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東新區建設工程設計文件審查事務中心 上海 201204
摘要:隨著建筑領域競爭愈來愈激烈,建筑施工新技術與新材料的研發和運用對于提高建筑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變得特別關鍵。只有注重新技術、新材料的研究發展,才能夠提升建筑技術水平,從而使中國建筑業的產業素質與產業規模獲得較大程度的提高與發展。
關鍵詞:新技術;新材料;建筑施工;應用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建筑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尤其表現在新技術、新材料的持續涌現。現在的建筑市場競爭激烈,想要拓寬市場、站穩腳跟、謀求更大的發展,就需要憑借科技創新來加強企業實力,確保施工的重要技術、材料、工藝、設備緊跟國際發展趨勢,與行業先進水平保持同步,靠增加科技含量來提高項目質量,降低生產成本降低,創造更好的效益。
1、我國建筑施工新技術發展現狀
隨著建筑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建筑業的產業規模和產業素質也獲得了較大程度的發展和提高,在某些單項技術方面,甚至到達了世界先進水平。但是整體而言,和世界先進國家相比,中國的建筑技術水平還是相對落后,還未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建筑行業的勞務密集型的特征與增長粗放型的經濟模式。為此,中國建設部于2011年推出建筑業10項新技術:①地基基礎和地下空間工程技術;②混凝土技術;③鋼筋及預應力技術;④模板及腳手架技術;⑤鋼結構技術;⑥機電安裝工程技術;⑦綠色施工技術;⑧防水技術;⑨抗震、加固與改造技術;⑩信息化應用技術。只有憑借科技創新,把科學的管理辦法、優秀的工程技術更好地運用到建筑行業中去,才可以逐步提升其科技含量,更快地轉化科技成果,讓施工單位的整體水平獲得全面提升。
2、新材料在建筑項目中的運用
2.1 新型節能墻體
中國建筑施工中所用的新型墻體材料呈逐步上升趨勢。新型墻體材料包含磚、塊、板3大類,如非粘土磚、建筑砌塊、粘土空心磚、復合板、摻廢料的粘土磚等。目前,我國民用建筑的外墻體保溫關鍵是使用50mm外掛厚度的聚苯乙烯泡沫板薄抹灰,這種方法具有保溫效率高,墻體濕度改變小的特征。相比之下,新型建筑材料在西方發展相對快、運用普遍,比如起保溫、隔熱、裝飾功能的混凝土空心砌塊;而加氣混凝土則向著輕質與高硬度的方向發展。
2.2 節能門窗
門窗是建筑物熱交換與熱傳導最活躍的部分,因此,門窗成為建筑熱能消耗相對大的部分,采用節能門窗對于建筑節能尤為關鍵。以采暖居住建筑能耗為例,建筑物的熱能消耗量主要由建筑物圍護四周構造的傳導耗熱量與通過門窗孔的空氣滲透量兩部分組成。采用節能門窗,一方面經過門窗型材本身材質的選取或增加斷橋或穿條等方法把門窗框的熱功性能提高,同時通過應用中空玻璃、Low-e玻璃等確保玻璃的氣密性與隔熱性;另一方面,經過發泡保溫材料把門、窗邊框與建筑物搭接中間的縫隙減小,減少因為門、窗的空氣滲透而導致的熱量流失,從而達到節能目的。
2.3 節能屋面
屋面也是熱量損耗的關鍵通道之一。屋面曝露于室外,是能量散失的關鍵位置,屋面節能可經過轉變其結構層次與材料達到節能目的。常用的屋面保溫材料有加氣混凝土塊膨脹水泥板塊、水泥聚苯板、聚苯板等,也可使用膨脹珍珠巖、玻璃棉、巖棉等松散料裝進袋中,鋪在屋面或者吊頂上部,或者使用硬質聚酯泡沫塑料與粉煤灰、水泥為主的泡沫混凝土等材料實施現場泡發澆筑。
3、新技術在施工中的應用
3.1 防水施工技術
對于屋面防水,聚合物水泥基復合涂膜施工辦法有著明顯的優點,這種施工技術首先做好板縫、節點和基層處理。塔樓屋面及裙樓屋面施工時涂膜要分遍涂布,先涂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才涂布后一遍涂料,鋪設方向互相垂直,最上面涂層厚度不小于1mm。涂膜防水層的收頭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不得出現流淌和堆積現象。防水層反起墻面不少于250mm。
