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冬梅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綿陽供電公司 四川省綿陽市 621000
摘要:當前我國電網建設處于迅速擴建階段之中,隨著電網擴建進程的加快,針對電網結構的調整也被提上日程?;谶@項工作的實施難度,現有工作者的調控水平和傳統管理模式都很難達到預期的擴建要求,這就需要通過先進技術的采用促進電力調控一體化目標的實現,這在減少人員依賴的同時也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智能電網的工作效率和質量。所謂電網電力調控一體化是指調控和調度工作同時展開,通過調控和運維的一體化實施有效控制成本。本文從現階段我國電力調控的基本現狀出發,針對智能電網電力調控一體化實施策略展開了深入分析。
關鍵詞:智能電網;電力調控;一體化;措施建設
1.引言
隨著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突飛猛進,作為電網體系中一種全新的運行模式,智能電網的出現正日漸得到普及和推廣。當前智能電網試點的項目之一就是電力調控一體化,建立在科學發展觀基礎之上的電力調控一體化通過對電力控制系統的監控和調控促進電力調控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推動電網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任何項目的施行都離不開科技和經濟的支撐,因此對于智能電網建設而言我國科技和經濟也為其提供了必要的硬軟實力。我國電網運行調控一體化戰略在2010年正式提出,作為今后我國電網調控的必然發展模式,電力調控一體化對于智能電網建設意義重大,符合當前電網信息化建設的基本需求,是促進電網公司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因此,加強對智能電網下電力調控一體化的研究需要先了解電力調控一體化的概念,并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予以改進,以此保證電網建設獲得高效、穩定發展。
2.電力調控一體化概述
簡單來說,基于智能電網的電力調控一體化就是指監控和電力調控合二為一,在高科技手段的輔助下實現工作模式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從電力調控的工作內容分析,一方面由專門的調控人員負責調控,執行遙控操作和設備監督等工作,另一方面由專門的運維人員負責運維,涉及到作業應急處置和檢查巡視等工作。作為智能電網的試點項目之一,電力調控一體化通過加強對電力系統的監控和調控以完善當前的電網維護和監控體系。傳統管理模式下,電網調度中心主要對電網運行和監控維護工作負責,在復雜的工作任務面前,工作分工不清的情況經常出現,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降低,工作效率也很難提高。隨著當前電網改建工作的開展,電網結構的重新調整使得工作難度進一步加大,要想提升整體服務質量,需要從電力調控一體化建設出發,細化分工,電網調度中心除了需要執行站點維護外,還需要對調度指令進行分解執行,各司其責,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體現調度中心管理的集中化,有效控制人員勞動強度,促進電網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下圖2-1對電力調控一體化運行管理模式的優勢進行了概括。
圖2-1 電力調控一體化運行管理模式的優勢
3.當前我國電力調控存在的突出問題
3.1 單一的電網管理模式
隨著當前城市化發展進程的加快和社會經濟迅速發展,不少大城市配電網逐漸從架空線轉變到電纜階段,電纜化成為了整個配網線路發展的必然趨勢。單條輸電線路混合使用是當前配網的主要特征之一,考慮到電網管理涉及到開關站、電纜和架空線等多個部門,因此在電網管理難度上也逐漸加大。基于這一電網管理模式的局限性,亟需對舊的管理制度進行更新,通過上層建筑管理機制和電力調控一體化模式的應用整合配網資源,實現對配網業務流程的改善,促進經濟效益提高的同時也提高電網管理的集約化。然而,現階段不少城市配網維護部門從表面上看都較為分散,管理模式的分散盡管各負其責,但數據資料極易出現丟失問題,混亂的工作局面使得工作難度大大增加。
3.2 電力調控人員管理方式欠缺妥當
人的操作對于系統作用的發揮有著重要意義,針對大量的電網設備,現階段不少電站管理部門在工作人員數量上都很難滿足實際需求,人員質量更是差強人意。面對較高的工作難度和龐大的工作量,不合理的人員分布和分工不均的問題使得整體的工作質量很難提高,工作效果受到嚴重影響,同時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也很難得到激發。不科學的人員管理模式難以做到人盡其能、物盡其用,而日趨復雜的電網設備操作對于工作人員有著極高要求,管理方式欠缺合理性勢必將減緩電力調控一體化的發展進程。
