,其想要占有絕對優勢的有利地位,就必須做好土地資源的保護工作。
(2) 平面功能技術。相關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現有建筑物數量的50%都采用了平面功能法進行建筑設計。對建筑物功能的分析,實質上就是對整個建筑平面的分析過程,所以平面工作開展的良好與否,將直接影響到其整體使用性。所以,如何成功實現平面功能方法顯得尤為重要。具體內容順序分析:用地關系分析——了解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對平面進行科學組合。
(3)結構技術。設計結構技術是基于結構主義下提出的一種新型建筑設計技術。該技術應用于建筑設計中需要實現的主要目標為:借助建筑物的結構形式來實現建筑設計,同時保證建筑設計有效性。在現代建筑設計中,建筑結構、建筑空間具有相互關系,即結構影響空間,空間影響結構,想要全面保證建筑設計質量,就必須從結構、空間兩個因素入手,借助結構形式來正確選擇設計方法,以此表現出建筑設計理念。
(4) 符號象征技術。符號象征同樣是現代建筑設計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筑設計中符號的作用是裝飾,符號應用得當,可體現出建筑物的象征意義。國內現階段的建筑設計存在符號照搬現象,這一做法很容易引起建筑文化缺失和偏差,導致符號的象征意義被損壞。因此強調在現代,乃至未來的建筑設計中,一定要重視符號的應用,盡可能的采用符號象征法來設計建筑,提高建筑設計技術水平。
二、未來建筑設計的發展方向
1、 建筑形態藝術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的發展,人們的對建筑的審美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建筑物在設計過程對建筑形象的要求越來越高,建筑形象指的是建筑物的客觀形象和獨特的審美價值,建筑物會呈現出不同的形態,不同的形態對人的感染力也是不同的。不同特性的建筑對建筑形式的要求也不一樣,例如,學校等辦公類的建筑呈現的應該是比較莊嚴的形象,這類建筑設計過程中,應該采用圖形對稱的方式,給人一種嚴肅和端莊的感覺; 游樂場所之類的建筑應該呈現出舒適、輕松的感覺,所以建筑設計上沒有必要采用圖形對稱的方式。建筑物自身具備一定的韻律,正是這些韻律造就建筑物呈現不同的形態美,一個建筑物的藝術效果很大一部分都來自于這些韻律關系形成的協調性和簡潔性。不同建筑之間的韻律能夠賦予整個城市的音樂美,為整個城市注入活力,使整個城市都具有較強的藝術形態,提高城市的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信息技術和科學技術都得到完善和優化,為了使建筑空間更能夠體現出時代的特征,現代建筑師突破了傳統,改變了建筑形式,將繪畫的藝術美充分融合在現代建筑中,現代建筑的藝術也開始走向抽象的表達,建筑形態和空間結構都實現了優化,建筑的審美價值進一步提高。
2、 綠色建筑
綠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物施工過程中,最大限度的節約能源,保護生態環境和減少建筑材料對環境的污染,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為人們提供一個健康、舒適的居住空間,實現綠色建筑必須從材料和設計兩方面進行考慮,建筑過程中必須使用環保型建筑材料,施工中避免建筑材料的浪費。環保型建筑材料應該是耐久性好、不散發或很少有害物質,現代建筑工程中環保型建筑材料主要包括: 新型建筑物外表保溫隔熱材料、新型墻體材料、裝飾裝修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材料等。另一方面,環保型建筑材料在實際運用中要注意節約能源,有一些材料的生命周期很長,所以只要質量沒有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就可以繼續使用下去,在建筑工程中盡可能使用可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和可循環使用的建筑材料,最大限度的節約能源,減少污染,走綠色建筑道路。
另一方面,節能設計應該和可再生能源結合起來,在綠色設計中,應該最大限度的使用被動式能源系統,建筑物不要朝向主風向,盡量減少建筑的負荷,在建筑物中要保證南北通透,兩面通風,采用自然通風和自然采光的方式,最大限度的減少空調等降溫設備的使用,減少空氣中氟利昂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積極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人們的生活環境質量,這也是未來建筑的主要發展趨勢。
3、 智能化建筑
建筑智能化也是未來建筑趨勢的重要方向,在保護環境和節約能源的情況下,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實現對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發掘,使綠色建筑能夠和智能化建筑有效結合起來。建筑智能化能夠為人們的生活提供較大程度的便捷,能夠充分滿足人滿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實現建筑智能化,就必須依據科學技術不斷對建筑材料進行研究,提高建筑材料的性能,使建筑材料能夠滿足建筑智能化的要求,為建筑智能化提供充分的保障。現在已經有一些建筑材料實現了智能化,比如會呼吸的墻體,主要就是說這種建筑材料具有像人一樣的呼吸功能,這種墻體可以自行對居住空間釋放和吸收水汽、熱量,將室內設定在一個合適的生活標準中,為居住者帶來舒適、健康的居住感受。智能化建筑的出現具有重要意義,它能夠推動人類社會的進一步發展,進一步提高建筑設計質量。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建筑智能化也會慢慢出現并得到推廣,推動人類建筑史的發展和進步。
綜上所述,隨著生態意識的普及和可持續發展的深入人心,以我國目前的經濟實力,建筑技術,科學技術的實際水平,建設有前途的大廈將作為我國提高綜合國力的具體表現,將帶動建筑業的迅猛發展。
參考文獻:
[1]姜鈺瑩. 未來建筑的發展趨勢分析[J]. 科技風,2013 ( 12) : 162 -162.
[2]陶曉坤. 淺談未來建筑的發展趨勢[J]. 科技信息,2013( 15) : 361.
[3]張傳經,曹澤新,吳俊.商業辦公樓的綠色建筑設計思路[J].墻材革新與建筑節能,2011(3).
[4]程劍.從現代建筑設計發展趨勢到智能建筑有關問題的探討[J].消費導刊,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