對于外墻防水,要使用加氣砼磚墻的施工模式,在加氣砼砌塊墻體抹灰前先在兩種不一樣材料之間的界面掛鋼絲網。基面處理在鋼絲網固定后再實施,使用20%的108膠水,再摻以15%的水泥配成漿體涂刷,基面解決后再實施抹灰層施工。砌筑時禁止應用干磚或含水飽和的磚,水平灰縫厚度與豎向灰縫寬度控制在10±2mm范圍,水平灰縫砂漿飽滿度不小于80%。
3.2 鋼筋連接施工技術
眾所周知,鋼筋在建筑施工中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鋼筋連接技術是項目施工的重大問題之一。鋼筋連接施工中有許多需要標準的問題,例如在鋼筋焊接、機械連接接頭面積的百分率很難獲得準確有效的控制,這些問題都需要一個合格的標準要求。目前一種新型的鋼筋連接方式出現了,就是直螺紋接頭連接;直螺紋接頭連接分為3種不同的形式。
在施工詳細的運用中,對于連接鋼筋直螺紋,在施工中規范接頭的連接時,需要先把已經裝好連接套筒的一端鋼筋擰到被連接鋼筋上,讓套筒外露不會超過一個完整的絲扣,這樣就完成了連接。完成接頭連接后,由質檢人員分批檢驗接頭。依照下面方式進行檢驗:目測接頭兩端外露螺紋長度一樣,而且不能超過一個完整絲扣,每300個接頭為一批,每批抽驗一組,鋼筋連接質量要求100%合格。
3.3混凝土新技術
3.3.1 泵送混凝土施工技術
泵送混凝土具有輸送能力大、速度快、效率高、節省人力、施工進度快等優點,泵送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我國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泵送混凝土施工工序:泵送前準備——泵送混凝土攪拌——運輸——泵送——結束、清洗管道——養護。與普通混凝土相比,由于泵送混凝土流動性大、大砂率及較高的水泥用量,以及振搗不均勻等原因導致混凝土表面易產生裂縫、收縮值較大等問題,嚴重影響混凝土質量。預防措施主要有:(1)在滿足結構要求和可泵性的前提下,控制水灰比和盡可能減少塌落度;(2)摻入適量的摻合料和外加劑,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3)混凝土運輸中不致發生分離、漏漿、嚴重泌水、過多的溫度回升和塌落度損失;(4)混凝土的自由澆筑高度不宜大于1.5m,否則應設緩降措施,防止骨料分離;(5)混凝土的振搗應在初凝前完成。
3.3.2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高層建筑的發展,現代建筑工程規模日益龐大,這給高層建筑施工增加了壓力,一種新型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技術即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應運而生。與普通混凝土不同,清水混凝土屬于一次澆注成型,以現澆混凝土的自然表面結果作為飾面,并具備以下優勢:(1)光滑平整、無污染、棱角分明、無碰損、色澤均勻的表面;(2)只需要在表面實施1層或者2層透明保護劑的涂護處理,不但天然效果不會被影響,并且更顯莊重;(3)方便施工,較低成本,對項目進度與工程造價的控制有利;(4)應用過程中維修費用不高。
4、結語
隨著社會的持續進步和發展,愈來愈多的新材料、新技術會不斷涌現,這將會對建筑施工技術創新帶來深刻影響。因此,增強對新技術、新材料在建筑項目中的運用研究已經刻不容緩,這是中國可持續性發展的需要,也是組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曾毅.建筑設計中新技術和新材料的創新應用[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10)
[2]王明.談建筑施工新技術與新材料的使用[J].建筑施工與管理,2014(36)
[3]呂運春.探析現代施工新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