3.3 電力調控普遍存在盲目調控現象
從人力調控模式分析,現階段我國在電力調控方面有著極大的局限性,智能化管理模式在分散式管理方式的影響下工作難度持續增加,盲目調控現象在電力系統調控管理中普遍存在。現有的調控操作過程對原有的方式和傳統經驗十分依賴,管理模式和電網智能化發展格格不入,這必然難以滿足合理化和信息化要求,不僅智能電網持續發展目標很難實現,同時工作效率也遲遲得不到提高。考慮到現場情況經常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因此針對配網架空線路的分網和開關變更是很難對其進行控制的,調控難度由此增加。大多數情況下配網運行部門上報的配網調控僅僅表現為數張單饋路圖,配網調控基本不以區域性電網圖的形式出現,電力調控過程缺乏直觀的認知,這也與盲目調控現象的存在有一定關聯。
4.基于智能電網電力調控一體化的改善措施
從當前電力調控存在的不足和問題來分析,我們要確保力使在點子上,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提升電力調控一體化建設的有效性,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诖耍P者認為智能電網電力調控一體化的優化措施應當表現在這幾個方面:
4.1 進一步改革電網管理模式
實現電力調控一體化建設的重要措施之一便是對管理模式進行改良,這主要是因為當前影響電力調控的重要決定性因素就是管理模式,所以要想達到一體化管理的目標就必須尋找問題的根源,從根源來解決問題。將先進的調控體系應用到電力系統當中,比如利用GIS實現對電網設備的實時監控,利用配網數字化技術有效連接配電自動化信息技術,這就可以實現調度和監控的同步開展。通過先進技術的應用電力部門能夠完成對現有管理模式的改革,提高調控和調度人員的技術水平與專業素質,確保先進的技術被工作人員所掌握,以便在操作過程中更好地發揮效果。
4.2 調控人員管理需要利用正確的管理方式
面對當前電力部門存在的電力人員分工不合理、人員不足和工作壓力大等問題,需要積極尋找問題產生的原因,即電力部門人員管理過程中合理有效管理模式的缺乏。為此,針對當前我國電網的基本運營情況,需要全方位了解和分析工作人員,從實際情況出發,對工作人員進行合理調整,針對操作難度大的電網設備需要配備更多的管理者,相反,一些工作量不大的部門和地區,可對人員安排適量減少,對于操作水平非常高的工作人員管理者應當重視和關注,并給予其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此外,在科技建設方面電網部門也不應忽視,通過對核心技術的引進和研發降低電網操作成本,優化電力調控一體化實施效果。
4.3 調控的合理性也格外重要
針對當前電力調控中普遍存在的盲目調控現象,需要在自動化設備上引用先進的SCADA系統技術,這對于智能化管理的實現至關重要,而電力調控一體化就是SCADA系統的智能升級。對配網自動化進行遠程監控是傳統的管理模式,但并非全部進行自動化裝備的安裝,這就需要采用更加先進的SCADA系統,采用各系統和調控平臺數據時必須從數據本身出發確保數據交換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通過技改和大修加強設備建設維護,通過資金申請對門禁、視頻、遠動、通訊、變電站安防、繼電保護、一次設備等進行升級改造,提高站內設備運行的可靠性,全面準確上傳需要監控的信息,保證信息傳輸過程足夠通暢。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智能電網的電力調控一體化目標的實現需要從科學調控、人員管理以及電網管理等方面出發,重視對科學技術的開發利用,通過對核心技術的掌握降低電網運行成本,促進電力調控經濟效益的不斷提升。電網與科技發展相得益彰,而電力自動化在電力系統中的改革是當前智能電網建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同時這也是實現電力調控一體化的必然選擇,兼顧了廣大電力用戶對電能質量的要求和電網擴建需求。然而發展過程中一些問題的出現也讓我們更加重視利用技術來解決問題,利用電力調控一體化管理模式促進電力系統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電力調控一體化管理模式下,企業人才和高科技核心技術的運用對于電力企業的持續發展也有重要影響。
參考文獻:
[1]李群.調控一體化在電力系統自動化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6).
[2]劉宇麗.淺談調控一體建設中的一些問題[J].中國電力教育,2012,(22).
[3]王璐,程小偉.芻議智能電網模式下的配網調控一體化策略[J].中國信息化,2012,(20).
[4]王明俊.智能電網的推動因素、研發路線和難點問題[J].供用電,2009,(04).
作者簡介:
毛冬梅(1986—),女,畢業于哈爾濱理工大學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專業,研究生,主要從事電力調控工作。
上接第236頁
力,差多少,就可以補多少,可減少加壓泵的揚程,降低用電量,用水低峰期,可通過變頻調速調節流量,降低用電量,節能效果顯著。
(3)安全無污染。供水系統從自來水管網至用戶水龍頭為全密封結構,污染物不會進入系統,水體不與空氣直接接觸,過流部件采用食品級不銹鋼制作,不對水質產生污染,成功避免了二次污染。
(4)用途廣,適應性強。ZBW型管網疊壓供水設備不僅可以當做生活給水,還可以用于消防給水、可配置任意型號的水泵,當設備用于消防時,宜配備消防專用水泵,提高質量,提高效率。
缺點:
(1)局限性。在供水管網經常停水的區域,可利用水頭過低的區域,供水壓力過大的區域,供水管網徑偏小的區域,現有供水管網供水總量不能滿足用水需求的區域。
(2)可靠性差。調節能力差,供水可靠性差,設備直接與市政管網相連,水池被取消,水池的調蓄功能也被取消,高峰時增加了市政管網的負擔,影響人們的正常用水。
(3)設備復雜,要求高。核心控制系統復雜,對設備靈敏度、自動化要求高,穩流平衡器內無負壓檢測設備出現故障時,可能會形成直抽,要求維修人員有較高水平。
三、結論
在上文的分析比較中,我們認識了二次加壓傳統供水模式與疊壓供水模式,知道了它們的適用范圍,了解了他們各自的優缺點,所以盡管二次加壓傳統模式有他的不完美性,疊壓供水模式有他的局限性,但只要我們合理的利用他們的優點,增強供水能力,提高供水安全性,盡量避免他們的缺點,使它們的使用發揮的更科學、更合理、更環保、更節能,他們必將會造福于人民群眾。
參考文獻:
[1]向飛.基于瞬變流的城鎮供水管網二次加壓模擬研究[D].湖南大學,2011-04-28.
[2]林林.疊壓供水及傳統二次供水能耗分析研究[D].廣州大學,2010-04-28.
[3]馮巧玲.疊壓供水技術在二次供水系統改造中的應用[D].廣州大學,2011-06-01.
上接第250頁
常情況檢測系統的邏輯處理是否正確。
3.2HMI調試
HMI調試是檢測系統的設計精度,通過測量數值和顯示數值的比較,確定系統是否精準。
(1)轉矩測試:選擇一電機進行檢測,在減速機輸出端固定一扭矩扳手,然后分別在輸入端輸入大小不同的扭矩力的輸出值,正轉測試之后依次反轉測試。多次測量后求的平均扭矩及其偏差,進而可以得到平均誤差率。
(2)試品通斷時間測試:通斷時間測試是測試非正常工作情況下通斷電路的能力,以測試其應對電路過載或短路故障的能力。通過設置不同的通段時間,測試多組數據,進而可以得到通斷時間的測量值與理論值之間的誤差率。
4結語
隨著信息技術和工業生產的發展,智能檢測系統開始逐漸成為低壓電器檢測系統的主流。將來,低壓電器的應用會更加廣泛,所以其檢測系統的重要性也會進一步提升,發展智能檢測系統是技術發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簡單論述了低壓電器智能檢測系統的機械設計、電氣控制設計以及下機位控制設計,相信在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低壓電器智能檢測系統的發展能夠日新月異。
參考文獻:
[1]葛楠.基于 PLC 和組態軟件的造粒塔自動控制系統[J].制造業自動,2008.12(8):25-27.
[2]劉玉慧.基于 PLC 的旋轉門控制系統的應用研究[D].江蘇:江蘇大學.2008.20-32.
[3]韓清華.基于PLC和組態軟件的液位和溫度監控[J].包裝與食品機械.2009,10(6):64-67.
[4]何芳,饒斯韜.基于PLC和組態軟件的發信監控系統的實現[J].電子產品世界.2008,11(2):94-96.
[5]趙靜.PLC 抗干擾技術在工業控制系統中的應用[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0,26(6):105-107.
上接第251頁
正確合理地選擇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非常重要:一方面在發生觸電或泄漏電流超過允許值時,漏電保護器可有選擇地動作;另一方面,漏電保護器在正常泄漏電流作用下不應動作,防止供電中斷而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應滿足以下兩個條件:(1)為了保證人身安全,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應不大于人體安全電流值,國際上公認30 mA 為人體安全電流值;(2)為了保證電網可靠運行,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應躲過低電壓電網正常漏電電流。
4、結束語
電流動作型漏電保護器可以對低壓電網中的直接觸電和間接觸電進行有效地防護,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通過對其原理及應用的介紹,希望能夠讓大家了解電流動作型漏電保護器的原理和應用,使人們在實際生產、生活中正確使用電流動作型漏電保護器,減少漏電及觸電對人員、設備的損害。最后提醒一下大家,就算是有了觸電保護器,也不能認為是萬無一失了,用電依然應該注意安全。
參考文獻:
[1]呂千、陳淑芳等.進網作業電工培訓教材.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1
作者簡介:
劉增元:1975年3月,男,電氣工程師,畢業于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學院自動化系,現從事鋁電解整流供電設備運行維護、技術管理工作。